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培训(1 / 1)

第361章 培训

曹二闻言一愣,脱口问道:“带走?要带去哪儿?”

江瀚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自然是带离军中,本王另有安排。”

“对了,回去之后,立刻让人把这三十人的军籍文档送过来。”

“他们在军中的一切文书记录,也一并核销。”

“带离军中?核销文档?”

曹二听了这话,显得十分肉疼。

别看他刚才还把这些人骂得狗血淋头,但只那不过是些恨铁不成钢的气话。

实际上,这些尖兵都是他手心里的宝,是冲锋陷阵、撕开敌阵的依仗。

一次性被抽走三十多个,简直象是在他身上割肉。

曹二苦着脸,还试图争取争取:“王上,这些都是咱中军顶梁柱。”

“一下子抽走这么多,您就不怕架子垮了?”

“要不————您再给留点?”

江瀚瞥了他一眼,笑道:“少跟本王哭穷!”

“不是还给你留了七十多个尖兵吗?”

“我就不相信,带走了这么三十来人,你曹二就不会打仗了?”

“赶紧的,执行命令!”

说罢,他不再理会闷闷不乐的曹二,转头对着杨林等人挥了挥手:“你们,都跟本王走。”

江瀚把这三十多人兵丁,统统带回了先前那处僻静营地。

待众人列队站定,他便郑重地宣布道:“你们现在有三十六人,是历经层层选拔,通过所有考核的佼佼者。”

“之所以把你们单独调出来,并非是要并入选锋,而是另有重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惊疑面孔,缓缓解释道:“不久前,本王在军中新设立了一个部门,叫做探事局。”

“主要是为了探查京师、湖广、福建等地的情报。”

“因此,本王打算将你们培养成专职探子,将来为我汉军搜集各方情报,必要时执行特殊任务。”

听了这话,队列中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王上,是————是像明廷锦衣卫缇骑那样吗?”

“飞鱼服、绣春刀?”

江瀚闻言,摇了摇头:“非也。”

“更准确地说,应该象边军中的夜不收,但活动范围更远,潜伏更深。”

“你们应该很清楚,如今中原战火未熄,辽东强虏虎视,四川之外,局势波谲云诡。”

“汉军若要立于不败之地,进而逐鹿天下,绝不能做聋子、瞎子。”

“因此,本王需要一只专业的、精锐的探哨部队,深入龙潭虎穴获取情报。”

“之前的考核,就是为了把具备探哨潜质人遴选出来,仅此而已。

听了这话,众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看似古怪的考题,背后竟然还有如此深意。

只不过他们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通过考核,才算是具备了当探子的潜质。

为了打消众人的疑惑,江瀚只好耐心地解释道:“像夜不收这类的细作探哨,条件有多艰苦,处境有多危险,我就不用多说了。”

“不仅要勇武,更需机敏与耐心,缺一不可。”

“就拿刚刚观察营地一提来说,考验的正是记忆力、观察力以及推断能力。”

“而这些,就是一名合格探子最基础的素质。”

他详细剖析道:“比如最简单的,只要辨认出营地旗号,便能知道统兵将领是谁。”

“甚至用兵习惯、所属派系,都可从中窥得一二。”

“观察草料多寡,就能大致推断出该部人马数量、甚至他们可能停留的时长”

o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汇集起来就是极具价值的情报。”

在明代军中“草料”是个复合词,草是草,料是料,两者的用途有所不同。

“草”的是牲畜粗饲料,如稻草、麦秸、首蓿等,收割后晒干捆成“草束”,露天堆放或存入草料棚,是牲畜的日常主食。

而且草的用途还不止一种,军中引火、铺床、甚至用来构筑临时掩体都能用到。、

“料”特指给马、牛等牲畜补充营养的精饲料,料属于“细粮”,需单独存入粮仓或专用料房。

明代军制有明确标准,比如“一军约三千、配马八百匹,每日需草千束、料四十石”,一个合格的探子,只需远远观察草料堆的大小、便能大致估算出敌营兵力多寡、骑兵比例,乃至其后勤补给情况。

至此,众人才总算明白了江瀚的良苦用心。

见此情形,江瀚便对一旁的黑子招了招手,并向众人介绍道:“这位是方参将,也是探事局的主事。”

“从今日起,你们三十六人,便直接归他管辖、调遣。”

“所有培训事宜,均由他具体负责。”

而黑子也适时的站到了队列前方,抱拳道:“以后就靠弟兄们帮衬了。”

“同甘共苦,同甘共苦。”

江瀚见任务完成,总算是松了口气:“好了,今天天色也不早了,想必大家都累了,先回去休息吧。”

“给你们两天时间,回原营收拾好个人行囊。”

“记住了,此次调兵乃是军中机密,不得与任何人提及具体内容。”

“违令者定斩不赦!”

“两日后辰时,准时在此地集结,方参将会对你们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

众人闻言,齐齐抱拳应道:“谨遵王命!”

随后才纷纷解散,各自返回原部队收拾行装。

两天时间眨眼便到,三十六人无一缺席,准时在营地里集结了起来。

在官方名册上,他们的军籍已经被核销,只有在探事局的机要处才有备份。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再无退路。

培训将由黑子亲自主持,江瀚也会经常来指导工作。

首先进行的是基础科目的复训与强化。

虽然探子们将来会主要活动于城镇乡村,但江瀚始终认为,一个合格的探子必须掌握各种环境下的生存技能。

因此,观星辨向、野外生存、痕迹消除、长途隐蔽奔袭等技能都被列入了培训科目。

虽然这些大多都是草原上的夜不收才需要掌握的,但技多不压身嘛。

用江瀚的话来说,这些技能或许平时里用不上,但关键时刻,或许能救自己一命。

而对于杨林这帮从军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兵们来说,这些科目也并非什么难事,只需要系统性的梳理和强化训练即可。

培训的重点,则放在了情报专业技能上。

首先是密语传递,黑子给每人发了一本朱熹的《大学或问》作为统一的密码本。

按照江瀚的建议,他采用了一套简易而有效的编码方式,即采用“页—行一字”的顺序定位。

这个方法简单,力求能让学员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运用。

例如,需要传递“明日午时攻城”这条信息,首先就需要再密码本中找到映射的字:“明”字,假设位于第5页第3行第2字,那么编码就写成:5—3—2;

“日”字,位于第12页第1行第4字,那么编码就写成:12—1—4;

以此类推,整条信息最终都会转化成一串数字。

接收方收到密文后,拿出同样版本的《大学或问》,按照收到的数字符串,依次找到映射页、行、字,就能拼读出原始信息。

在培训间,黑子不厌其烦、反复地强调密码本的重要性,并要求他们反复练习,做到快速、准确编码译码。

紧接着是身份的伪装,这是潜入敌后的关键。

根据未来可能派往的方向,杨林等学员被分成了三组,进行针对性训练。

京师组:重点学习商行掌柜的礼仪谈吐、行为举止,比如迎客揖让、帐本记帐方式;

有时还会扮作走街串巷的货郎、雇工、小贩等,力求做到惟妙惟肖。

此外,学员们还要知道朝廷中枢的一些机构常识。

比如什么是内阁,六部有哪些职能、要做到能够准确识别官员补子图案与品级的映射关系。

不光要注意官员,民间也不能放过。

京师作为政治中心,消息来源肯定比其他地方更多,所以探子们需要学会在茶馆酒肆闲聊中,捕捉潜在的情报。

这可是个精细活,想让这些杀才学会那学文人摇扇、商贾算帐的模样,简直让黑子操碎了心。

刚开始时,一帮人就连行走坐卧都错漏百出,好好的书生走路,却硬生生走出了巡营查哨的架势。

惹得一旁观摩的江瀚连连摇头,又觉得好笑,只能亲自下场示范教学。

而派往福建的探子,不仅要懂商行事务,还需要熟悉舟船水性,学习基本的操帆、划桨知识,免得以后去了两眼一抹黑。

江瀚还指着他们能从沿海的船厂里,招募一些精通造船的工匠过来。

而湖广一带就比较麻烦了。

中原一带虽然现在战时稍歇,但义军和官军之间肯定不会就这么平息下来的o

虽然高迎祥身死,但张献忠可还在谷城磨刀霍霍呢。

因此,派去的探子将重点伪装成游方郎中。

他们需要学会战场急救、处理刀剑创伤、配制简单的金疮药等、也要掌握一套能应付盘问的话术。

同时,江汉还特别强调,最好以两到三人之间的小组配合,伪装成师徒、兄弟等,也好彼此打掩护。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七方空间 江户一番 抗战:带女神组横扫战场 反派:小跟班你要干嘛 凤倾天下从蛇灵逆党到女帝 盗墓世界短故事 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 失魂七年后叶家姑娘还魂了 婆婆逼竹马退婚,转身改嫁首辅 谍战:小特务的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