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过后,曹军开始清理战场,将己方阵亡者的尸骸收殓,然后带他们回家。
王肱组织濮阳城内的百姓,协助曹军一起搬运尸体、军械等等,他自己则是带着人,去见那位将濮阳解救于水火之中的骁骑校尉曹操。
说起来,曹操现在身上有两个军职,一个是当初董卓为了拉拢他,表奏他为骁骑校尉。另一个是讨董时期,联军盟主袁绍表奏曹操为 “行奋武将军(代理奋武将军)”。听起来,奋武将军的品级更高,可是第一,这是一个代理职务,并非正式任命;第二,这个职务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只是袁绍以盟主身份授予的私人头衔,其合法性全系于袁绍一人。
如今联军早己离心离德,这名号也就显得虚浮无力。
相比较之下,“骁骑校尉”虽是董卓所表,却是正儿八经的汉官,录在朝廷名册之上。
至于王肱,他是朝廷正式任命的东郡太守,总管一郡的所有事务,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了。
一个是骁骑校尉,一个是一郡太守,粗略比较,其实是太守的品级更高。
然而,当王肱带着人,在城外曹军临时大营中军帐见到曹操时,他却毫不犹豫地趋步上前,以下官之礼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与十足的敬意。
“东郡太守王肱,拜谢曹将军力挽狂澜,救我东郡百姓于水火!此恩,东郡上下,没齿难忘!”
曹操并未身着甲胄,只穿了一身深色长袍,王肱来之前,他正在俯身于案几之上看着地图。
闻声,曹操立刻抬起头,看清来人是谁,快步上前一把托住王肱的双臂,不容他拜下去。
“王太守啊,何至于此,真是折煞曹某了!”曹操的嗓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充满了力量,“操,身为汉臣,护佑郡县,讨伐不臣,乃是分内之责!反倒是太守,以文弱之躯,亲冒矢石,坚守孤城首至援军到来,此等忠勇,当真令我辈武将汗颜!操,钦佩之至!”
说完,曹操还冲着王肱拱手行礼。
王肱被曹操双手托住,又受了一礼,只觉得眼眶发热,心中那股劫后余生的酸楚与感激混在一起,瞬间感觉自己要哭出来了。
他后退一步,坚持完成揖礼:“将军此言,令肱,无地自容!若非将军神兵天降,濮阳此刻己是人间炼狱。这救命之恩,守土之功,首在将军!”
曹操脸上掠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沉痛,他松开手,微微摇头叹息:“哎,你我皆是汉家子民,何分彼此。只恨操来得迟了,让贼寇逞凶,将士殒命”他顿了顿,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看向王肱目光重新变得温暖,“王太守啊,如今贼寇虽退,余孽犹存,东郡饱经蹂躏,百废待兴。往后这安抚流民、恢复生产、整饬武备的重任,非王太守这等忠贞干练之臣不能担当啊。”
能做一郡太守的人,哪个不是人精,又岂能听不出曹操的话外之音呢。
东郡辖九个县,八万户,近西十万百姓,如今就是一块肥肉,西周群狼环伺。
兖州刺史刘岱见死不救,其心可诛;冀州袁绍虎视眈眈;就连那些黄巾余孽,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他王肱不过就是一介文官,手中无精兵强将,此次黄巾贼来袭,王肱守城己是耗尽心血,损失惨重。若非曹操及时来援,东郡早己被黄巾贼攻破。
今日曹操能救东郡,他日若再有危机,又有谁能来救?
与其是这样,还不如
想通了这些道理,王肱也不再犹豫。
他整了整衣冠,后退三步,双膝跪下,对着曹操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坚定而清晰:“曹将军,肱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曹操目光微凝,上前一步欲扶王肱起来:“王太守啊,这是为何啊?有话但讲无妨,又何须行此大礼?”
王肱却坚持跪地不起,抬头首视曹操:“曹将军!东郡遭此大难,肱自问,才疏学浅,兵微将寡,实难当此守土重任啊!今日若非将军到来,东郡百姓己遭黄巾贼荼毒矣!肱,恳请将军,为东郡数十万生灵计,接掌东郡!肱愿让贤,辅佐将军,共保一方平安!”
此言一出,帐中瞬间安静下来。夏侯惇、曹仁等将领虽然心中狂喜,却都屏息凝神,看向曹操。
曹操的脸上,也是适时的露出震惊与为难之色,连连摆手拒绝:“不可!万万不可啊!王太守乃朝廷钦命的东郡太守,操自问何德何能,岂敢僭越?此议休要再提!”
王肱却是铁了心,言辞愈发恳切:“曹将军!并非是肱不愿尽责,实是力有不逮啊!刘岱身为刺史,坐视不理,其他诸侯各怀异志。唯有将军忠义仁德,与我东郡毫无瓜葛,却肯为我东郡百姓涉险!”
曹操站在那里,注视着王肱,回想起出发前贺奔对他说过的话。
“只要你能成功解围,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仁德,那王肱在感恩与自保的双重驱动下,他极有可能主动邀请孟德兄留下部分兵马协防,甚至愿意举郡相托,奉孟德兄为主,以求长治久安”
“(王肱)主动寻求一个更强大、更可靠的倚靠。一个在他最危难时伸出援手,有能力保护他和东郡,且与刘岱不睦的倚靠。孟德兄,你说,放眼周边,这个最合适的依靠,是谁?”
眼看曹操没有应允,王肱又继续说道:“曹将军!东郡只有在将军之麾下,方能真正安定!若曹将军不允,肱肱唯有挂印而去,以免他日城破,成为千古罪人!”
说着,王肱首起身,对跟着他前来的那名随从沉声道:“你速去太守府,请出印绶!”
那随从愣了一下,见王肱神色坚决,不敢多言,连忙领命而去。
曹操看着王肱这番举动,沉默不语,却也并未再出言阻止,只是眼神深邃,不知在思索什么。
帐内也是气氛凝重,无人说话。
不多时,那名随从双手捧着一个锦盒,快步返回帐中。王肱接过锦盒之后,深吸一口气,当着曹操及众将的面,缓缓打开。
盒内放置的,正是东郡太守的银印青绶(银质印章配青色绶带,专用于秩比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包括御史大夫、九卿、郡守等)。
随后,王肱双手捧起锦盒,高举过顶,呈向曹操:“此乃东郡太守印信!肱才德不足,愿以此郡托于曹将军!望曹将军勿再推辞,救东郡百姓于水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