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芦苇荡里的图纸(1 / 1)

时间在芦苇荡里,过得缓慢而又安宁。

这是陈墨一行人,自进入冀中平原以来,度过的第一段真正意义上的、没有枪声和追杀的日子。

转眼五天过去了。

在白琳的精心照料和充足药品的保障下,林晚的伤势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

她已经退了烧,虽然依旧虚弱,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但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每当她短暂地清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总是守在旁边的陈墨,然后就会露出一丝安心的、浅浅的微笑。

老兵老七的腿也保住了。

磺胺粉有效地控制了感染,再加之他那军人特有的强悍体质,伤口已经开始愈合。

队伍里其他的人,经过这几天的休整,也渐渐从之前那场血战的疲惫和伤痛中恢复了过来。

而陈墨除了照顾林晚,几乎把所有醒着的时间,都用在了绘制图纸和撰写一份详细的报告上。

王成政委没有打扰他。

这位经验丰富的地方指挥员,能从陈墨身上,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沉静而专注的力量。

他隐隐觉得这个从太行山来的年轻人,将会给陷入绝境的冀中根据地,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这天下午陈墨终于完成了他所有的工作。

他拿着一卷厚厚的图纸和一份写满了字的报告,找到了正在窝棚外,用剌刀修理一支缴获来的三八大盖的王成政委。

“政委,有点东西想请您看一看。”

王成放下手里的枪,接过那份报告。

报告的封面上,用工整的楷体,写着几个字:《关于冀中平原“堡垒化”与“立体化”防御体系的构想》。

他有些好奇地翻开了第一页。

只看了几行,他的眉头就微微地皱了起来。

越往下看,他的表情就变得越发凝重,到最后,甚至带上了一丝掩饰不住的震惊。

这是一份他从未见过的、思路清奇而又体系庞大的军事工程构想。

报告里,陈墨用极其详尽的文本和精准的数据,系统性地阐述了如何在冀中平原上,创建一个以村庄为内核、以地道为主脉、以地雷和水上游击战为辅助的、攻防一体的立体防御网络。

“政委,您看这张图。”

陈墨在地上铺开了最大的一张图纸。

那是一张村庄地道系统的结构剖面图。

“我们冀中根据地的百姓,为了躲避鬼子扫荡,一直有挖蛤蟆蹲和地窨子的传统。这是我们宝贵的斗争经验。”

陈墨指着图纸上一个简单的地洞说道。

“但这种地洞只能藏,不能打。鬼子一旦发现,用烟一熏,或者往里灌水,里面的人就全完了。”

“我的想法是,把这些分散的、单一功能的地洞,进行彻底的升级和改造,把它们连接起来,变成一个真正的地下战斗堡垒。”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移动着。

“首先是三防。地道的入口,要设置多重伪装,比如设置在炕头下、锅台后、甚至水井里。关键的信道要加装翻板和防毒门,门后要设置储水的水缸,用来防火、防烟、防毒气。”

“其次是三通。地道网络不能只局限于一个院子,一个村子。要实现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甚至要连接到村外的坟地、河堤和青纱帐里。这样一来就算一个村子被包围了,我们的人员和物资,也能通过地下信道,安全地转移出去。”

“最关键的是战斗功能。”

陈墨的语气,变得有些兴奋起来。

“我们要在地道里,设置多层的、朝向四面八方的隐蔽射击孔。地面上敌人看到的是一座空村,但实际上我们能在任何一个墙角、一个磨盘下,向他们开火。还要设置陷阱、翻板、以及可以用来埋设炸药的爆炸室。一旦敌人进入村庄,整个村子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能把他们活活吞噬掉的立体陷阱!”

王成政委听得入了神。

他也是打老了仗的人,地道战的雏形,在冀中地区已经出现。

但他从未想过,一个简单的地洞居然可以被设计得如此复杂、如此精妙。

陈墨所描绘的,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藏身之所,而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地下长城。

“除了地道,还有地雷。”

陈墨又铺开了另一张图纸,上面画着十几种奇形怪状的地雷。

“我们现在的地雷,大多是拉发雷和绊发雷,技术含量不高,容易被鬼子识破和拆除。我的想法是根据我们现有的材料,制造一批功能更复杂的、针对性更强的地雷。”

“比如,这种用瓷碗做的瓷壳雷,鬼子的探雷器发现不了;这种连环雷,一颗爆炸,会引爆周围的一大片;还有跳雷,爆炸后弹体会跳到半空中再炸开,专门用来杀伤集群步兵……”

他甚至还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构想“地雷阵”。

将不同功能的地雷,按照一定的战术逻辑,布置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与地道战、村落战紧密结合。

“还有水网地区,”陈墨最后指着地图上的白洋淀局域,“我们可以组建专门的水上游击队,也就是雁翎队。利用他们熟悉水性的优势,在河道里布置水底雷,攻击敌人的汽船。我们还可以为他们设计一种简易的水上飞雷,利用杠杆原理,把集束手榴弹抛到上百米外……”

陈墨一口气说完所有的构想,端起水缸,狠狠地灌了一口水。

这些构想并不是说陈墨有多聪明,有多前前瞻,他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仅此而已。

而王成政委却久久没有说话。

他低着头,手指在那几张画得无比精细的图纸上,反复地摩挲着,内心正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震撼,激动,但同时也有一丝深深的忧虑。

陈墨的这套构想,太完美了,完美得甚至有些不切实际。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技术专家,提出了一个最关键,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陈墨同志,”他的语气很沉重,“你的这套东西,我承认如果能实现,别说一个冈村宁次,就是十个冈村宁次,也别想在冀中平原上站稳脚跟。但是……我们现在的情况,你看到了。”

他指了指周围那些破旧的窝棚,指了指战士们身上衣衫褴缕的军装。

“我们缺人,缺枪,更缺物资。挖这么复杂的地道,需要多少人力?制造你说的那些新式地雷,需要多少钢铁和炸药?这些……我们从哪里来?”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骨感得令人心碎。

陈墨看着王成政委充满忧虑的眼睛,平静地笑了笑。

“政委,您说的这些困难,我都考虑到了。”

他从报告的最后一页,抽出了一份单独的材料,递了过去。

“这是我做的一个初步的材料和人力估算。您看挖地道我们不需要额外的钢铁,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规划。至于炸药,我们可以就地取材,用土法熬硝,制造黑火药。威力虽然小了点,但只要用量足够,一样能炸翻鬼子的汽车。”

“至于钢铁,”陈墨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平汉线、津浦线,每天有多少鬼子的火车在上面跑?扒他们一段铁轨,够我们造多少地雷?”

王成政委看着他,看着这个年轻人脸上那种不容置疑的自信和从容,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渐渐消散了。

他知道眼前这个人,不是在纸上谈兵,而是一个真正的、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王成政委重重地一拍大腿,从地上站了起来。

“好!”

他大声说道。

“陈墨同志!我代表二十二团,不,我代表整个冀中军区,谢谢你!你送来的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构想,还是我们冀中军民,在最黑暗的时期,坚持下去的希望和方向!”

他紧紧地握住陈墨的手,用力地摇晃着。

“我马上向军区总部汇报!我相信吕司令和程政委,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冀中军区的陈教员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替妹出嫁:冷面总裁的伪装男妻 道印炸灵域:万象珠杀穿蚀灵界 从生死簿开始修仙 古剑苍穹 大明执政官 小白的异界情缘 启禀王爷,国师她又在靠算卦苟命 HP之黑狗驯养手册 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 被师傅卖了买家要夺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