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周兆来说,什么都没修为提升来的重要。
经过这几次的双修,他的修为提升到了筑基中期,此修为还彻底稳固了,真是可喜可贺。
修为一有进境,周兆就不太想一直宅在家里一直修炼了。
他偶尔也静极思动,想要出门出坊市一趟。
正好,距离他上次回大周王朝,已经大概一年半的时间了,周兆正想回去看一下母后。
这天,待在宅子里的他也没和别人说一声,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东华坊市,离开了天华宗的势力范围,前往了大周王朝。
不多时,周兆来到了大周王朝都城。
保持着隐匿的状态,悬浮在皇宫上空,神识散布下去,周兆不动声色的观察下面。
话说这个时间点,又是进行早朝的时候。
只不过由于已经接近中午,这早朝眼看着就要开完了,正在接近尾声。
周兆就这样不动声色的,看了个早朝的末尾。
令他比较欣慰的是,这次早朝群臣很是老实。
面对龙椅上安安稳稳坐着的已经三岁多的小皇帝,面对垂帘后面凤座上的神母皇太后,没一个人敢扎刺。
所有官员都是毕恭毕敬的,不管是上奏还是商讨朝政,他们都礼节周到。
没办法,他们不敢不老实。
垂帘后面的那位太后,如今已经听政执政将近四年了。
这四年里,前两年由于威望由于礼法问题,神母皇太后还不能把朝政把握的特别好。
她控制朝廷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群臣官员当中别有用心之人也不介意给她使绊子。
但是,架不住人家神母皇太后有个好儿子啊!
有那位仙师五殿下撑腰,再加之神母皇太后本身能力就不俗。
过了前两年的磕绊期,到了后面,这朝政被这位太后执掌的越发稳健。
到如今,神母皇太后俨然已经大权在握,再也没人能触她的霉头了。
事情已成定局,他们群臣百官如之奈何?
心中郁闷的一些大臣,他们偶尔也会站在下面,偷偷向上打量。
打量的目标,主要就是只有三岁多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
看着这小家伙板着脸一脸严肃的模样,这些大臣一看就知道……小皇帝在走神。
他们和神母皇太后商议的这些朝政,小皇帝明显就没认真听,也没听到心里去。
陛下啊陛下,这怎么行呢?
您是天下之主,是亿兆黎民之君父,您将来是要执掌这万里河山的。
现在您不好好听政,以后该怎么执政呢?
不行,回头得让教导陛下的太傅,多多规劝陛下。
这几个大臣,打定了如此主意。
好吧,看上去,他们好象挺忠君为国的,也一心为君。
但是,他们难道就没有意识到,小皇帝说到底也就三岁多!
这个年纪的他,能安安稳稳的当个吉祥物坐在龙椅上不添乱就已经很不错了。
你们还指望他听政,指望他听懂?
你们是不是自我意识过剩了?
都迫切的希望小皇帝尽快成长起来,都迫切的希望小皇帝亲政,迫切的想要结束神母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
你们的心思就那么单纯嘛?
呸!我都懒得戳穿你们!
总而言之,整场朝议虽然一直很平静,但是这些群臣百官们,难免各怀鬼胎。
他们或许已经没有搞事的能力了,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搞事的想法。
隐藏在皇宫上空的周兆,看出了这一点。
他依旧保持着隐匿状态,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冷笑。
又在上空看了一会儿,不多时,这场朝议彻底结束了。
群臣百官对着小皇帝和许致舒山呼海拜。
在他们的朝拜下,许致舒从垂帘后面转了出来,带着小皇帝离开了这朝议大殿。
从皇宫大殿里出来,往后宫方向走的时候,许致舒和小皇帝是并排而走的。
拽着小皇帝的小手,许致舒面色和缓,走的不紧不慢。
小皇帝倒腾着小短腿,对他自己来说,他走的倒是挺快的。
至于后面的那些宫女太监仪仗等,都特地后撤的远了些。
这些下人们都是很有眼色,都知道太后和陛下正在亲子谈话,他们不能掺合。
而许致舒和小皇帝……也确实是在聊有的没的。
拉着小皇帝的手,许致舒是这样问的:
“皇儿,今日上朝,学到了什么东西没有啊?”
小皇帝微微低头沉思了一下后,他如实回答道:
“学到了。”
许致舒有点儿意外,没想到小皇帝还真学到了东西,她难免好奇:
“哦?学到了什么?不妨说说。”
小皇帝老老实实的继续回答:
“母后,朕学到了一件事。
吵架的话,不一定是很大声很生气的才能吵起来。
声音小一些,安安静静的,笑着……也能吵起来!
就象今天早朝上一样。
那些大臣们……应该就是这样吵架的。
以前朕看不出他们是在吵架。
现在……看出来了。”
听闻此言,许致舒有些惊讶的低头看了小皇帝一眼。
这小家伙,还真的有感悟有收获。
如此小的年纪,就能看出朝议上相当一部分商讨其实是在吵架,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换了其他的三岁多的孩子,这个年纪都在干嘛呢?
小皇帝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再苛求他什么了。
于是许致舒笑眯眯的点头称赞:
“皇儿观察细致,做的不错。
没错,他们确实是在吵架。
那皇儿觉得,是那种暴躁的大声吵架麻烦,还是这种看起来和和气气的吵架麻烦呢?”
谁料小皇帝不假思索的回答:
“看起来和和气气的吵架麻烦。”
“为什么?”
“因为……大声吵架就是吵架,朕一下就看出来了。
和和气气的吵架……不认真看,看不出来。
朕连看都看不出来,怎么判断吵架的双方谁有理谁没理?”
许致舒闻言笑而不语,没说小皇帝说的对,也没说小皇帝说的不对。
倒是小皇帝他皱着眉头想了一阵后,晃了晃许致舒的手诚恳发问:
“母后,大臣们为什么要吵架啊?他们有什么吵的?”
这算是小皇帝提出的比较正经比较严肃的问题,许致舒难免要认真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