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摆了摆手。
哪里是他的才智,不过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看过世界罢了。
“你既然知道了,便找个机会去献计吧。”
他都跟人把事情剖开讲的这么详细了。
要是还不能成,只能说时也命也。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
今天吸收的信息太大,让他脑子都快缓不过来了。
“既然要开海,先生觉得先从哪里出发为好?”
马兴眼珠子转了转。
难得有个好机会,那肯定得用上啊!
“我听闻南方有一个岛,唤作琉球,上面金银遍地,民众都未开化,要是能够打下这个地方,作为一个中转粮仓,岂不乐哉?”
朱元璋站起身来。
在原地不停的转圈圈。
中转粮仓,金银遍地!
民众尚未开化。
那不就是他们大明的地盘吗?
打!
必须打!
“爷爷,喝茶。”
马英续上了茶水。
口干舌燥的两人飞快咕咚完一壶茶,总算觉得好了些。
朱元璋轻叹一口气。
“先生,你若入仕,必能拜相。”
“不不不,我可不行。”
马兴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
就他这个水平,想要干下那群从千万人里杀出来的尖子生?
不可能的!
如今他能够依仗的,更多的是阅历。
他见过后世繁华模样,也知道大明败落缘故。
所以才能这么洒脱的跟眼前人议论朝事。
朱元璋知道事情不可操之过急。
因此也不再提起。
终于等到两人聊完的马英则是屁颠颠凑了过来。
“哥,野葡萄熟了。”
马兴看了一眼天色。
中午的暑热已经过去。
正好能去摘点葡萄下来缓缓口味。
“去拿篮子。”
朱元璋嘴角噙着笑。
几人往外走时,恰好碰到一个半大孩子冲了过来。
孩子穿着邋遢,鞋子都断了半只。
“敢问马先生可在?”
马兴咳嗽一下。
“我就是,请问你是?”
孩子飞快的往马兴怀里丢下一个信封,转头便跑。
马兴看了一眼信封,又看了一眼仓皇跑走的孩子,心中莫名。
不过他还是很快拆开了信封。
纸上只有一句话。
“凡请诸君七日后来城中义诊。”
信封的开头。
则是书“告马兴书”。
至于落款,毫无疑问,正是百医堂。
马兴随手将书信递给马英。
哪想到他的反应倒是极大。
“他们真是哪里来的脸面!”
“哥,咱们不去!”
没道理人喊他们去自己就去。
况且这是百医堂发起的义诊,就算是马兴过去了。
名声不还是白白分给了人家?
说不定去了要被人为难。
总的来说,好处是一点没有,坏处倒是一大把!
朱元璋有些好奇。
等看完书信内容后,摇了摇头。
“看来这是一场专门为你设下的鸿门宴啊!”
马兴嗤笑一声。
鸿门宴?
就百医堂那些人,还不至于被这么夸赞。
只从近些日子百医堂行事便能够看出来。
对方将脑子都用在了钻营上面,哪里能够分出时间去精进医术?
要真是鸿门宴,估计也没有多大的含金量。
可就在这时,朱元璋却是提醒道。
“看来百医堂这次是动了真格。”
“他们里面可出了不少御医。”
听到御医名号,马兴沉默了。
他就半吊子的水平。
对付一群没啥含金量的还可以。
但要是对上御医的话
马兴觉得自己估计不太行。
“哥,那咱还去吗?”
马英眨了两下眼睛。
马兴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
“去,怎么不去?”
“他们就算设的是鸿门宴,那我也得过去瞧一瞧!”
朱元璋是踩着月色回的宫。
千秋殿内。
马皇后帮他除去外袍。
“怎么今天这么久?”
朱元璋神色中透着疲惫。
“那马兴是个人才,同他多聊了两句。”
马皇后觉得有些新奇。
“还能有人才遗落民间?看来他是有几分本事了。”
朱元璋笑着拍了拍马皇后的手。
下一秒。
“毛骧!”
不多时。
“在!”
“去查一下,马兴的师傅是什么身份。”
马兴现在所学皆来自其师傅。
那么老道士的身份,就至关重要了。
朱元璋有生之年从未见过这等难缠角色。
此刻他只庆幸对方是友非敌。
若是时间再倒退回去十五年。
老道士指不定就会成为他路上的最大障碍!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说出来。
这一切都只是他的猜想罢了。
另一边。
道观内从新归于平静。
床上。
马英声音中带着几分期待。
“哥,我可以跟着你学知识吗?”
马兴被气笑了。
“我什么时候没有教导你了?”
马英枕着小脸,想了想。
“哥知道的东西比我多多了。”
“而且我也想像哥一样,日后治病救人,以及”
马英想起了下午朱元璋听到马兴那一番话后激动兴奋的场面。
马兴没好气的敲了个爆栗过去。
“那你现在还不好好打基础?”
“走路都没学会呢,就想先试试?”
马英有些不好意思。
“我只是,想为哥你分担一些。”
马兴长叹一口气。
“我教你的就是最基础的,你想学更高深的,基础就得先打好。”
马英心思细腻。
白天的事,总归还是入了他的心。
“行了,早些睡吧。”
秦王府。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
坐在亭中的女子满眼淡然。
直到侍女默不作声递过来一封信件。
“王妃,密函。”
依靠在桌边的女子偏过头,露出饱满的额头及锋利的眉眼。
很快,她抬起了手。
纤细的手指提起信封。
不多时,信件便展开于手中。
待到看完信件之后,她的眉头瞬间收紧。
但是很快,又迅速展开来。
“有趣!”
“这皇城中的水,倒是越来越浑了。”
信件轻飘飘的被拿到烛火之上。
须臾间便化为了一阵飞灰。
只是细看下,秦王妃脸上的神色反而愈发冷了。
“让底下的人去探探,看看那道观中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皇长孙!”
侍女心中一凛。
“是!”
随着侍女走远,亭中立刻归于平静。
女人的眉眼在烛火下摇曳起来,隐约能窥见几分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