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为我发声(1 / 1)

如果此时此刻也有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其实一下子就能明白楚晨这个节目的内核。

所谓《人形少女的不要做挑战》本质上就是利用一种规则,来反复实现“预期违背”以及“幸灾乐祸。

b站上“小潮院长”的经典节目《不要“做”挑战》也是利用的这个效果。

就象这一期节目,布景看起来其实很普通,就是左边一张三人沙发,右边一个独立的沙发,然后中间有个桌子。

背景挂了一些装饰,可能灯光稍微专业点,其他的预算基本上都花在了三个小姐姐的妆容和服装上。

节目的规则也很简单,“终末战线”四个字而已,感觉只要稍微用心一点,就能不出错。

可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要知这个规则只是节目的一个设置,节目本身也有大量的内容。

就比如“读评论”环节。

声优们不仅要读玩家们在b站,微博,等平台的评论,还要在读的时候时刻注意,一旦遇到“终”、“末”、“战”、“线”这四个字中的任何一个,就必须想办法换个词。

这种在快速阅读中进行精准识别和规避的操作,简直是量产名场面的绝佳机制。

除了姜月创新的把“终末战线”读成可爱的“恩嗯啊啊”之外。

其他人也是不遑多让,一开始还是楚晨发动进攻,诱导她们说出这些台词。

很快,就被几个女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反过来整楚晨,再到最后,几个女孩相互之间开始下陷阱。

节目效果是节节攀升,再加之这个是录播,当天录制了接近2个小时,最终剪出来的半个小时,简直就是精华中的精华。

一开始,在剪辑节目,做节目策划的时候,还有人担心。

这种“笑点”会不会太单一,可事实上,这个完全是多虑了,就姜月看弹幕,这群人几乎是从头笑到尾。

“白丝即是正义!踩我!”

“‘嗯嗯啊啊’战线,太搞笑了!”

“莫辛甘纳,我的莫辛甘纳!!”

翻完了视频,又继续往下看评论。

这一条条评论看下来,姜月的脸颊不自觉地又开始发烫。

录节目的时候,她光顾着紧张和不犯错了,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那些反应在观众看来原来是这样的效果。

“这这也太厉害了吧”

“这就是晨总的计划吗?”

在这一瞬间,看着右上角关注信息提示栏那个鲜红的“99+”提醒,姜月突然觉得,自己上个月决定入职星辰的含金量似乎还在上涨。

莫名的,有一种自己在正确的大道上前行的感觉。

对于参演节目的声优来说,她们理所当然的觉得这是楚晨在帮助她们,甚至因为参加节目的都是和星辰已经签约的声优。

理所当然的,她们会觉得这是星辰在给内部流量支持。

可实际上,对于楚晨来说,这个节目还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他要用这个节目解决一个问题,一个现在看着一点问题没有,但在未来却会影响无数二次元游戏厂商的大问题。

那就是社群问题,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厂商与玩家的沟通机制。

作为完整经历过,二次元社群从大家一起喊老婆,一起舔白丝,一起喊着白毛万岁,再到党同伐异,乌烟瘴气的社群。

楚晨其实还是挺感慨的,毕竟,这一切原本是可以解决的,而且其实真的不难解决,特别是对于厂商而言。

因为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点,那就是在传统游戏的社群,大量玩家喷厂商基本上都是喷厂商的氪金系统。

到了二游,除了氪金问题之外,还有大量和氪金无关的问题频繁出问题。

而且出问题的方式,往往是,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把问题改了,道个歉给点补偿就过了。

诶可莫明其妙的,厂商就是要冷处理。

然后玩家开始不满,越闹越大,厂商下场不情不愿道歉。

玩家更不满了,最后事件再次升级,厂商这时候,要不就干脆直接装死不回应了,要不实在被冲得不行,就是再给一个道歉。

然而无论最终厂商是什么决策,最终的结果就是,每一次“问题”出现,都会造成一批玩家的流失。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厂商的决策层,没有搭建一个和玩家直接沟通的有效渠道。

楚晨很清楚,作为一个项目的制作人,你要是偷懒不去听玩家的声音,那么你下面的中下层,不仅自己不会去听,反过来还会不让你听。

这个道理,但凡是有过职场经验的小伙伴应该都能理解。

中下层遇到问题,第一时间绝不是往上报。

不报,瞒报,谎报,才是常态。

这也是为什么,楚晨要在节目中添加读评论的环节。

一方面,楚晨读评论这个环节,真的会拉着主创团队一起读评论,选出其中有趣的,抱怨的。

不要以为现在《终末战线》人气高,就没有人抱怨了。

事实上互联网上抱怨的人不算少,目前主要集中在玩法单一,新版本只更了剧情没有更新玩法,部分阵容强度过高,或者过低。

这些内容,楚晨也是直接拿到节目里读了的。

并且也做出了一些回应。

有些是很认真的回应,有些则是以轻松的形式回应的,就比如玩法单一的内容,楚晨就认真的讲述了一下正在开发中的内容。

而阵容问题,楚晨则是调用了游戏后台的数据。

楚晨很清楚,玩家之所以抱怨,是希望厂商能听到抱怨。

这就跟恋爱吵架的时候,你之所以吵,是希望对方能感受到你的情绪做出反应,如果这个时候对方直接摆出一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直接冷暴力,不回复,甚至是摔门直接一走了之

这其实就不叫创建了有效沟通。

那为什么又要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又是请声优,又是搞节目效果?

答案则是,楚晨不仅要创建这个沟通渠道,还要让更多的人都看到沟通过程,而要让更多人看到。

俗话说“舆论的高地,你不去占领,就自然有人去占领。”

前世,二次元社区舆论一塌糊涂,除了厂商没有创建沟通渠道的问题之外,大量所谓的“意见领袖”也是“大功臣”

无论是领着厂商工资“这角色必须抽啊!”的“意见领袖”,还是吃黑流量狂喷厂商“玩xx的就是xx”的“意见领袖”

本质都是一样的。

他们真的爱这个游戏吗?他们真的恨这个游戏吗?

可能吧

就楚晨而言,真正对厂商有帮助的,是能创造出“芙宁娜吃戒指”“团子今汐”这样的二创博主,这群人才是厂商应该给“商单”给创作激励的人。

而不是某些只会瞎吹厂商的“意见领袖”

因为这群人,并不能帮助游戏破圈。

反过来,他们还会利用玩家社区的对立,通过“排它”言论,来获取流量。

而且严格来说,哪怕是领着厂商商单的这群“意见领袖”,也不是厂商自己掌握的社群渠道。

因为他们也没办法帮厂商去复盖他们真正要复盖的对象。

也就是已经对游戏不满,但还在玩游戏的人,这群人其实才是厂商应该花精力的人群。

如果搞不清楚这一点,还在相信“意见领袖”代表了社群,那么很容易就会陷入,明明看起来似乎一切欣欣向荣,但玩家的总体量却越来越小,拉新越来越难的奇怪现象。

所以,楚晨很清楚。

自己需要的,是一个能“真正能为自己发声”的渠道。

这也是为什么楚晨要做动态壁纸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他要把这个本质上就是“读评论”的节目,包装出来,包装成综艺节目的原因。

因为只有这样,这个渠道才能复盖足够的用户。

只有这样,用户才能第一时间听到来自楚晨这个制作人的声音,楚晨也才能听到更多玩家的声音。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他重铸二次元市场的一个开始

即便在其他人眼里,这又是一笔“冤枉钱”,但楚晨觉得这个钱,得花。

至于说他这么做了,其他厂商跟不跟,那是其他厂商的事情。

如果跟,楚晨觉得是好事,社群氛围好,对大家,对整个二次元这个新兴市场都是好事。

如果不跟,那更好,前世没有厂商这么做,大家一起摆烂自然没问题,可现在我做你不做,那楚晨觉得,玩家肯定是会用脚投票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越后,我体内的细菌杀疯了 重生:侦破大案后,我未来可期 替小舅子顶罪入狱,出狱我杀疯了 妖楼记 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 抗战:从血战淞沪到割据东南 赶山打猎娶心欢纵马踏兴安 封神榜:蚊道人 带货大唐:开局请李世民嗦泡面 重生61,我带了一座军火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