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贱,我有点怀念在废弃厂房吃泡面的日子了,至少那时候心是静的。
范健镖瘫在刚刚运来的、还带着塑料膜的老闆椅上,
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混乱场面,有气无力地扇着“有钱人”扇子。
“静?”老贱嗤笑:“你那心就跟猴屁股似的,啥时候静过?
现在这样多好,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这才是干大事的样子!
等咱们的浮游滑板满大街跑,聚灵核心给手机充电,看谁还敢说咱们是胡闹!”
正说着,赵明宇顶着他那愈发膨胀的鸟窝头,兴奋地冲了进来:“镖子!好消息!
咱们那篇《基于环境背景能量捕获效应的稳定能源输出初步验证》的论文,
被《物理评论快报》接收了!”
“啥?”范健镖一下子坐首了:“那个很牛的期刊?他们不是嫌咱们数据‘野’吗?”
“嘿嘿,”赵明宇得意地推了推眼镜:“我换了个投法。
没提什么‘能量涡旋’、‘结构谐振’,就老老实实展示数据,
强调其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重点突出了其在微型化、长续航能源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审稿人虽然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但架不住数据硬啊!
而且,我隐约提了一句,这项研究得到了陈景和院士的‘关注’”
范健镖恍然大悟,原来陈老那句“干得漂亮”和“大胆一点”,
不只是口头鼓励,还包含了这种“扯虎皮拉大旗”的骚操作指导?
论文的发表,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并不)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学术界先是质疑,但随着一些顶尖实验室试图重复实验
(虽然没人能完全复现聚灵核心的效果,但那种稳定的异常能量输出特征确实存在),
质疑声渐渐变成了惊疑和极大的兴趣。“寰宇实验室”和范健镖这个名字,
第一次进入了主流科学界的视野。
紧接着,更让范健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燕城大学校方,由王启明主任亲自出面,找到范健镖,
进行了一次“友好而深入”的谈话。谈话的核心意思是:学校经过慎重研究,
认为范健镖同学的研究极具价值,之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考虑调整和深化。
学校愿意以技术授权和品牌入股的方式,参与“寰宇实验室”的后续发展,
并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持和政策便利,利润分成嘛好商量。
范健镖听着王主任那热情洋溢,又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语气,心里乐开了花。
当初可是你们要五成利润,还啥都不出的!果然,实力才是硬道理!
他故作矜持地表示,需要和合伙人商量,心里己经盘算着,
怎么用学校的名头去忽悠啊不,是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了。
然而,福兮祸所伏。随着名气的提升和论文的发表,麻烦也接踵而至。
首先是一些所谓的“民间科学爱好者”和“永动机发烧友”,
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他,有的想拜师学艺,有的想合作开发,有的首接质疑他是骗子,
要求公开所有技术细节。
范健镖不胜其烦,最后只好让新招聘的前台小妹一律回复:
“范总在闭关搞科研,谢绝打扰。”
更大的麻烦来自商业层面。几家国际知名的能源和科技巨头,
敏锐地嗅到了“聚灵核心”背后,可能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
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接触、试探,甚至提出了优厚的收购方案。
韩胖子一方面为公司的估值飙升而狂喜,另一方面又担心,
这些巨鳄会把他们这条刚刚起航的小船连骨头带肉吞掉。
“范大师,这可怎么办?北美的巨头想买断技术,南美的巨头想战略投资,
还有欧洲的一些巨头也想掺一脚”韩胖子在电话里声音都透着焦虑。
范健镖对此倒是很淡定:“告诉他们,技术不卖,投资可以谈,但我们要控股。
爱来不来。”
他的底气,来自于对技术的绝对掌控,以及
识海里那个不断怂恿他“搞大点”的老贱:“小子,怕什么?
咱们这可是通往星际时代的钥匙!岂是几两铜臭能衡量的?
等咱们把聚灵核心功率再提一个数量级,首接造飞剑啊不,是造个人飞行器,
到时候,是他们求着咱们!”
就在这纷繁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陈景和院士再次召见了范健镖。
这次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他那个守卫森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