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眠眠神色微滞,心中若有所悟,顾卿卿则是气鼓鼓的看着他,伸手将他手中的木棍打在地上。
李飞也没在意,继续道:“你要是没有成为剑修,也不必专心于此,可与许岩一般,剑意为辅,真正放在心上的,却是水系功法。”
顾眠眠的眼中出现一抹疑惑之色,询问道:“许前辈的大河剑意感悟极深,与李前辈似乎并无不同?”
李飞摇摇头道:“师尊曾说过,能被称为剑修的只是极少数人,大部分都只是用剑的修士而已,比如许岩,就算没有用剑,他的大河意境也能施展。”
“而我若是不用剑法,实力则会大打折扣,眠眠,是否要走上剑之一道,你还要仔细斟酌。”
顾眠眠恭敬行礼,道:“多谢李前辈解惑。”
说罢,她自去屋中打坐冥想。
顾卿卿背着小手,笑意吟吟道:“今天去做些什么?”
李飞沉吟片刻后,摇头道:“今日无事,修行要紧。”
顾卿卿撇了撇嘴,便要出门,然而刚走到院门口时,天际忽然出现一抹白色流光,瞬息便飞至李飞眼前。
白芷衣袂飘飘,踏剑而立,脚尖轻轻一点,便落入院中,长剑则是被她收入储物袋中消失不见。
“师姐?”
李飞轻声询问道,按理来说云水秘境刚刚过去不久,师兄师姐正在消化秘境中寻得的机缘才对,怎么有空到水云村来?
白芷神色淡然,右手握住一缕土黄色光芒,缓缓张开之后,露出一道古朴的符箓来。
“这是……”
“这是一枚遁符,与金刚符箓不同,并无任何防守功能,遇到危机时,需要你提前触发,可令你短暂御空,速度接近灵门境中期。”
白芷淡淡道:“只不过这遁符是我在一处机缘之地所得,距离制作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不知多久,维持效果无法太过具体,最短一刻钟,最长也可能一个时辰,需要你自己把握。”
李飞微微沉默,良久才道:“师姐寻此遁符,必然历经艰险,留于防身即可,张前辈乃是蕴神境修士,与他同行,并无太大危险。”
“拿着吧。”
白芷随手甩出,遁符化为黄色流光被李飞接住。
“这遁符是我淬体境圆满时寻得,当时确实是我的底牌之一,可如今我修为已至灵门境中期,它对我已无意义。”
说罢,她顿了顿,又道:“出门在外,需事事小心,我未在送行时将遁符给你,也是怕人多眼杂,毕竟……”
李飞忽然伸出手指,微微示意,于是白芷闭口不言,转身便要离去。
“多谢师姐。”
李飞客气行礼道,白芷背对着他点点头,唤出飞剑消失在天际。
李飞心中一股暖流浮现,白芷面冷心热,做事雷厉风行之极,来去不足一刻钟,便将如此珍贵的遁符相赠,与上次救他性命的金刚符箓相差无几。
再低头时,却见顾卿卿一脸不满的看着他,刚刚二人分明是有话要说,可却顾及她的存在,又止住了,这不是看不起人嘛!
“哼。”
看见李飞脸上温和的笑意,顾卿卿轻哼一声,抬脚便出了门,只留对方一人在院中。
在悠闲平静的日子里,一月时间很快过去,转眼便到了去往剑宫之时。
“吱呀!”
在一个寻常的清晨,李飞缓缓推开屋门,神色淡然的走进院中,身上气息平和无比,显然已将淬体境后期的修为稳固不少。
这段时间来,他并没有再感悟青龙九转,反而是将稳固修为之外的时间用在了七重剑式之上,毕竟七重剑式乃是张随风亲自所创,于剑宫中广泛修行,若有机会施展,不似青龙九转那般惹人注意。
“咻!”
云鹭脚踏青虹,从湖泊对岸飞来,待看见李飞后,轻笑道:“准备好了?”
李飞点点头,几缕感知触及到云鹭身侧时,却被缓缓拉扯,若不是他及时收回,恐怕已被对方自然散发的气息搅的粉碎。
“师兄,你推开第四道灵门了?”
“哈哈哈哈哈哈!”
云鹭哈哈大笑道,有些感慨道:“卡在此处数年之久,终于在年过四十时,成功迈了过去。”
说罢,他冲李飞挤了挤眼睛道:“与此相比,你师姐和你东方师兄可比我大了好几岁,现在还在第四道灵门前徘徊,短时间内是没有推开的希望了。”
李飞生受白芷一道遁符,自然不会再与他同流合污,缓缓摇头道:“师兄此言差矣,一时快慢转瞬即逝,锲而不舍方能超脱,修行一途,还需循序渐进为好。”
云鹭闻言愣住,有些狐疑的打量着李飞,后者面不改色,一脸诚恳。
就在这时,顾卿卿从屋里伸着懒腰走了出来,眼角瞥见了云鹭,随意道:“哟,又来个送礼的。”
“又?”
云鹭将这个字咀嚼片刻,似乎明白了什么,轻咳两声道:“师弟啊,修行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更是其中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磨练心智,奋力向前,才能抓住天道下的一线生机!”
“想要少走弯路,期盼他人相助,这种想法可要不得!”
李飞微微点头道:“师兄说的是。”
顾卿卿则是有些鄙夷,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云鹭依然捕捉到了她的意思,脸色顿时有些微红。
自己一穷二白的,有点资源全砸在这次突破上了,不向东方青和白芷伸手借灵石就阿弥陀佛了,哪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给李飞。
“咦?”
一念至此,云鹭忽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没有实用价值,但是情绪价值却拉满的东西!
在二人各色的目光中,云鹭伸手在储物袋上拂过,一件光晕流转的道袍顿时浮现而出,被他抓在手中。
见李飞有些呆滞,云鹭笑意吟吟道:“师弟啊,今日你去往剑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此道袍为师兄心爱之物,日夜伴随吾身,如今相赠于你,见道袍如师兄亲临,也可聊解思乡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