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你哥哥还没有回来吗?”
陈军看到又是许笑去参加大会,不由的问道。
许大茂出去已经两三天了,这次比以往时间都长了一点。
许笑点点头,“军哥,还没有,昨天有人带话说还得两天,这次跑了三个公社。”
陈军点头,三个公社旅途选的话,确实要时间久一点,几个人到了中院,直接去了何大清家里,见门开着,何雨柱直接走了进去。
“陈姨,吃了没有?”
何雨柱看到陈雪茹坐在桌子边上喝着茶,率先打着招呼。
陈军和许笑,大毛跟在后面,也热情打着招呼。
陈雪茹看到四个人也热情的站了起来,朝着许笑招招手,“笑笑,来姨姨这里。”
许笑跑了过去,抱着陈雪茹,甜甜的喊了一声。
“陈姨,今天院里开大会,你要不要也看看。”
何雨柱问了一句,然后走过去,准备拿椅子。
闻言,陈雪茹笑着点点头,“可以,我还没有经历过这种院子里的大会呢。”
听到肯定的回答,何雨柱搬了两张凳子,陈军也搬了一张出去。
就在何大清门口坐着,看着院里的人渐渐来了,大家也就热闹的讨论起来。
王主任准时的出场,看到院里的人,也不知道有没有到齐,拍了拍手。
“大家,安静一下,老易,老刘,老阎,看看各自的院子还有谁没有来。”
三位大爷站出来看了看,都点点头,表示到齐了。
王主任点头,直接开口,“今天过来,只有一件事,今年很多省份有馀干旱,所以粮食就欠收了,所以大家的定量需要减一部分。”
这话一出,院里众人顿时就讨论了一起来,陈军也被惊到了,只知道原来是60年才有的事情,
现在59年就已经开始了。
有人出口问道,“主任,那要减多少啊。”
“每人每月减两斤。”王主任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口。
陈军换算了一下,自已要减到28斤左右,陈玲要减到24斤左右,像陈雪茹这种,直接减到了20
斤左右,本身普通居民只有23斤不到,现在公私合营,陈雪茹拿派息,也不算工人,只能按普通居民算。
院里最慌的属于贾东旭家了,贾张氏赶紧出口问道。
“主任,本来我们家粮食就不够吃,就靠东旭的30斤粮食,现在再减到两斤,那我们家每个月一个人连五斤粮食都不到,你让我们怎么活?”
王主任看着出声的贾张氏,脸色有点不悦。
“贾张氏,53年普查户口的时候,我是不是劝过你和秦淮茹都把户口转到城里来?你当时怎么说的,你说,你和秦淮茹户口在乡下,每年还能分几百斤粮食,不转,57年开始,你回乡,吃大锅饭的时候,你又怎么不说?现在粮食削减了,你出来喊了,你早干什么去了,按照道理,贾东旭在轧钢厂工作,也只有秦淮茹和孩子能跟着生活,你是要被遣返乡下的,念在贾东旭孝顺的份上,才把你留下,你懂这个理不?”
王主任把贾家的事开了一点点说了出来,贾张氏愣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
想了想,只能硬着头皮道:“那也不能不管我们死活啊。”
听到这样的话,王主任直接呵斥道:“没人说不管你们的死活,你回乡,好好的种地,肯定有口吃的,你这次怎么回来的,当我不知道?贾家村的人把情况都通知到了街道办,我没说,是给你贾家留脸,你要是不要,也可以。”
贾张氏看到王主任知道了自己在乡下的所作所为,只能退了下去。
看到闹事的人安静下来,王主任看着众人问道,“还有谁不清楚的没有?”
众人摇头,院里基本都是居民户口,就算减两斤,也不算什么,大不了每顿都少吃一口,
可是众人没有想到,等明年老大哥单方面毁约,定量还得减几次。
事情说清楚以后,王主任离开了,易中海站了出来。
“大家既然都清楚了,那就散了吧。”
看着众人慢慢散开,陈军也带着大毛,许笑,何雨柱告别陈雪茹,离开了。
回到家里,把事情和陈玲一说。
“哥,那我们家的粮食够吃嘛?”
陈军点头,“我们家够的,你放心,哥哥早就囤了一点粮食。”
闻言,陈玲好奇道,“哥,你放哪里了,我怎么不知道。”
陈军瞪了一眼自己妹妹,“行了,你想知道,自己找柱子哥和大茂哥问去。”
自从去年和何雨柱,许大茂一起换东西,囤粮食,三人就在郊外找了个废弃的地窖,藏了起来,这是明面上的,暗地里,陈军空间里还收着不少。
何雨柱也不担心,家里两个厨子,谁家饿肚子,他们家都不可能。
只有贾家,现在愁容满面的,
贾张氏在家里,看着贾东旭和秦淮茹,“东旭,你说,该怎么办?”
贾东旭坐在旁边,也是头疼。
“妈,现在只能去鸽子市或黑市看看,能不能买点高价粮了。”
说完话,看着秦淮茹,“淮如,以后每个月的钱,都是你去领,家里的事,也就都交给你了。
秦淮茹点点头,现在她也没有退路了,和家里的关系,闹成这样,也不能回去了。
“淮如,每个月,妈的养老钱,还是不能少的,你别不给。”
秦淮茹想张口说点什么,又闭上了,只能在心里叹口气,也有点后悔,当初就不该听贾张氏的,把户口留在乡下,现在要是把贾家的人再惹恼了,要是真的离婚了,自己可没有地方去了。
院里每个家庭都要讨论减定量带来的后果,基本都在接受的范围。
次日一早,陈军起来,出门上厕所。
回来的时候,就被阎埠贵拦住了。
“阎大爷,什么事啊,还专门在这堵我。”
阎埠贵纠结了一下还是开口,“小陈,我想问下,你父亲留下的工位还在不在,在的话,有没有转让的想法。”
陈军没想到阎埠贵大早上的会找自己说工位的事情,直接摇头。
“阎大爷,我没有转让的想法,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要是以后,也找个户口在乡下的媳妇,到时候,也能把她转到城里不是,这样孩子出生就能去城里户口了。”
现在孩子都是跟着妈妈的户口走,不跟父亲这边。
陈军实话实说的,让阎埠贵连劝说的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点点头。
陈军看到这样,还是忍不住提点一句,“阎大爷,你以前不是找过柱子哥,不如,你去问问?”
陈军看不上闫解成的为人,但阎埠贵这个人,除了抠一点,后期算计一点,与人相处,还是很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