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兽灵智不高,本就靠着血脉、等级形成分明的阶级,下位妖兽基本上不敢对上位妖兽龇牙!
尤其是虫类妖兽,灵蜂、灵蚁这些族群。只要控制了母虫,基本上都可以控制整个族群。
现在难度倒是不在控虫秘术了,而是如何找到灵虫。
相比较其他妖兽,捕获灵虫的机会更少。
尤其是像灵峰、灵蚁这种群居的妖虫!
一来碰到这些妖虫,一般练气修士根本对付不了,二来就算获得了虫卵,但大多数都是兵蚁这类的卵为主。
就算逆天获得了虫后的卵,但散修基本上第一时间就是卖给各大商行或者大势力。基本上不会出现在市面上。
徐尘仙倒是不是非常担心,实在不行,他也可以尝试自己培养出一只虫母。
只是花费的时间可能有点长。
“现在我也只剩下时间了!”徐尘仙再次无力吐槽了一句。
马上他重新输入新的关键字:控虫、群控、价格从低到高!
这一次出现的法术就多了许多,虫印、血魂术、灵虫御法、千蛊术等等!
不过这些法术都比较一般,只能稍微控制灵虫,做一些简单的攻防动作等。
因为妖虫比肩同阶妖兽灵智差太多,而且大多数修士都追求数量,而不需要精准掌握,这些法术都能满足。
只不过徐尘仙却不一样,融合了灵种以后,妖虫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谁也不知道,他当然希望控虫之法要更加的牢固。
且能够更加细致的跟其沟通,这也能够让他更加详细的掌握住灵种的特性,对以后自己融合灵种有更好的规划。
当然后面也有更加好的选择,但是还是那个道理他买不起,或者修炼不起。
比如最佳选择:虫囊。炼化空鼓蟾的胃囊,在体内开辟出一个空间,将灵虫放入其中喂养,只要是在里面孵化的灵虫,都会沾染上宿主的气息,天生亲和宿主。
虽不能完全掌控,但只要不是让其送死,基本也不会背叛。
后续只要再对其中重要的几只再多祭炼几遍,就能完美的控制,而且后续祭炼因为其本身沾染修士气息,也更为容易,代价更小。
其他的像虫心通灵术、虫魄控魂法等,看的徐尘仙非常眼馋。
最后挑挑拣拣,选了牵丝咒,可以控制虫母和几只强大的兵虫,但控制数量并不多,严重依靠灵识强度。
起步就要练气中期,修炼出灵识才行,且练气中期灵识最多控制六只。
而徐尘仙可以通过不进入凌虚塔来锻炼灵识,虽然每次提升都不多,但积少成多也能增强不少。每天反正修炼次数有限,空馀时间足够他来刷经验了,其他散修知道了得嫉妒成什么样!
他也想试试金手指的极限在哪里!
这千丝咒算是比较接地气的,只需要二十灵石。徐尘仙现在勉强负担的起。
选好法术,徐尘仙也没有急着离开,难得来一次万法阁,就这么走了也太可惜了,他开始慢慢浏览起其他法术和功法,甚至还有一些修真百艺的传承他也初略的瞄了一眼。
在万法阁滞留的时间是跟购买的传承的价格挂钩的,不然所有散修都来卡bug,万法阁还不得挤爆。
那一篇篇对功法的介绍,对于所有的散修来说都是一份难得的积累,能够给其修炼之路减少一些无形的障碍。
二十块灵石的交易额,能够给徐尘仙二十个时辰的浏览时间,而且这个时间不用一次性就用完。
只要在万法阁做过交易,都会在万法阁留下记录,这浏览时间就象是前世的积分一样,什么时候都能用,当然前提是你用了真实身份,或者下次来还是这个身份。
万法阁也知道修炼功法这一块是每一个修士最重要的隐私之一,所以在身份认证上也是模糊化处理,这一点可谓是相当人性化。
当然这里面具体情况就只有万法阁或者九岳盟高层才能知道了。
又在万法阁泡了一个多时辰,徐尘仙也没有再过多停留,一来是手里没钱了,二来是自己的积累太少,再耗下去也不会有太多收获,还平白浪费时间。
略微有些心疼的从储物袋里,将二十块灵石取出放到台上,一阵白光过后,只留下一枚青色玉简放在其上。
当徐尘仙拿起玉简时,手心突然传来一阵刺痛。
其眉头皱了一下便若无其事的将玉简收入储物袋中。
刚刚那是万法阁设在玉简上的血契,为的是防止其他人将传承散播出去。
不过要是为家族获取的,也可以交一笔巨款,进行买断。
从万法阁出来,徐尘仙没有心情再乱逛,直接朝着山上而去。一路上也没有遇到熟人,就跟个小透明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徐尘仙一边等着凌虚塔内道种凝聚,一边则在每天傍晚山上人少的时候,将法术禁制打开。
为的就是吸引来那些半妖。
让他郁闷的是,本来以为手到擒来的事情,却遇到了麻烦,那些半妖不止速度快,还有些机智。
而他也忘了,这一年虽然种植法术肝的不错,但是其他攻伐类法术可是没怎么修炼,光靠小成的缠绕术对付小型的半妖还是有些不足的。
一时间被那些半妖给弄得灰头土脸,尤其是这里面以各种雀类半妖最多,身形小,速度又快。
要不是这灵枣树还没开始挂果,他可能收成又要受损。
偶尔有人看到徐尘仙在驱赶半妖,一个个也是异样的眼光看来,不知道其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后来索性他便把这每晚一个时辰当做了练习法术的机会。火球术到底是纯攻击类法术,而且为了防止灵枣树受损,他也不敢过多施展,并不适合捉妖。
所以徐尘仙又开始学习起了风缚术、寒冰术这些偏控制的法术。
现在学自然太晚了,主要是还没有遇到一只让徐尘仙满意的虫类或者其他半妖,他手上还有几道符录,到时候正好用上。
其他人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虽然不理解,但是尊重!
毕竟每个人的路,都要自己走,散修们自己的日子都还没过好呢,又有多少精力来管别人呢?
只不过是,在茶馀饭后又多了一个话题而已,把徐尘仙的故事讲给身边人听,要牢记这个教训。
对子女的教育更是多上了一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