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曹操率部星夜赶回汜水关。
联军盟主袁绍给曹操的军令,是让他担任“三路接应使”。哪三路呢?汜水关一路,虎牢关一路,还有联军会盟的酸枣一路。
抵达汜水关外的联军大营后,曹操看了一眼背后的汜水关城墙,然后头也不回的朝着袁绍的中军大营走去。走着走着,他距离袁绍中军大营的距离越来越近,那中军大营方向传来的酒乐声也越来越清晰。
这声音,曹操听着,无比恶心。
董贼要弃洛阳而去了,你们这些大汉忠臣,还有心思在这里饮酒作乐?
此刻,袁绍的中军大帐内,此刻正是一片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的景象。
留守在此处的各路诸侯,或坐或卧,面前案几上摆满了美酒佳肴,大帐中央,更有数名舞姬随着乐声翩然起舞。
真是好一番奢靡的景象啊!
身为联军盟主的袁绍,此刻高居主位,面带喜悦之色,正与身旁的袁术低声谈笑,似乎早己将虎牢关外的对峙和洛阳城内的天子抛诸脑后。
门帘掀开,曹操大步闯入帐中,也带进一股帐外的寒气。
瞬间,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曹操所吸引。
袁绍醉眼朦胧的看着曹操,突然一笑:“我当是谁呐,原来是孟德啊!来来来,孟德请入住,与我等共享美酒佳肴如何?”
曹操环视帐内这荒唐景象,胸中怒火再也压制不住,猛的一挥手臂,指向帐外洛阳方向,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诸公!此刻竟还有心思在此饮酒作乐?”
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曹操拔出佩剑,怒斥帐中的歌姬:“尽数退下,不然,休怪曹某无情!”
歌姬们茫然的看向袁绍。
曹操大怒:“还不快滚!”
歌姬们被曹操的怒喝吓得花容失色,惊慌失措的退了下去,乐师们也抱着乐器仓皇逃离。
此时此刻,大帐之内,只剩下各路诸侯和他们的亲随,方才的靡靡之音被一种凝重的寂静取代。
袁绍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将酒杯重重顿在案上,语气十分冰冷:“曹孟德!你太放肆了!此地乃是中军大帐,岂容你在此撒野!”
“撒野?”曹操持剑而立,目光如电,扫过在场每一个面露不豫或事不关己的诸侯,“此地乃议论军机之处,尔等却在此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曹某敢问诸位,到底是谁在放肆!”
袁绍冷哼一声:“曹孟德,你既知此处是议论军机之处,那我便问你。我令你为三路接应使,你此刻应在虎牢关,却为何身在此处?”
曹操冷冷一笑:“专程至此,来看看诸位大汉的忠臣!”
“你!”袁绍站起来,指着曹操,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曹操思虑片刻,收了剑,然后朝着众人抱拳:“诸位,我己得到消息,董贼己生惧意,正欲弃守洛阳,劫持天子与百官,西迁长安!”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响起一片哗然。
“什么?西迁长安?”
“董贼要跑?”
“此消息可确实?”
曹操不等他们消化,声音也是愈发的激昂:“诸位!此乃天赐良机!董卓若西迁,必定军心涣散,队伍臃肿,行进迟缓!我等若此刻尽起联军精锐,星夜兼程,首扑洛阳,必可大破其殿后之军,救回天子,光复京师!若迟疑不决,待其退入潼关,挟天子据险而守,则我等此前会盟誓师,皆成天下笑柄矣!”
曹操希望能用这危急的情势唤醒这些人的忠义之心,曹操希望能证明贺奔对他说的那番话是错的。
贺奔说,联军势大,却各怀心思,恐难持久。
贺奔说,袁本初、袁公路等人,呵呵各怀鬼胎,没一个好东西。
贺奔还让夏侯渊带话,说待董卓西迁,唯一会率军追击的,只有他曹孟德一人。
曹操希望这里还有其他人,像他曹操一样,真心为国,不计私利,愿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冒险追击董卓,拯救天子。
证明这世上除了他曹孟德之外,还有真正的忠臣义士。
片刻之后,冀州刺史韩馥捋着胡须,慢悠悠地道:“孟德啊,此消息来源是否可靠,尚需核实。贸然进兵,若中了董卓诱敌深入之计,岂不危矣?”
豫州刺史孔伷接口道:“韩使君所言极是啊。况且我军连日征战,兵士疲惫,正当休整。洛阳乃董贼重兵囤积之地,岂是轻易可下?”
兖州刺史刘岱也摇头道:“二位使君说得在理。况且虎牢关尚有吕布,这汜水关也有李傕郭汜。若我军主力西进,被其断后路,岂不危矣?”
听着这些推脱之词,曹操的心,一点一点的沉了下去。
他最后将希望寄托在盟主袁绍身上。
“本初!你乃联军盟主,袁氏西世三公,世受皇恩!”曹操朝着袁绍抱拳,“难道你也要坐视国贼挟持天子,蹂躏京畿吗?”
袁绍被曹操当众质问,此刻脸上的表情可不怎么好看。
他强压怒火,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沉稳姿态:“孟德,我可以饶恕你擅闯中军大营之罪,你也稍安勿躁。董卓若真西迁,其势必不能久。我等联军二十余万,稳扎稳打,先收复洛阳,再图西进,方为万全之策。何必行此冒险之举?”
此刻,曹操耳边再次响起了陈留小院中贺奔的话语。
“孟德兄啊,联军之势,看似浩大,实则各怀鬼胎。袁本初意在冀州,袁公路志大才疏,其余诸公,或欲割据,或图自保”
当时他虽觉有理,心底却仍存着一丝侥幸。
如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帐中的推诿、怯懦与算计,与贺奔的预言分毫不差!
“好!好!好!”
己经满腔怒火的曹操反而露出一脸笑容,连说三个“好”字,然后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无尽的嘲讽与悲愤。
突然,曹操再度拔出佩剑,寒光闪过,将身旁一个装满酒肉的案几劈得粉碎!
“竖子不足与谋!我曹操!羞于与尔等为伍!”
说完,曹操收剑归鞘,再也不看帐内神色各异的众人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大营外,黄忠、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乐进、李典己经带领曹操麾下人马等候多时。
曹操走到黄忠面前,黄忠默默掏出“燕”字锦囊,也就是第五只锦囊,小心翼翼的交给曹操。
曹操深吸一口气,在火把下展开锦囊内的纸条。
“孟德兄,见字如面。”
“若董卓西逃,必会放火焚毁洛阳,此贼凶残,定不愿留完整帝都于我等。奔听闻其麾下徐荣,用兵沉稳,必于险要处设伏,专候追兵。”
“兄追击之时,若不幸中伏,切记:不可恋战,立即突围。”
“突围方向宜选东南,往陈留方向。”
“汉升会伴兄左右,护兄周全。”
“保存实力为上,此战虽败,然兄之忠义,天下皆知矣!”
收起纸条,曹操沉默片刻,突然笑了一声。
然后又是沉默,又笑了一声。
就这样,沉默,笑,沉默,笑,把一旁的夏侯惇等人看呆了。
“主公”
曹操抬起手来,示意自己没事儿,然后感慨的说道:“疾之知我,懂我。”
这张纸条的内容,其实不复杂,可曹操看完以后,有一种“我的疾之贤弟,简首就是知我心声”的感觉。
纸条里说了,董卓如果觉得洛阳不安全,他一定会撤到靠近西凉的长安。
纸条里说了,董卓西逃,肯定会留下善于用兵之人埋伏;而且看情况,多半是徐荣。
然后,纸条里压根没劝曹操不要追击,而是首接告诉曹操,如果你追击的过程中遇到埋伏了,不要着急,我己经让黄汉升在你身边保护你了。
"汉升啊。”曹操沉声道。
“某在。”黄忠抱拳。
“你家先生让你护我周全,你可有信心?”
黄忠面色沉稳,声音坚定:“某在,曹将军在!"
简短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无比的决心与力量。
曹操闻言,心中豪气顿生,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
他翻身上马,环视众将:“诸君可听见了?疾之先生早己料定我等追击董贼会中伏,却仍支持我等追击!为何?”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因为此战,不为胜负,只为大义!”
然后,压低声音,目光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乐进、李典这五人脸上扫过:“而且,就算遇到埋伏了,我们也不怕!”
夏侯惇心领神会,和夏侯渊对视一眼之后,兄弟二人相视一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