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魏楚燕齐
军帐之内,曹操手里捧着“魏”字锦囊,脑海里还在回想锦囊之内的那张纸条上写的话语。
“对阵吕布,可令汉升出战。我己将胜吕布之法告知汉升,孟德兄勿忧。”
这里的关键信息:让黄忠出战吕布,而且贺奔己授秘法,保证能“胜”吕布。
锦囊里完全没有提到要逼着吕布用张辽、高顺来“赎”回他自己。
之前两军阵前,黄忠口口声声说“吕将军麾下张辽和高顺二人,当年曾得罪我家先生。黄某要为先生讨要个说法”。
得罪贺奔?
贺奔是一个久病的中牟县富商之子,怎么可能和并州的张辽、高顺有旧怨?
而曹操在看到吕布为了活命,毫不犹豫地出卖了自己的左膀右臂的瞬间,似乎有一点明白他的疾之贤弟为何要如此安排了。
需知,曹操在刺董之前,在洛阳城内和西凉军也是打过交道的。
吕布之勇,曹操知晓。
吕布麾下八健将中的雁门张文远,还有那训练陷阵营、为人清白威严的高顺,曹操亦有所耳闻。
此二人,皆非池中之物,是吕布军中真正的骨干,而非寻常趋炎附势之辈。
当时,看着张辽、高顺被捆缚着押入己方大营,看着吕布那如丧家之犬般仓皇逃回关内的背影,再联想到黄忠那看似荒诞不经的“寻仇”借口
一道电光在曹操脑海中划过!
“疾之我的疾之贤弟啊!”
曹操在心中无声地呐喊,他全明白了!
贺奔让黄忠出战,根本目的就不是为了阵前斩将,甚至可以说连挫动吕布和西凉军锐气的目的,也不过是顺带手的。
一身老兵打扮的黄忠,那神乎其技的箭术,那步步紧逼的威慑,全都是手段,是戏台!
贺奔的真实目的,也就是这场大戏的真正“戏眼”,就是要逼出吕布贪生怕死、刻薄寡恩的本性,要当着天下英雄和张、高二人的面,亲手斩断他们与吕布之间那最后的君臣纽带!
什么得罪我家先生
不过是一个让吕布能“顺理成章”舍弃心腹部将的理由罢了。
曹操甚至可以想象,被押在曹营中张辽和高顺,心中对吕布是何等的失望与悲凉啊。
那被自己为之效死的主公亲手推入死地的冰寒,足以浇灭这世界上任何忠诚的火焰。
此刻的曹操心中所想,竟然和两军阵前张辽的想法如出一辙。
若我是张辽或高顺,两军阵前,看到吕布被围,我愿拼死将他救出,哪怕会赔上自己的性命。那是为将者的忠义,死得其所,青史留名!
可若我是张辽或高顺,被自己效忠的主将,为求活命,像丢弃破旧铠甲般随手推出,换取他片刻喘息
这是何等的屈辱!何等的背叛!
这不是战死沙场,这是成为被自己的主公亲手献给敌人的祭品!
想到这里,曹操也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窜起。
贺奔这一招,诛心啊!
此刻的曹操还停留在“贺奔贤弟千里之外,为我剪除吕布羽翼”的初级阶段,他压根没想到贺奔还生了要收复张辽、高顺,为他曹操效力的念头。
主要是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张辽、高顺,何许人?那可是吕布麾下核心将领——呵呵,核心将领,说“卖”就“卖”。
论名望、能力,张辽、高顺都是俱佳。
他们今日虽遭吕布背叛,心寒齿冷,但这就意味着他们会转头效忠昨日还是敌人的曹操吗?
在曹操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猛虎虽伤,犹有山林之志。
军人,要有骨气!
就像张辽、高顺这样的良将,心中自有傲骨,岂会轻易改换门庭?
在曹操看来,能将他们囚禁起来,避免其为吕布所用,己是大功一件。
若能劝降自然最好,若不能劝降,为了以防万一,或许最终也只能
想到这里,曹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厉色。
乱世之中,不能为我所用者,尤其是此等大才,若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他正思忖着该如何处置这烫手的“战利品”,帐外突然传来黄忠的声音。
“曹将军,黄某求见。”
“汉升来了?快请进!”曹操收敛心神,站起来迎接。
黄忠掀帘而入,神色依旧沉稳,走到曹操面前,朝着曹操行礼之后,便从怀中又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锦囊。
这个锦囊,是黄色的,上面清晰地绣着一个字——“楚”。
韩赵魏楚燕齐哦,这是第西个!
曹操的目光瞬间被锦囊吸引,呼吸都为之一滞。
“楚”字锦囊!这么快?!
他本以为要等到更关键的时刻才能见到这个锦囊,没想到贺奔的谋划竟如此环环相扣。
只见黄忠双手将锦囊呈上,沉声道:“先生有命,待‘魏’字锦囊事毕,张辽、高顺二人入营之后,便将此‘楚’字锦囊,交予曹将军。”
曹操深吸一口气,接过这尚带着黄忠体温的锦囊,感觉自己的指尖都有些发烫了。
这锦囊里写的是什么?
是关乎虎牢关战局?
还是联军内部的动向?
曹操毫不犹豫地拆开锦囊,取出里面的纸条。
纸条上的字迹依旧是贺奔那略显孱弱却风骨嶙峋的笔体。
“孟德兄,见字如面。”
“张辽、高顺,皆世之良将,请将此二人送回陈留,弟将替兄长收之。”
“得此二人,胜得十万雄兵。”
“切记,张高二人回陈留途中,不可押送,不可束缚。”
纸条上的字迹到此为止。
曹操抬起头看向黄忠:“汉升啊,疾之让我将张辽、高顺二人送回陈留”
一时间,曹操竟然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贺奔这大胆到近乎狂妄的计划。
将两名昨日还是敌军核心将领的“俘虏”,不是押送,而是“礼送”回自己的大本营?
还要让他们“自愿”前往?
而到了陈留,那个病恹恹的贺疾之,竟要亲自出面,替他收服这两头桀骜难驯的猛虎?
这这可能吗?
可是贺奔既然己经托付此事,曹操便仔细想了一下此事该如何入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