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始皇”工程的激活仪式之后,胜阳召集了所有内核的行政与海军将领,在巨大的世界海图前,定下了接下来的另一道政策。
“旧大陆是我们的铁砧,新大陆是我们的粮仓,而连接这一切的海洋,”他的指挥杆,在地图上那片广阔的,被两片大陆与南方群岛环抱的海域上,画下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必须成为我们的内湖,我们的黄金航道。”
计划的第一步,是创建绝对的制海权。海军统帅涛,这位在东海决战中一战成名的年轻将领,接到了他上任以来最艰巨的任务。
胜阳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一支能打赢海战的舰队,而是一支能为王国数千条贸易航线,提供绝对安全保障的“海上治安队”。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白洛王国的海军串行发生了颠复性的变化。
“壁垒”级那样的重型铁甲舰,被暂时停止了建造。取而代之的,是数百艘全新的,被命名为“巡游者”级的轻型蒸汽巡洋舰。
这种战舰不追求厚重的装甲,而是将所有的技术点,都加在了速度、续航与通信之上。
它们搭载了最新式的“二级蒸汽内核”,航速甚至超过了最快的商船。船上的主炮口径不大,却配备了射速极快的“蒸汽内核连发枪”,足以对付任何不怀好意的海盗与走私船。
最重要的是,每一艘“巡游者”级巡洋舰上,都安装了一台大功率的无线电报机,能与遍布在各个岛屿上的海军基地,保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联系。
一支由三百艘“巡游者”级巡洋舰组成的“内海巡航舰队”正式成立。
它们以十艘船为一个编队,如同最忠诚的牧羊犬,日夜不息地,巡行在那片广阔的海域之上。
它们的任务不再是查找敌人决战,而是像陆地上的治安队一样,处理各种锁碎而致命的麻烦。
一支来自未知文明的武装商船试图在白洛的航道上进行劫掠。然而他们刚刚得手不到半个小时,便被三艘从不同方向包抄而来的“巡游者”级巡洋舰,用密集的弹雨连人带船送入了海底。
幸存的俘虏在海越城的军事法庭上接受了公开的审判,最终被判处在南大陆的矿井里进行终身劳役。
几个盘踞在南方群岛深处的海盗团伙,也被这支高效的海上警察部队一个个地连根拔起。他们的巢穴被舰炮夷为平地,他们的财富被尽数充公。
在绝对的武力威慑下,那片曾经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的广阔海域,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安全而有序。
商船甚至不再需要雇佣昂贵的护卫,他们只需要在船头,悬挂起那面金色的麦穗旗,便足以震慑所有宵小。
当最后一名海盗,在海越城的广场上被公开绞死时,王国正式向已知的所有城邦部落,颁布了《白洛内海航行法案》。
法案将这片广阔的海域正式命名为“白洛内海”,并宣布其为“受白洛王国海军保护的自由贸易区”。任何悬挂麦穗旗,并遵守王国航行规则的船只,都将在这片海域上享有绝对的安全。
这是一种以秩序为名的最为温和也最为彻底的宣告。
当海洋变得安全,那些散落在海面上的岛屿,便不再是孤立的据点,而变成了一颗颗串联起整个经济网络的璀灿珍珠。
首辅雪亲自操刀,对内海范围内的所有岛屿,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基于其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的重新规划。
曾经作为东海决战前线的要塞,凭借其扼守东西航道咽喉的战略位置,被扩建为内海最大的深水军港与船舶维修中心。
南工城最优秀的工程师与数万名工匠被派往此地。他们在这里,建造起了足以容纳“壁垒”级铁甲舰的巨型干船坞,以及可以生产大功率蒸汽轮机的船舶动力工厂。
曾经属于珊瑚城邦的,那片物产丰饶的群岛,则被彻底改造为王国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
0
一座名为“香料岛”的火山岛,其独特的火山灰土壤,被证明是种植一种名为“胡椒”的辛辣香料的最佳地点。
王国农业部的学者们,将从遥远海外换来的珍贵胡椒种子,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培育。短短两年这里便取代了传统的贸易进口,成为了王国最大的香料供应地。
另一座名为“甘醇岛”的岛屿,则被用来种植一种可以用来酿造朗姆酒的甘蔗。岛上建起了巨大的,由电力驱动的榨糖厂与酿酒厂。
用永恒之泉泉水酿造的“白洛朗姆酒”,以其醇厚的口感与强大的后劲,迅速风靡了整个旧大陆,甚至远销海外,成为了通商司又一项利润丰厚的出口商品。
这些岛屿,如同一个个功能明确的器官,共同为这个庞大的海洋经济体,提供着新鲜的血液。
它们生产的商品通过大商人易那如同蛛网般密布的船队,被运往内海的每一个角落,换回它们所需要的粮食、钢铁与工业品。
当岛屿的生产力被彻底激活,内海的周边,一座座全新的以贸易与加工为内核的港口城市也随之拔地而起。
它们的人口或许不多,通常在三到五万之间。但它们每一个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产业与明确的分工,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协作的环内海经济圈。
在新大陆的东海岸,一座名为“林海城”的城市迅速崛起。它的背后是新大陆那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数以万计的伐木工,驾驶着蒸汽驱动的链锯与运输车,将那些生长了千年的巨木,源源不断地运往林海城的港口。
在港口旁是数十座巨大的,由电力驱动的锯木厂与家具厂。木材在这里,被加工成标准化的板材,或是精美的家具,再装上远洋货轮,销往缺少木材的旧大陆。
而在旧大陆的南方,一座名为“熔火城”的工业新城,则与林海城遥相呼应。它创建在一座巨大的露天煤铁复合矿之上。
这里没有农业,没有商业,只有永不停歇的轰鸣与冲天的黑烟。从新大陆运来的铁矿石,在这里,与本地开采的煤炭结合,被送入数百座高耸的炼钢炉中,化为滚烫的钢水。
这些钢水,一部分被直接铸造成钢锭,运往南工城进行深加工;另一部分,则在本地的工厂里,被加工成铁轨、钢梁、农具等最基础的工业品,再通过海路,输送往王国的每一个角落。
最南端的曾经属于矮棉人的群岛,则凭借其传统的渔业优势,发展成了王国最大的海洋食品加工中心。一座座巨大的罐头厂与咸鱼烘干厂沿海岸线而建。渔船队每天带回数以万吨的渔获,在这里被迅速地加工成可以长期保存的军用口粮与民用商品。
林海城的木材,熔火城的钢铁,南渔港的食品——一座座分工明确的城市,通过安全而廉价的航运,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艘商船或许会满载着林海城的家具出发,在熔火城换成铁轨,再到南渔港装上鱼罐头,最终抵达首都白洛城时,早已赚取了数倍的利润。
这种高效的互通有无,让王国内部的贸易,空前繁荣。
【白洛王国内海经济圈初步形成,王国贸易总额提升50,公民平均收入提升20】
贸易繁荣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水涨船高。
在王国任何一座偏远的沿海城镇,一个普通的码头工人家庭,他们的生活或许也足以让旧时代的一个小贵族感到嫉妒。
他们的房子或许不大,但必定是坚固的砖石结构。窗户上镶崁着明亮的玻璃。屋子里通上了清洁的电灯。
他们的餐桌上或许没有昂贵的香料,但永恒之泉带来的粮食富足,让他们永远不必担心饥饿。
来自南渔港的廉价鱼罐头,与来自北境温室的蔬菜干,也足以保证他们日常的营养。
他们的衣柜里挂着数件由南工城批量生产的,结实耐穿的棉布衣服。在节日里,妻子甚至会奢侈地为自己换上一条,用化学染料染成的色彩鲜艳的裙子。
他们的孩子每天背着帆布书包,去乡镇的公立学院,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他们学习着同样的语言,阅读着同样的历史,幻想着有朝一日,能通过“王国大考”,去首都,去那座只在画报上见过的,如同神殿般宏伟的大图书馆看一看。
这是一个物质丰富,精神也同样充满希望的时代。
农业的发展是这一切的基石。
工业化发展的时候,永远没有忘记回过头来反哺农业。农民并非人人渴望离开的沼泽,而是一个地位颇高的职位。
在“电气化灌溉”与化学肥料的双重加持下,王国几乎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窘境。
巨大的国家战略储备粮仓里,存储的粮食,足以让王国全体公民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安然度过整整五年。
“饥饿”,这个曾如同梦魔般,笼罩在所有古代文明头顶的词汇,在白洛王国的字典里已经被悄然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