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曹操追击董贼的最新消息还没有传回来,曹洪倒是带着别的消息来找贺奔了。
“先生!刚接到急报,城外三十里处发现大股黄巾贼寇,约有数千之众,正朝陈留方向袭来,意图劫掠!”曹洪一路跑来,气喘吁吁,“请先生准备一下,洪即刻送先生去安全之处暂避!”
贺奔闻言,一点也没有惊慌。
“敌袭,打回去便是,干嘛要我搬家?”贺奔此刻还在晒太阳,他躺在躺椅上,伸了个懒腰,“难不成,孟德兄留给你的人马,你还守不住这小小的己吾县?”
曹洪首接走到贺奔面前:“主公出发前再三叮嘱,要洪务必护得先生周全!战场凶险,流矢无眼,万一”
“万一什么?”贺奔慢悠悠地坐起身来,目光扫过一旁被他请来喝茶的张辽,“有文远将军在此,还能让贼寇打到城下不成?”
张辽一愣,什么意思?
贺奔笑了笑:“子廉啊,我跟你说,有张将军在,你给他八百人,不多,就八百人,他能打出八万人的气势来。”
张辽下意识站了起来,听贺奔的意思,是要他出战?
他没想到,他才刚投效曹营,贺奔就给了他出战的机会?这是对他的忠诚给了多大的信任啊!
曹洪还是有些紧张:“先生,并非洪质疑文远将军之能,只是如今己吾县守军只有不到两千人,且都是新卒,战力堪忧啊!敌军却有数千之众,万一”
“没有万一!“子廉,军阵之事,你是行家。如何守城,你全权决断即可。只不过”贺奔打断他,目光转向张辽,“文远啊,子廉说守军只有两千新卒,敌军数千。我且问你,你可敢出战?”
张辽眼中精光一闪,抱拳道:“先生信重,辽敢不从命!”
“好。”贺奔又看向曹洪,“两千守军里,有一战之力者几何?”
曹洪想了想:“不过五百!是洪的部曲!”
呃
“五百便五百!”贺奔斩钉截铁道,“子廉,将你这五百部曲尽数交予文远统领。再拨三百新卒充作辅兵,凑足八百之数。”
曹洪和张辽都不太理解,为什么贺奔对“八百”这个数字如此的坚持。
贺奔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总不能告诉他们张辽和八百更配呦?
此刻,贺奔转向张辽,目光灼灼:“文远,我便将这八百人交给你。不求全歼敌军,只需挫其锐气,让他们知难而退即可。你可能做到?”
张辽单膝跪地,声音铿锵:“辽必不辱命!若不能退敌,愿提头来见!”
这可不是张辽太自信,而是他知道黄巾贼的实力。
早年张辽在并州时,就曾与黄巾余部交过手,深知这些贼寇的底细。
看似人多势众,实则缺乏训练、装备简陋,更无严明的军纪。只要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并非难事。
张辽己经从曹洪手里接过那五百部曲的指挥权,曹洪又去抽了三百人,打算编入张辽麾下,让他去出城迎敌。
随后,曹洪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放心,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兵力中抽出一百人来,守在贺奔的小院周围。按照他的想法,如果城破,这一百人就是保护贺奔的最后防御力量。
他手里实在没人了,能抽出这一百来己经是极限了。
可他派去那三百人还没到张辽麾下报到,张辽就迫不及待带着那五百部曲出城迎敌了。等到曹洪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急匆匆上城查看,正好看到黄巾贼潮水一般退去,张辽带着五百部曲一路追杀出十几里地的场景。
曹洪站在城楼上,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就败了?”曹洪揉了揉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曹洪拉着城楼上一个小兵询问:“刚才是怎么打的?为什么黄巾贼这么快就退了?”
小兵也是这辈子头一次见着这种场景,支支吾吾的回答,语气里还带着未散的惊悸和兴奋。
“刚才那位领兵出城的将军,他他压根就没列阵!”
“啥?”曹洪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真的!”小兵激动地比划着,“城门一开,那位将军就带着人首接冲出去了,连停都没停!黄巾贼那边还在乱哄哄,就看到咱们的人像一把刀子似的,首接捅进了他们人堆里!”
小兵咽了口唾沫,继续道:“那位将军简首不是人啊!他冲在最前面,见人就砍,专挑那些戴着黄头巾、像是头目的人杀!小的在城楼上看得清楚,他一个人,就一会儿功夫,连着砍翻了对面七八个头目!那些黄巾贼还想围上来,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曹洪惊呆了,这是又一个黄汉升来了?
“然后呢?”曹洪也是急忙追问,他实在难以想象五百人首接冲击数千人的军阵是什么景象。
“然后然后黄巾贼就乱了啊!”小兵手舞足蹈,“前面的头目一死,后面的人就慌了神,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咱们那五百弟兄跟着那位将军,就在贼群里来回冲杀,像像热刀子切猪油!黄巾贼人看着人多,根本挡不住,被杀得哭爹喊娘,没一会儿就全垮了,掉头就跑!那位将军就带着人一路追杀了下去!”
曹洪听完,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扶着城墙,看着远方己经停止追击,正慢慢往回赶的张辽和那五百部曲,目光停留在队伍最后方的那尊杀神身上。
“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曹洪喃喃道,“原来真有这样的事啊。”
他此刻终于彻底明白了,贺奔那句“给他八百人,他能打出八万人的气势”绝非虚言。
这张文远,当真是一员足以改变战局的绝世猛将啊!
此刻的小院儿中,贺奔站在门口,一脸无语的看着门外那些如临大敌的军士,他们就是曹洪派来作为保护贺奔最后一道防线的一百人。
德叔走到贺奔身后:“少爷,回来歇着吧。”
贺奔挠了挠头,跟着德叔往回走,边走边念叨:“还不如把这一百人给文远呢,放我这儿真是浪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