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板吉尔伯特并不是吝啬的人,从骑士队常年处于联盟奢侈税前茅就能看出一二。
有着“阿里纳斯条款”的限制,即使在两年合同结束后,秦盛也不可能为了大合同与其他球队签约,而如果秦盛能打出价值,吉尔伯特也不会吝啬多出来的这些钱。
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还是秦盛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潜力,如果勒布朗确定离开,那么秦盛极有可能被当成球队的救世主来培养。
nba是球星联盟,得罪球队老大,对于他这个没有什么根基的总经理来说,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
所以权衡再三,格兰特才做出了这个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
回到球队办公室,打开门,便看见秦盛和杰夫·施瓦茨坐在那里,明显已经在此等待了一段时间。
格兰特赶紧快走几步,一脸歉意地说道:
“让两位久等了。”
“没关系,我知道这是个重要的决定,球队谨慎也是正常的。”
“不知球队能否同意我们的提议?”
格兰特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
“就按照刚才杰夫先生说的,球队会提供一份2年280万的全额保障合同。”
2年280万对于次轮秀来说无疑是个相当高的数字,平均下来一年140万美金——在2010年这个时间点,这比起很多首轮末新秀合同都要大。
但格兰特相信秦盛值这个价,甚至对球队来说会是超值合同。
“看来我们达成了共识,从今天起秦盛就是骑士队的一员了。”
接下来事情就很顺利了,格兰特让秘书拟定合同,杰夫在仔仔细细阅读后,交给秦盛签字。
在痛快地完成签约流程后,秦盛成为了正式的nba球员,在穿越后的一个半月时间里,成功踏入了篮球的最高殿堂。
当然,这对于他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在完成签约后,秦盛和杰夫也没多做逗留,接下来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
首当其冲的便是住宿问题。不出意外秦盛要在克利夫兰待上两年甚至更久,总不可能一直住酒店。
杰夫联系了球馆附近几间要出租的房子,带着秦盛挨个浏览过后,秦盛最后选择了治安最好但价格较贵的一间公寓。
毕竟这里是美利坚,犯罪在这里随处可见。对于自己的人身安全来说,那多出来的几个钱根本不算什么。
随后便是购买日用品。秦盛这次来并没有带过多的行李,大部分都要现买,好在有着杰夫的帮助,也让他轻松了不少。
一直忙到晚上,两人来到饭店吃饭。
“秦,你的英文水平进步得挺快。”
“这还多亏你让佩姬留下来当老师。”
秦盛的英语水平在佩姬日日夜夜的亲力辅导下,确实有着很大的进步。现在的他已经能完成大部分的日常交流。
但是由于时间还是有些短暂,相比于土生土长的美利坚人,这边流行的很多黑人俚语,秦盛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
聊到这里,杰夫象是想到了什么,放下刀叉开口说道:
“佩姬没有收那笔钱。”
秦盛微微一愣,随后便明白那笔钱是指杰夫临走前给佩姬许诺的培训费。
“她似乎是为了不让你觉得她别有用心。你们两个是什么情况?”
“还能是什么情况?”
秦盛给了杰夫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随后两人都笑了起来。
“但这可不行,她不收就转给我,由我亲自打给她。”
“随你的便,我给出的钱就没有收回的道理。”
两人如同朋友般闲聊着,这一下午的忙碌让他们的关系近了不少。
就在这时,隔壁桌的客人看看表发出惊呼。
“要开始了!”
说完他站起身,快步往店内的电视机前走去。而经过这一提醒,越来越多的人起身匆忙往那个方向赶去。
很快店内的电视机前就围满了人。秦盛甚至看到不少穿着白衣的厨师也从后厨走出,与店内的顾客挤在了一起。
秦盛和杰夫都没有起身。杰夫的位置正好对着电视,能看到上面正在播放的画面——正是espn为詹姆斯准备的特别直播节目《the decision》。
转头看见秦盛正在专心致志地对付着餐桌上的牛排,不由得疑惑地问道:
“你不关心詹姆斯的去向吗?他可是你们骑士队的球队老大。”
秦盛插起一块牛排咽下,随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马上就不是了。”
言下之意,便是詹姆斯马上就会转会离开。
秦盛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怎么会对这个结果表现得比他还要胸有成竹?
“因为我了解他。”
“难道你也是詹姆斯粉丝?”
“噗嗤哈哈哈,杰夫你骂人真脏。”
杰夫的追问终究还是让秦盛破功了。他擦了擦嘴,随后颇为认真地说道: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真正的詹密,因为根据&039;詹姆斯第一悖论&039;:如果你是詹密,你就应该非常了解詹姆斯;你要是非常了解詹姆斯,你就不可能是詹密。”
秦盛的理论让杰夫大为震撼,不过在愣神过后他就止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笑话不错,没想到你刚来就学会了美式幽默。”
对此,秦盛也没做解释。毕竟在10年詹姆斯还没做出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前,这个理论只是初见雏形,还在论证阶段。
“快点吃吧,今天晚上的克利夫兰可不太平。”
伴随着秦盛的话语,电视机的画面里,那个穿着格子衫的男人终于还是说出了那句话:
“今年秋天,我将把我的天赋带到南海滩,加盟迈阿密热火队。”
餐厅内的气氛骤然凝固。
——————————
ps:看到后台消息上试水pk了,我有些愕然,这书不才两万多字吗?还是个孩子啊,怎么跟他们打?
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今天三更冲一冲。
接下来一周追读数据非常重要,关系到这本书的生死,翻到最后一页后才算是有效追读。
拜托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