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八点半集合,有事打电话另说。
第一天训练倒是没人请假,也没出什么意外情况。
尴尬的氛围没持续多久,一群人便前脚踩后脚似的紧随而来。
“赵老师们好……”
原本按赵箭的想法,上午训练男演员,下午训练女演员,给张纪中报备过的,演员需要他去通知。
在他想来,一是杨过和小龙女的训练方式不一样,二是人太多了指导不过来。
然而,杨玉清说道:“基本功的训练方式一样,一起练就好。”
前面一周跟杨玉清敲定训练方案后,他也就顺了杨玉清的说法,一通电话打给张纪中告知训练计划有变的情况。
张纪中很乐意如此,出于炒作上的考虑,男女混合一起训练不更好捕捉些用来炒作的素材么
就这样,受邀进入训练阶段的“杨过们”和“小龙女们”,都来了。
所有人虽然走的都是内部邀请渠道,但不象黄小明、聂元、刘伊菲那么“内部”,这三人属于是资方和制片方自己人。
陆意、谢庭锋、周讯、蒋琴琴和孙菲飞是外来咖,因此不知道杨玉清的情况,只被告知有主副两个武指主导他们的训练。
赵箭显然是“主”,那眼前这道士是“副”?
有些古装剧因涉及宗教礼法的剧情,剧组去协会请一两个道士或者和尚来片场指导,因此他们见识过宗教人士。
但宗教人士来当武指,且还是一个剧组训练阶段的武指,这还真是人生头一回见。
在场人太多,互相又不熟,不好问什么来打听情况,这些男男女女只是对杨玉清一个劲的好奇。
“各位,来吧。”
赵箭喝完最后一杯茶,起身招呼众人前去训练的场地,为演员们说训练的事。
他是主指导,杨玉清是副指导。
按理说,这种身体力行的杂活应是杨玉清去干才对。
但赵箭不放心,就杨玉清那语出惊人的性子,生怕他和演员们的交流不在一个频道。
“这位姑娘,你为何不去?”
身后传来问话,赵箭止步扭头,演员们也纷纷回头观望。
姑娘……这是在喊谁?
几位女演员都有猜疑,是不是在喊自己?
但发现杨玉清的目光不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锁定的是坐在低矮茶桌另一边的刘晓丽。
“我?”刘晓丽刚想给自己倒杯茶,整个人都蚌埠住了。
“老……”刘伊菲想喊“老师”,但想起赵箭刚才说过不要喊老师,便话音未落。
“玉……”她又想喊“玉清兄”,但这称呼在她看来太拗口了,一时喊不出来。
赵箭解释道:“玉清兄,这位刘母是陪伴她女儿而来,不必训练。”
“哦。”杨玉清点了点头,无事发生般把目光放在手中的书籍上。
看他这副不象开玩笑的样子,远去的演员们感到乐趣横生。
把一个阿姨叫做姑娘,这也没谁了。
刘晓丽看这边只他们两个人了,其馀人走远了,才问道:“那个……杨玉清,你为什么叫我姑娘?”
杨玉清抬眉看了她一眼,又低下目光看书,回道:“那如何唤你?丫头?”
刘晓丽:???
姑娘,丫头,越叫越小了。
我有这么年轻么?
刘晓丽是既尴尬,又恼羞,还有点开心。
张纪中给她说过,女儿茜茜的武戏经验为0,即便短时间内训练一下也难以弥补跟老演员的差距。
赵箭要掌管整个棚里的事务,估计没多馀的时间,说她可以找那个年轻的副指导开下小灶,看他是否愿意私下指导下茜茜。
只不过,这年轻副指导见是见过了,但真有那个本事?
刚他们一群人进来到现在,这小伙子都不动如山,自顾自地喝茶看书,仿佛不把他们当回事。
说话也不着调,喊她姑娘?还想喊丫头?
这份感观,再加之杨玉清本身就有的“生人勿近”的疏离感,让她稍有点不喜。
但她相信张纪中的话,既然是张纪中推荐的能更好指导茜茜的人选,那她还是要找机会套下近乎的。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刘晓丽道。
“练掌。”杨玉清道。
“练掌?”刘晓丽不明白。
她只看到训练的场地中,一群演员身前都有一口缸。
从旁边的沙袋来看,缸里应该装的都是沙子。
在赵箭的指导下,男演员把左手伸进缸中搅动沙子,而女演员则是伸进右手。
“为什么要练掌?”刘晓丽好奇道。
杨玉清道:“练剑先练掌,无论是哪门哪派或哪个宗教,这都是练习剑术的前置基本法。”
“练掌和练剑有什么关系?”刘晓丽又问。
杨玉清道:“腕力、握力、指力是控剑的基础,掌法不练好,那便与剑法无缘,使起剑也跟花拳绣腿无异。”
“是这样吗?”刘晓丽满是问号。
杨玉清从桌上拿起一本书,默默地递到她桌前。
刘晓丽低头一看——《剑法解析》。
她尴尬地笑了,拿手扶着额头。
这什么意思?
被我问得不耐烦了,直接给老娘一本书?
她本想顺着这个话题套近乎的,哪晓得这小伙子中断了交流。
“杨玉清,你看那个女孩子怎么样?”刘晓丽伸手指向自己的女儿。
杨玉清抬头看了看刘伊菲,说道:“把你女儿虚以别称来介绍,你是想给我做媒?”
刘晓丽愣住,没想到他回了这么一番话,试图在理解。
他是怎么知道茜茜是自己女儿的?
从赵箭刚说的话看出来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自己的问话还真是象在给他做媒。
媒婆就是这样的,给一个男人指一个女人说:那妹子怎么样?
没由来的,刘晓丽放声笑了起来。
她既是被自己逗到了,也是被杨玉清这个古里古气的回答,还有那一脸诧异的表情逗到了。
她发现了,不管是先前的姑娘还是丫头,亦或是现在杨玉清的诧异,都是很认真的,都是一本正经的。
这小道士,是真有点神。
前面因误会,她还对杨玉清稍有不喜,这一刻被全部推翻,只觉得这小子太有意思了。
赵箭、演员们还有打辅助的剧组人员,因笑声尽皆望来。
刘伊菲眨了眨眼睛,既好奇又一头雾水,不知道妈妈和那个帅帅的道士哥聊了什么,怎么这么开心?
要是让她知道妈妈在给她做媒,不知年仅16岁的她有何感想。
刘晓丽看打扰到了训练的环境,连忙捂嘴噤声。
见场面恢复正常,她才解释道:“我是想问,我女儿在武术和动作戏方面有天赋吗?”
虽接触不久,但杨玉清看书那静坐如松的表现,还有刚才片刻交流剑法与掌法上听起来的专业度,再加之张纪中的推荐,还是给了她一份信服力的。
故此一问。
“有。但贵在坚持,需勤加训练。”
听到杨玉清的只言片语,刘晓丽将信将疑,这话说得听起来有点圆滑,分不清真假。
也是她不够了解杨玉清,了解杨玉清的人都知道此子从不说假话。
但这话总归听起来舒服,刘晓丽微微一笑:“听张纪中说你武术造诣很高,而我女儿又有天赋的话,那你可不可以多抽出些时间指导下我女儿?”
她把杨玉清当小孩子来哄,语气很柔和。
杨玉清看了看训练现场,而后看向她,疑惑道:“这不是在指导吗?练掌的方法就是我提供的。”
刘晓丽算是有点看明白了,这小子如张纪中说的那样不通人情世故,也不谙世事。
不然,这点话外音不应该听不懂。
“不是。”她道,“我的意思是,烦请你用训练之外的时间额外指导下我女儿,可以吗?”
杨玉清不太理解:“为何如此?”
刘晓丽不知该怎么说了,这有点聊不到一块去,想了想道:“她年纪小,与别的演员差距大,我希望她能弥补上这份差距。”
闻言,杨玉清又诧异了。
在他眼中,刘伊菲的仪态、走姿和举手投足间的韵律,一看就是有身段功底的,从小就练就而成的。
从武术和动作戏方面的天赋来看,除了聂元之外,刘伊菲比其他演员都强。
然而,这位当妈妈的姑娘却说差距大?
还要让自己抽出额外时间去指导,这是何意?
杨玉清理解了一番她的意图,感慨道:“听闻过一见钟情,头一回见娘亲代替女儿一见钟情的事,刘姑娘你倒是让我涨了见识。”
刘晓丽懵逼,听不懂这话的意思。
她从头来理解,这话涉及自己、女儿及杨玉清。
正常来讲,一见钟情应是发生在女儿与杨玉清之间,但这两个人没任何交流,不存在这回事。
然后,她这个当娘的代表女儿对杨玉清一见钟情?
结合杨玉清先前误解的“做媒”,也就是说这话是再次误解她一眼相中杨玉清这个女婿。
这么理解应该没错吧?
“哈哈哈……”刘晓莉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
让他抽出额外时间去指导茜茜,就认为是老娘看中并把他当女婿啦?
我的天,这小子是什么脑回路啊?!
最主要的是,自己这番让他误解的话,还让这小子涨了见识?
真是笑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