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承包新林地(1 / 1)

九月九号清晨,天刚蒙蒙亮,林逍就揣着一个崭新的牛皮纸信封出了门——里面装着卖野山参的汇款单,足足两万块。这钱是他开春在深山里挖到的老参,托县城药材行卖的,昨天刚收到汇款单,得去县城邮电局取了钱,再去老支书家谈承包林地的事。晓梅已经把早饭做好了,小米粥配着咸菜和白面馒头,放在灶台上温着,看见他要走,连忙追出来。

“哥,不多吃点再走?”晓梅递过一个油纸包着的馒头,“老支书刚从菜园回来,这会儿肯定在家。”林逍接过馒头,咬了一大口:“不了,取了钱就得赶紧去,早定下来早安心。我走了之后,你帮着沈歌照看一下养殖场,让王小宝他们多留意狍子圈的母狍,别出啥岔子。”

小雅抱着汤圆从屋里走出来,揉着眼睛说:“舅舅,你要去哪儿呀?”林逍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去老支书爷爷家谈事,小姨在家陪你玩,晚上给你带水果糖回来。”小雅点点头,搂着汤圆靠在门框上:“小姨,咱们去喂雪团好不好?”晓梅笑着应下,看着林逍的背影消失在巷口。

从农场到县城三十多里路,林逍骑着家里的永久牌自行车,土路坑洼,车轱辘碾过发出“咯噔咯噔”的响。赶到县城邮电局时刚开门,他递过汇款单,营业员核对信息后,哗哗点出两万块现金,用报纸包好塞进他带来的牛皮纸信封里。揣着沉甸甸的信封,林逍没多耽搁,又骑着车往农场赶——老支书一早要去菜园,得赶在他出门前找到人。

老支书林守业家的院门虚掩着,他正蹲在院子里收拾锄头,准备去菜园。看见林逍满头大汗地进来,连忙放下工具:“咋从县城回来?是参卖了好价钱?”林逍点点头,把信封往桌上一放:“托您吉言,卖了两万。今天来是想跟您和李场长商量,承包养殖场到山脚下那三百亩林地,散养松鸡野鸡。”话音刚落,院门外传来脚步声,李场长提着两瓶酒走进来——他是特意来跟老支书商量秋收的事,正好碰上。

“巧了,我正想跟老支书提这事儿。”林逍连忙说,“那片林地都是次生林,没成材树,我只圈地不砍树,还能给农场添五个岗位,优先招困难户。承包年限和价钱,您二位定。”林守业摸了摸下巴,和李场长对视一眼:“那片地荒着也是荒着,搞散养正好。你想包多少年?”“十年。”林逍干脆地说,“价钱您尽管开,我绝不还价。”

林守业摸了摸下巴,和李场长对视一眼:“那片地荒着也是荒着,搞散养正好能带动就业。按规矩次生林承包价一年三百,你是咱农场自己人,又肯优先招困难户,一年两百,十年两千块,你看行不?”林逍心里一喜,这比预想的还实惠,连忙点头:“行!多谢二位领导体恤!”

“都是为了农场发展,谈不上体恤。”林守业站起身,“合同我让会计下午送你家去,条款注明只能搭简易棚和围栏,不准破坏植被。”林逍当即从信封里数出两千块,用桌上的红纸包好递过去:“先把钱给您,我心里踏实。这事儿定了,我得赶紧去县城买围栏网,早准备早开工,招工的时候还得麻烦老支书用大喇叭喊一声。”李场长接过红纸包掂了掂:“放心,场部全力支持你,会计下午送合同的时候会跟你对接细节。”

林逍心里一喜,从信封里数出两千块,用桌上的红纸包好递过去:“多谢二位领导!这是十年的承包费,您点点。”李场长接过红纸包,掂了掂:“不用点,信得过你。合同我让会计下午送你家去,条款都按规矩来,注明只能搭建简易棚和围栏,不准破坏植被。”林逍连忙道谢:“我这就去县城买围栏网,回来就雇人弄石墙,到时候得麻烦老支书用大喇叭喊一声招工。”

从老支书家出来,林逍骑着自行车再次赶往县城——这次是买围栏网。他直接去了县特色饭店,找到采购经理老张,两人之前因狍子肉供应有过生意往来,老张人头熟路子广。看见林逍进来,老张连忙迎上来:“林逍兄弟,稀客啊!上次的狍子肉卖得火,正想找你再订点。”林逍递过一支烟:“张哥,今天是求你帮个忙,我要1600米15米高的塑料密目网搞养殖围栏,你认识塑料厂的人不?”

“密目网这东西紧俏,得要生产指标。”老张吸了口烟,想了想说,“我认识塑料厂的刘厂长,他们厂刚出了一批,我帮你问问。”说着就拉着林逍去了塑料厂,找到刘厂长说明情况。刘厂长听说要搞养殖,还能带动就业,当即拍板:“有货,1600米够数,但指标要走流程,得半个月才能提货。”

“密目网这东西紧俏,得要生产指标。”老张吸了口烟,想了想说,“我认识塑料厂的刘厂长,他们厂刚产出一批,我带你去试试。”两人当即赶往塑料厂,刘厂长听说林逍承包林地搞养殖能带动就业,当即拍板:“有货,1600米够数,但指标要走流程,得半个月才能提货。”林逍连忙问:“多少钱一米?我先付定金。”刘厂长说:“批发价八块一米,1600米一万两千八百块,先付一半定金,提货时结清尾款。”林逍从信封里数出六千四百块递过去,刘厂长开了收据:“货到了我让老张通知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塑料厂出来,林逍又去五金店买了铁丝、铁钉和铁锹,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往农场赶。回到家时刚过中午,沈歌和晓梅正在院子里翻晒草料,看见他回来,沈歌连忙迎上去:“成了?”林逍举了举手里的收据:“妥了!十年承包期一年两百,密目网也订好了,半个月后提货。”

晓梅端来凉好的开水:“哥,光靠密目网怕是不结实。”“我早想好了。”林逍喝了口水,领着两人往林地走,“养殖场有引水渠穿过,浇水直接从渠里挑,省得找水源。咱们利用现有狍子场和野兔场的两侧当围挡,只围三面大概1600米。先砌50厘米高的石墙防野兽钻,用黄泥拌石灰砌,结实耐用;里面再栽花椒树和黄刺玫当天然围墙,这两种树带刺,还能收花椒。”

三人站在林地边,林逍指着范围说:“从狍子场东侧到山脚下,再绕到野兔场北侧,这三面要砌石墙。花椒树要400棵,黄刺玫500棵,都要两米高左右的,但野生树不好挖,得让村民去山上找,三毛钱一棵收。这树挖着费劲儿,一家人一天能挖七八棵就不错了,今天先不栽树,集中雇人搬石头、和黄泥石灰砌墙。”沈歌点头:“山上野生的多,但得跟老支书说清楚,只挖杂树不碰成材树。”

“我早就想好了。”林逍放下自行车,领着两人往承包的林地走去,“这片林地紧挨养殖场,正好有引水渠从养殖场穿过,浇水直接从渠里挑,省得找水源。咱们利用现有狍子场和野兔场的两侧当围挡,只围三面就行,大概1600米长。先修50厘米高的石砌围挡防野兽钻,用黄泥拌石灰砌,结实耐用;里面再栽花椒树和黄刺玫当天然围墙,这两种树带刺,还能收花椒。”

三人走到林地边,林逍指着范围说:“从狍子场东侧到山脚下,再绕到野兔场北侧,这三面要砌石墙。花椒树要400棵,黄刺玫500棵,都要两米高左右的,但这树不好挖,得去山上找野生的,三毛钱一棵收。不过挖起来费劲儿,一家人一天能挖七八棵就不错了,今天先不栽树,雇人先搬石头、和黄泥石灰砌墙。”

“山上野生的不少,但挖着费劲,还得带土球才活。”沈歌说,“用大喇叭通知的时候得说清楚,挖树要带三十厘米见方的土球,不然成活率低。”林逍点点头:“我跟老支书说的时候会强调,今天先让大家集中精力砌墙,树慢慢收,不急。”

吃过午饭,林逍直接去了老支书家。林守业正在院子里晒玉米,看见他过来,连忙擦了擦手:“要喊人了?”林逍点点头:“麻烦您跟大家说,收购山上野生花椒树、黄刺玫树,两米高左右,带三十厘米土球,三毛钱一棵,傍晚送到养殖场验收给钱;今天先雇人搬石头、和黄泥石灰砌墙,壮劳力优先,两块钱一天,不管饭,现在就到林地集合!”

“好嘞!”林守业走到院外大喇叭底下,拿起话筒“喂喂”试了两声,粗哑的声音传遍农场:“各位村民注意了!林逍承包养殖场到山脚下三百亩林地搞散养!收山上野生花椒树、黄刺玫树,两米高带三十厘米土球,三毛钱一棵,傍晚送养殖场验收给钱!今天雇壮劳力搬石头、砌石墙,两块钱一天,不管饭,现在就去林地集合!挖树注意带土球,不准砍成材树!重复一遍……”

大喇叭刚停,林逍就往林地赶,没一会儿,二十多个壮劳力就扛着锄头、扁担赶来了。林二叔扛着撬棍走在前面:“林逍,石头往哪儿搬?我知道山脚下有片乱石岗,石头平整正好砌墙。”虎子也来了,还带了三个后生:“哥,砌墙的活交给我,我盖房时学过,保证结实!”

“二叔辛苦,你带五个人去山脚下搬石头,挑三十到五十斤的,太大搬不动,太小不结实。”林逍分工道,“虎子带十个人砌墙,先挖二十厘米深的沟当墙基;剩下的人跟我和黄泥石灰,比例按三黄土一石灰来,水别太多,能攥成团不散就行!”众人齐声应下,各自拿上工具忙活起来,林逍特意让人在引水渠边搭了个简易台子和泥,方便取水。

沈歌和晓梅也来了,两人提着水壶给大家送水,还带来了林母烙的玉米面饼,让大家歇着的时候垫垫肚子。“逍哥,和泥的比例对不对?”晓梅蹲在旁边看了看,“我爸以前砌墙,说黄土要过筛,不然有小石子不结实。”林逍一拍脑袋:“多亏你提醒,让两个人把黄土筛一下,去除石子草根。”

太阳升到头顶时,墙基已经挖好了,林二叔带人搬回了两堆石头,大小均匀,表面平整。虎子正指挥着大家砌墙,先把大石块铺在墙基底部,用小石子填缝,再抹上黄泥石灰浆,每砌一层就用木槌砸实。“虎子哥,这墙要砌多宽?”有后生问。虎子蹲下身比划:“底部宽四十厘米,顶部收窄到三十厘米,这样稳当!”

中午休息时,大家坐在引水渠边的树荫下,啃着玉米面饼,喝着凉水解渴。林逍给每个人发了根烟:“大家辛苦,下午天热,咱们三点再开工,避开日头最毒的时候。挖树的乡亲们也注意,山上树多,找根系发达的挖,带好土球,傍晚我在养殖场验收,当场给钱。”

下午三点开工后,大家干劲更足了。林逍来回巡查,看虎子砌的墙直不直,时不时用木棍比划一下;和泥的几个人嫌手慢,干脆脱了鞋踩泥,黄泥溅得满腿都是,却没人在意。沈歌和晓梅则在林地边缘插石灰桩,标记石墙的走向,避免砌歪。“逍哥,这石灰桩插得直不直?”沈歌朝他喊,林逍眯着眼看了看:“再往左挪五寸,跟前面的桩对齐!”

夕阳西斜时,林二叔带人最后一趟搬石头回来,大家才停下手里的活。虎子拍了拍手上的泥:“哥,今天砌了五十多米墙,墙基都砸实了,等干透了再往上砌,保证不会塌。”林逍走过去踹了踹墙根,结实稳固,满意地点点头:“好样的!大家收拾工具,去养殖场领工资,顺便验收挖来的树。”

回到养殖场时,门口已经站了七八户村民,每户都用扁担挑着两三棵树,树根裹着厚实的土球,用草绳捆着。林二叔家来的人多,挑了七棵,是今天最多的一家。“林逍,你看看这树行不行?”林二叔放下扁担,擦了擦汗,“都是西坡挖的,向阳长得旺,土球也够大。”林逍用尺子量了量树高,都在两米以上,土球也达标,连忙点头:“行!都合格,晓梅记账,沈歌给钱!”

晓梅拿着本子,每验收一户就记下姓名和数量,沈歌则从信封里数钱,三毛钱一棵,一户户结算。“王婶,您这三棵黄刺玫都合格,九毛钱。”沈歌递过钱,王婶笑得合不拢嘴:“明天我让我家老头子也去挖,争取多挖几棵。”林逍提醒道:“挖的时候小心点,别摔着,土球千万别散了,散了就活不了了。”

给村民结完账,林逍又给砌墙的壮劳力发工资,每人两块钱,当场结清。林二叔接过钱:“林逍,明天我带几个人去山后搬石头,那里的石头更平整,还近。”虎子也说:“我明天早点来,先把今天砌的墙浇点水养护一下,再接着砌。”林逍点点头:“好,明天还是三点开工,避开中午的热头。收来的树先放在养殖场角落,浇点引水渠的水,别让土球干了。”

村民们走后,林逍和沈歌、晓梅一起把收来的二十多棵树搬到养殖场的阴凉角落,从引水渠里挑水小心浇了一遍——土球不能浇太透,免得运输时散架。晓梅擦了擦汗:“今天收的树不算多,但都够标准,照这速度一个月能收齐。砌墙进度倒不错,五十多米墙基打得扎实,估计二十天能把三面墙砌完,正好赶上密目网到货。”

回到家时,林母已经做好了晚饭,炖狍子肉、炒土豆丝、凉拌野菜,还有一锅玉米糊糊。林父坐在桌边抽着烟:“我下午去林地看了,墙砌得挺规整,虎子这小子手艺不错。山脚下的乱石岗够搬的,不用去深山里找石头。”林逍舀了碗糊糊:“明天让二叔他们去山后搬,更近更省力。挖树的乡亲们也得嘱咐着点,别去东坡,那里有几棵老橡树要保护。”

“我明天去养殖场帮忙,给收来的树浇水,再把土球松松,别闷坏了根。”林母说,“晓梅和沈歌负责验收记账,也轻快些。”晓梅点点头:“我今天看了,有几棵树的土球有点松,明天得跟乡亲们再强调一遍,土球要扎紧草绳。”

吃完饭,林逍坐在院子里乘凉,沈歌端来一碗凉茶水。月光洒在院墙上,远处传来引水渠的潺潺流水声,偶尔夹杂几声狗吠。“逍哥,今天虽说累,但干得踏实。等石墙砌好、密目网拉起来,就能进松鸡和野鸡毛种了。”沈歌靠在门框上,轻声说。林逍喝了口茶:“等国庆咱们结婚后,就去县城挑优质毛种,争取年底出栏一批,卖了钱先给你买块上海牌手表。”

雪团蹲在院子角落舔着爪子,黑子和青芽依偎在干草堆里——青芽的肚子越来越大,黑子始终警惕地守在旁边;汤圆蜷在小雅脚边,打着均匀的小呼噜。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你一修仙者还高考,这不欺负人吗 觉醒山河命盘,我的异能是玩梗 废城,有镖人 股市弄潮:退役军人的京城岁月 原罪者之血 玄学郡主太凶残,短命王爷不经吓 重生星际,她靠3S异能倒反天罡 都市之我主沉浮 听懂动物心声,我带汪汪队成警局红人 都市重生之仙尊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