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哭了 我们笑着。”
“我们抬头望天空。”
“星星还亮着几颗。”
画风猛然间一变,从激情四射到温婉动人,让孙梦然有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感觉。
真的,孙梦然很想知道李辰穿上古装是什么模样,会不会惊艳全场?
默默的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找个机会忽悠着小男人穿次古装,一定会很惊艳。
“我们唱着 时间的歌。”
“才懂得相互拥抱。”
“到底是为了什么。”
孙梦然正在幻想着李辰穿上古装的情形时,突然看到李辰正看向他,面带微笑。
“因为我刚好遇见你。”
“留下足迹才美丽。”
“风吹花落泪如雨。”
“因为不想分离。”
好好听!
好帅!
这是孙梦然此刻的想法。
仔细看,孙梦然似乎有点犯花痴,虽然就只是那么一瞬间。
“因为刚好遇见你。”
“留下十年的期许。”
“如果再相遇。”
“我想我会记得你。”
一遍录完,李辰停下来休息。
孙梦然赶紧递上保温杯:“老公,喝点热水,别太累了。”
“干嘛这么看着我,我脸上有花?”李辰握着孙梦然的手问道。
“没有花,就是感觉你好帅。”孙梦然娇羞的说道。
“是吗?如果再配上一些舞蹈动作,跳着跳着突然把上衣脱掉,露出结实的胸肌和腹肌,你觉得炸裂不?”李辰笑着坐下来,揽着孙梦然的小蛮腰。
“不行!”孙梦然瞪着李辰,嘴巴鼓的跟个河豚似的。
“为什么不行?”李辰一脸疑惑。
“在公众场合裸露身体是不文明的行为。”孙梦然吭吭哧哧说了个理由。
自己的男人,哪能让其他人看呢?
尤其是李辰的那些女粉丝,一个个天天嚷着“哥哥,哥哥”的。
“吃醋了?”李辰在孙梦然的耳边悄声问道。
“是又怎么样!”孙梦然拧了一下李辰的腰窝。
“没事儿。”
李辰喝了几口水,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再次走进录音间。
录完《刚好遇见你》没有再停歇,接下来录制《我是一只小小鸟》。
原时空,这首歌是赵传的代表作,一个声音远超外形的明星。
这首歌同样是一首经典的励志歌曲,李辰一直非常喜欢。
音乐响起,那熟悉的旋律让他仿佛回到了最初追逐音乐梦想的时光。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
“想要飞 却怎么样也飞不高。”
“也许有一天我栖上了枝头。”
“却成为猎人的目标。”
“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
“从此无依无靠。”
画风又变了,在孙梦然看来,此刻李辰就像是一只小小小鸟,无依无靠。
不由得想起了李辰毕业后那彷徨无助的那三年,一千个日日夜夜,真不知道李辰是怎么扛过来的?
女人嘛!
当她的心里装着这个男人的时候,就会对这个男人遭遇的不幸感到怜悯,激发母爱。
当她的心里没有这个男人的时候,这个男人所遭遇的一切都不会引起她内心的一丝波澜,甚至还觉得那都是活该。
孙梦然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李辰,内心更加坚定了要好好跟李辰过一辈子的信念。
自己的男人,自己宠!
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打磨,《我是一只小小鸟》终于录制完成。当李辰走出录音间时,虽然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和满足的光芒。
孙梦然走上前挽着李辰的胳膊:“老公,你太棒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嘿嘿,我也为你感到骄傲。”李辰笑着点点头。
晚上睡觉时,孙梦然靠在李辰的怀里,紧紧的搂着李辰。
“怎么了?”李辰关心道。
“没什么,就想这样抱着你,抱一辈子。”孙梦然摇摇头。
“一辈子不够,下辈子我们还做夫妻。”李辰笑了笑,嗅着佳人的体香,两个人相拥而眠。
虽然没有做什么爱做的事情,但是俩人却感觉彼此的心离得很近很近。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李辰和孙梦然继续前往录音棚录歌。
今天,李辰准备录四首歌,分别是《庐州月》《依然爱你》《还有我》和《起风了》。
稍事休息后,李辰戴上耳机准备录歌了。
先录制《庐州月》,这首歌充满了古典韵味,旋律悠扬,歌词如诗如画。
李辰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让自己沉浸在歌曲所营造的意境中。
随着悠扬的古筝旋律响起,李辰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温柔与惆怅,他轻声唱道: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灯下闲读 红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原时空,许嵩的歌都是以歌词优美、充满文艺气息着称,李辰对于许嵩的歌也是非常推崇。
“三月 一路烟霞 莺飞草长。”
“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
“一缕青丝一生珍藏。”
好听!
这是孙梦然的第一感觉,昨天她看过歌词,就觉得歌词很优美,今天一听果然如此。
然而,李辰唱了几句后并不是很满意。他觉得自己在某些发音和情感的把握上还不够到位。
李辰站在那琢磨了一阵再次戴上耳机,他开始回忆起一些古代诗词的意境,想象着自己置身于庐州的月光下,感受着那份宁静与悠远。
当音乐再次响起,李辰的歌声仿佛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古老的时光中流淌出来的。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月也摇晃 人也彷徨。”
“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这次李辰的声音婉转悠扬,将歌曲中的情感完美地诠释出来。
“庐州月光 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一遍录制结束后,李辰仔细听了两遍,情感和发音都处理得很细腻。不过在‘只道是寻常’这句的尾音上,还可以再拖长一点,更有韵味。”
李辰又重新录制了这两句,经过几次调整,《庐州月》终于顺利录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