在急诊科工作的这半个月,田尹仿佛真正找到了生活的节奏和方向。不同于股市中数字游戏的冰冷,也不同于古董修复时的静寂,医院里充满了生命的鲜活与脆弱。每一次成功缓解病人的痛苦,每一次看到患者带着希望离开,都让他内心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救死扶伤带来的精神慰藉,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
他依旧保持着高效精准的诊疗风格,不开不必要的检查,用药精准,尤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往往能切中病根,效果奇佳。加上他沉稳亲和的态度,很快就积累了一批“回头客”和口碑。
这天下午,急诊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一位西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在家属的搀扶下走了进来,他面色晦暗,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长期被病痛折磨后的疲惫与绝望。
“医生,我我实在没办法了。”男子声音沙哑,递过来厚厚一叠病历和检查报告,“各大医院跑遍了,从神经内科到消化科,从骨科到心理科ct、核磁、胃镜、各种抽血都做了无数次,都说没大问题,可我就是浑身难受,说不出的疼,乏力,头晕,吃不下睡不好,工作也丢了”
陪同的家属也红着眼圈补充:“他这病折腾好几年了,钱花了不少,罪受了无数,可就是查不出原因,医生都说可能是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开的药吃了也没用。
这种“疑难杂症”最是磨人,常规检查指标正常,但病人痛苦真实存在。之前接诊的几位医生翻了翻厚厚的病历,都感觉无从下手,只能按照常规开些安慰剂或建议去看心理科。
病历最后转到了田尹手上。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先看检查报告,而是平静地让男子伸出手,仔细地为他诊脉。同时,他催动一丝微不可查的念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渗透进男子的经络脏腑,感知着那些现代仪器无法捕捉的气血淤堵和能量失衡。
在无垢之身的超凡感知和无师自通的中医精髓结合下,田尹“看”到了问题的核心——并非单一脏器病变,而是一种复杂的、因长期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日久)、加上一次未被重视的陈旧性外伤(影响了某条细微经络),导致全身气机逆乱,痰瘀互结,形成了类似“怪病”的症状。这种病,西医检查难以定位,常规中药方剂也难以全面覆盖。
田尹沉吟片刻,收回手,对男子和家属露出了一个令人安心的微笑:“您这个情况我大概了解了。不是绝症,也不是纯粹的心理问题,是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出了比较复杂的故障。我能治。”
这句话如同黑暗中投下的一缕阳光,让几乎放弃希望的男子瞬间睁大了眼睛,家属更是激动得嘴唇哆嗦。
田尹没有开一堆昂贵的药物。他根据自己“洞察”到病根,开出了一张看似平常,实则君臣佐使、配伍精妙到极致的中药方剂,旨在疏肝解郁、化痰祛瘀、通络止痛,同时调和全身气血。并且,他运用初步掌握的“想象之力”(念力的升华),在书写处方时,将一丝极其微弱的、带有安抚和疏导意味的能量意念,灌注于笔尖,无形中增强了药方的“势”。
“先按这个方子吃七剂。”田尹将处方递过去,语气充满不容置疑的自信,“三天内,睡眠和乏力应该会有明显改善。一周后复诊。”
男子将信将疑地取了药。然而,仅仅过了两天,他就激动地打来电话,声音哽咽地告诉田尹,他几年来第一次睡了个好觉,身上的疼痛也减轻了大半!
一周后复诊时,男子简首像换了一个人,面色红润了些,眼神也有了光彩。田尹调整了方子,让他继续服用。
又过了一周,这位男子没有预约,首接带着一面鲜红的锦旗来到了急诊科,在众多医生、护士和病人惊讶的目光中,郑重地将锦旗交到了田尹手中。
锦旗上金灿灿的大字格外醒目:
“神医圣手,杏林典范”
——赠田尹医生,感谢妙手回春,解我数年顽疾!
这一幕,在整个急诊科乃至医院管理层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那个疑难病人,真让田医生给治好了?”
“我的天,那病人之前找过多少专家啊!”
“田医生这水平也太全面了吧?怎么看出来的?”
同事们议论纷纷,看向田尹的目光充满了惊叹和佩服。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个平时低调温和的年轻同事,拥有的不是小聪明,而是真正深不可测的、全面而精湛的医学造诣。
急诊科王主任摸着下巴,看着那面锦旗,喃喃道:“这小子真是个怪物啊。”
医院领导也听说了此事,特意向刘振光副院长表示了祝贺,称赞他慧眼识珠。
刘振光本人更是又惊又喜,他拉着田尹,好奇地追问:“田尹啊,你到底是怎么诊断出他的病根的?那病例我看过,确实非常棘手。”
田尹依旧用他那套谦虚的说辞:“可能就是运气好,加上平时喜欢研究一些古医书,思路可能不太一样。”
刘振光知道这绝不仅仅是运气和古医书能解释的,但他看出田尹不愿深谈,便也不再追问,只是拍着他的肩膀,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好!好啊!不管怎么样,能治好病人就是最大的本事!你这面锦旗,实至名归!”
田尹看着那面锦旗,心中平静而充实。他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帮助了一个濒临绝望的家庭。这种用超凡学识济世救人的道路,似乎比单纯追求财富和长生,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温暖和意义。他未来的医者之路,必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