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大图书馆 二(1 / 1)

胜阳的命令在整个城邦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建造大图书馆。

这个消息通过蒸汽列车与加急的信使们,传遍了城邦的每一个角落。从白洛主城繁华的街市,到西望城刚刚开垦的田野,从南工城轰鸣的厂房,到北境长城冰冷的哨所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心中都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

他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那些深奥的图纸,但他们明白,他们的城邦,正在做一件前无古人,甚至可能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

城邦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在短暂的停顿后,调转方向,以一种更为磅礴,更为坚定的姿态,向着一个全新的目标轰然激活。

第一个问题摆在了所有决策者的面前。

这座承载着文明未来的圣殿,应该建在哪里?

议事厅内,一场激烈的辩论就此展开。

“必须建在西望城!”

新大陆的发现者,年轻的舰队指挥官帆,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的皮肤被海风吹成了古铜色,眼中闪铄着开拓者独有的光芒。

“大图书馆的启示,来源于智慧之巅。将它建在新大陆,建在那座神圣山峰的脚下,能让它最大程度地,与那股宇宙的智慧产生共鸣!”

“而且,”他指向沙盘上那片广阔的绿色局域,“新大陆地广人稀,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这座奇观。我们可以在它周围创建起一座全新纯粹的科学之城。不用受到旧大陆任何俗务的干扰。”

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了许多来自科学院与探索部门的年轻学者的支持。

他们渴望一个纯粹的,不受政治与军事影响的,专属于知识的圣地。

然而法比安缓缓地摇了摇头。

“帆指挥官的理想令人敬佩。但一座脱离了民的圣殿不过是空中楼阁。”

他走到沙盘的中央,将一枚代表着“首都”的金色麦穗标记重重地按在了白洛城的位置。

“图书馆必须建在城邦的脏。”

“它的作用不仅仅是研究与储藏。它更是一个像征,一座灯塔。一座向全城邦,乃至全世界辐射我们文明智慧与文化力量的灯塔。”

“它必须建在这里,建在人口最密集,交通最便利,秩序最稳固的首都。只有这样,它的知识才能最高效地,转化为推动城邦前进的,实实在在的力量。“

“只有在这里,它才能被城邦最强大的军队所保卫。我们不能将我们文明最宝贵的财富,放在一片尚未完全开发的,危机四伏的新大陆之上。“

法比安的话冷静现实,让在场所有头脑发热的人都迅速冷却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了胜阳的身上。

胜阳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由三代人的心血浇灌而成的伟大城市。

他看到,宽阔的街道上,来自不同部族的人们,正用着同一种语言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忙碌。

他看到,远处的学院区,无数求知若渴的年轻人正在书写着这个城邦的未来。

他看到了秩序,看到了融合,看到了一个伟大文明那生生不息的脉搏。

他转过身,声音沉稳有力。

“法比安说得对。”

“大图书馆,是城邦的武器,也是城邦的溶炉。它必须建在城邦的心脏。“

“地点——”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那片连接着白洛主城与南工城的广阔城市扩张区上缓缓划过。

“就定在白洛河的南岸。让它坐北朝南,面向我们工业的引擎,背靠我们文化的源头。”

“我要让知识与力量,在这座城市里,完美地融为一体。”

决议已定。

城邦的意志开始凝聚于白洛河南岸那片广阔的土地。

一场规模浩大的拆迁与土地平整工作率先展开。

数个旧有的、规划混乱的居民区与手工作坊,在给予了丰厚的补偿之后被整体搬迁。

数以万计的劳工驾驶着蒸汽驱动的巨型推土机与挖掘机开始了对土地的改造。

他们挖平了山丘,填平了坑谷。

短短半年时间,一片方圆十里,平坦如镜,足以承载任何宏伟梦想的巨大空地,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地已备好,奇观的建造,便进入了最关键的环节材料与人力。

大图书馆的难点主要在于天文数字般的建筑材料。

伟人炼亲自坐镇南工城,他下令熄灭了所有非必要的民用溶炉,将全部产能都投入到为大图书馆生产钢材的任务中。

数以万吨的铁矿石,从南大陆源源不断运来。高炉的火焰彻夜不熄,将夜空都映成了红色。

转炉炼钢法被运用到了极致,钢水如同金色的河流,在巨大的厂房内奔腾。工人们三班倒,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他们生产的不是普通的钢材,而是一种添加了铬与钨的特种合金钢。这种钢材坚硬又柔韧,将被用来构筑大图书馆深埋地下的骨架。

东方的群山之中,曾经属于东日人的故土,如今已是帝国最大的采石场。

数万名劳工,包括大批新归附的赤金与黑森青壮年,在这里挥洒着汗水。他们用烈性炸药,从山体深处,开采出最坚硬,最纯净的花岗岩与汉白玉。

这些石材,将被用来砌筑图书馆宏伟的外墙。

西方的“新希望”大陆,广袤的原始森林,则成了帝国最宝贵的木材来源。

殖民者们小心翼翼地,砍伐着那些生长了数千年的、名为“金丝楠木”的巨树。这种木材质地坚硬,千年不腐,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它们将被用来打造图书馆内部那无穷无尽的书架。

钢铁向北,石材向西,木材向东。

三条主要的运输线,如同三条巨大的动脉,将帝国最优质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往北方的首都,白洛城。

帝国的铁路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后勤大动员中,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

这是一个无比壮观的景象。

每一天,都有数百列蒸汽电单车,喷吐着浓烟,拖拽着满载的货物,在潦阔的帝国疆域上奔驰。它们在新建的调度中心交汇,分离,最终都汇向同一个目的地。

整个帝国,都为了建造这座奇迹,而同呼吸,共脉搏。

在主工地上,一支全新的,番号为“智慧”的“奇观工程兵团”正式成立。

它的成员,不是奴隶,也不是苦工。

而是从全帝国数万劳工中,层层选拔出的,最优秀的工程师,最心灵手巧的工匠,以及最强壮,最有纪律的建筑工人。

能添加这支兵团,被视为帝国公民的最高荣耀。

奠基仪式,在一个晴朗的春日清晨隆重举行。

没有繁琐的祭祀,没有冗长的演说。

胜阳身着朴素的工装,亲自驾驶着一台巨大的蒸汽起重机,将第一块从东方采石场运来的,经过精密切割的,重达数十吨的花岗岩基石缓缓吊起,精准地安放在了地基的正中央。

在他的身后,公输学士,首席科学家算,与所有参与工程的内核成员,一同铲起了第一铲混凝土,浇筑在了基石的周围。

“开工!”

伴随着胜阳一声令下,数万名工匠与劳工,如同潮水般涌入了那座如同巨兽之口的巨大基坑。

大图书馆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大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以年为单位,浩繁而漫长的工程。

地基的浇筑就耗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当那座深入地底由钢筋与混凝土构成的巨大地基终于完工时,所有参与者都如同打赢了一场惨烈的战役。

但这仅仅是开始。

一座没有藏书的图书馆不过是一个华丽的空壳。

在等待墙体拔地而起的时间里,他将目光投向了另一项更为深远宏大的工程—为这座未来的知识圣殿,准备好它所需要的一切“灵魂”。

一道由他亲自签署的最高政令,从议事厅发出,传达到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帝国知识大普查与汇编计划”,正式激活。

这项计划,被帝国臣民们,更通俗地称之为“铸魂”工程。

一座由数个巨大仓库改造而成的,庞大的临时建筑群,在主工地的旁边拔地而起。它被命名为“帝国文献总署”。

它的第一任署长,由文教司最博学,也最德高望重的老学士“典”担任。

典署长的第一个任务,是向全帝国,派出数以百计的“知识采集队”。

这些队伍的成员,构成极为复杂。

有来自第一学院的历史学者,他们的任务,是深入到每一个曾经独立的部族与城邦的故地,去寻访那些年长的智者,记录下他们口中代代相传的,关于本族起源,神话,英雄的史诗与传说。

有来自百工司的资深工匠,他们则负责收集整理,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独特的,甚至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技术。从一种特殊的烧陶配方,到一种可以用来编织防水渔网的草木纤维。

甚至还有来自医学院的医师,他们则四处寻访,记录下那些只在特定地域流传的,关于草药与疗法的古老偏方。

“知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是胜阳在动员大会上对所有采集队员说的话。

“个农夫关于节的谚语与位学者关于星的演算同样宝贵。”

“你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散落的,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文明的所有智慧碎片,都给我找回来,汇集到这里。“

这场自上而下的知识大普查,如同一场文化上的考古,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展开c

起初许多新归附的部族对此充满了警剔与抵触。他们将自己部族的传说与技艺视为最后的精神寄托,不愿与外人分享。

然而采集队员们,带来了胜阳的承诺。

“我们不是来掠夺,而是来保存。”

“所有被收录的知识都会注明其来源的部族。你们的名字将与你们的智慧一起,被镌刻在大图书馆的墙壁之上,被帝国万世铭记。“

“作为回报,帝国将为你们的部族提供额外的教育名额与技术援助。”

这个充满了尊重与善意的条件,逐渐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北方一个小部落的最后一位萨满,在尤豫了数周之后,终于同意将他们部落那部记载了历代可汗英雄事迹的口传史诗《荒原狼之歌》,一字一句地口述给了白洛的历史学者。

雪山深处的一个古老猎人村落,则献出了他们世代相传的,一张用猛犸象皮绘制的,关于北方极寒之地秘密猎道的古老地图。

知识的洪流开始从帝国的四面八方,向着那座不起眼的文献总署汇涌而来。

与此同时,另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也在文献总署的内部悄然进行。

那就是对这些知识的,翻译,整理,与标准化。

来自图灵新城的语言学家们,与来自各个部族的智者一起日夜工作。他们将那些口音各异甚至没有文本的古老语言,一点点地翻译成标准的白洛官方文本。

百工司的工匠们则将那些五花八门,全凭经验传承的手工技艺,进行量化与解析。他们用标准的度量衡记录下每一种材料的配比。用工程制图的方式画下每一个工具的结构。

整个文献总署如同一台巨大的知识加工厂。

它将那些原始粗糙的感性信息,一点点地,打磨淬炼,最终变成可以被复制,被传播,被系统性学习的标准化“知识模块”。

印刷工坊的蒸汽机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轰鸣。

成千上万册的经过整理与勘误的图书,如同流水般从生产在线下来。

《荒原狼之歌》的白洛语译本,被印刷了数千册,分发到了帝国所有的学院图书馆。

那张古老的猛犸象皮地图,则在经过了测绘总署的重新校对与绘制后,变成了一份精准的《北境极地勘探图》,为帝国未来的北方探索提供了第一份宝贵的资料。

一个全新的职业也在这场知识的洪流中应运而生。

图书管理员。

他们不再是简单的书籍看管者,而是掌握了全新“索引与分类法”的专业人才。

他们为每一本入库的图书,都制作了详细的卡片,注明其标题作者来源与内容概要。

他们将所有的知识,划分为历史科学工程艺术等数十个大类,上千个子类。

任何一个学者只要来到这里,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他所需要的一切资料。

大图书馆的墙体,还在一寸寸地向上生长。

但它的灵魂,它的心脏,已经在这座喧嚣而有序的文献总署内,开始强有力地跳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顶级大少,开局拿下女主 重生之财阀帝国 还写什么歌,快进到不要笑挑战 末世红月,影子活了 小师妹明明超强,却分外柔弱 斗罗,我的分身固拉多 提取万物特性,从垃圾场开始成神 巷尾的少年血染苍穹 死掉后,被装进快递送给杀手小姐 官途之寒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