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入秋的京城昼夜温差随之加剧,让大清早的人们披上了外套。
一家羊肉面馆,腾腾热气往外飘,众多食客来来往往,生意很好。
进面馆的食客们有个共同行为,都忍不住的朝一个人身上多看几眼。
芸芸众生皆凡人,突现个道士惹人奇。
这道士还长得蛮好看,有些人不禁拿着手机在偷拍,只不过象素堪忧。
杨玉清对此习以为常,自顾自地吃着羊肉面,品味着人间美食。
除了演员相关事外,如今美食是他的第二大爱好。
李天一坐他旁边,蔡艺侬坐他对面,两人手上各拿了一份报纸,在边吃面边看新闻。
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和各路明星被捕捉到的行迹变动或主动宣布,有关《神雕》的舆论有了新的变化。
“这早报是越来越多的版面在报道《神雕》了。”李天一唆了口面。
前些天的报纸只有一两个版面在报道,随着各路明星露出的消息越多,这报纸报道《神雕》的版面也越多,真的是肉眼可见的舆论变化。
“嘘。”蔡艺侬“嘘”了一声,示意他此处人多眼杂,不要多言。
李天一闭嘴,把报纸放一旁,吃起了面。
不多时,蔡艺侬同时放下报纸和筷子,还有半碗面没吃完,收拾起包包准备结帐走人。
“人家在百忙之中为你做的面,你这就太姑负人家的心意了。”
闻言,蔡艺侬以半起身的姿态定住,无奈地看着杨玉清。
人家开门做生意是为了赚钱,我给了钱不就行了么,不把面吃完叫姑负人家心意?
她没有跟杨玉清抬杠的打算,重新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准备把面吃完。
“吃不完可以给我。”
蔡艺侬刚夹起面、抬起筷子的手滞住,一脸懵逼地看着杨玉清。
李天一感到好笑:“你还想吃就去再点一碗啊。”
“玉清,你到底想要我怎样?”蔡艺侬道。
杨玉清摸了摸肚子,差不多五六分饱,便摇头道:“早上不宜多吃,你吃吧。”
“你玩我?”蔡艺侬把筷子下放道:“让我不要姑负人家心意,又说早上不宜多吃,我已经吃饱了吃不下了呀。”
“那就走吧。”杨玉清起身走人。
蔡艺侬愣了愣,旋即捧腹笑道:“这家伙,我要被他笑死了,真的太神了。”
“习惯就好。”李天一忍俊不禁,放下筷子起身跟去。
他现在已经有了艺人助理的职业操守,杨玉清去哪他就跟到哪。
蔡艺侬结帐后出店与两人汇合,随后开上车带着两人离去。
离那天跟张纪中等人会面已去半月,昨天接到张纪中的电话通知,说是今天带杨玉清去《神雕》临时置办的“训练基地”跟赵箭碰面,让杨玉清挂名“武指组”。
对于赵箭来说,是希望杨玉清能在动作设计上助力他。
但对于她和张纪中来说,给杨玉清一个待在试镜环境中的身份才是重点。
因为杨玉清什么都不懂,从没演过戏,靠一些书对演员的认知倒是足够了,但对剧组的认知还是个0,所以是需要这样的学习环境做好试镜准备的。
至于助力赵箭搞动作设计?
说实话,在这方面她有私心。
如果杨玉清真有这个本事,她还真不希望杨玉清能帮到赵箭。
因为帮赵箭就是帮那些演员,自己本身就是竞争者,还要去帮对手,这就很膈应。
但杨玉清那“放飞自我”的个性管又管不住,自有一套行事标准,她在这事上也只能独自纠结。
“玉清兄!”
如厂房般的演播室门口,赵箭早已在此等待,放声喊道。
杨玉清落车后走去,抱了抱拳:“赵兄,月馀时日不见,看起来过得甚好。”
赵箭是个胖子,不算巨胖,但那大肚子让他看起来胖得也很明显,很壮实的那种。
他以前在香港武行混的时候不是这个形象,只不过人往高处走了,赚得钱越来越多了,人就胖了起来。
比起在上海的时候,眼下的他又胖了一圈。
蔡艺侬听懂了这句“过得甚好”,予以微笑:“赵老师又添了点福气。”
赵箭也明白说的是自己又发福了,洒脱地道:“不用象以前当替身,也不用亲自上场做指挥,就设计设计动作,有脑子就行了,那当然要喝好吃好啦。”
“赵老师好。”李天一打招呼。
“好。”赵箭感慨道,“初次见面你还是青涩的毛头小子,现在有模有样也有点气场了,不错。”
李天一挠了挠头,“天天跟蔡姐待在一起,那成长起来必须快速。”
说着,他指了指杨玉清,“再加之跟这‘神仙’朝夕相处,我都要快被他同化了。”
“哈哈哈!”赵箭哈哈大笑,“确实,玉清兄这风采,谁跟他待在一起都会被同化,就看蔡总身上我都觉得沾染了些‘仙气’了。”
蔡艺侬没想到赵箭会这么说,这情商是真的高,让她露出满心开怀的样子:“哪有,赵老师说笑了。”
“她偏妖,不仙。”杨玉清冷不丁地道。
众人一怔。
蔡艺侬气笑,挥手就拍了杨玉清肩膀一巴掌:“老娘打死你,你才妖!!”
刚走进演播室,赵箭的笑声便在整个空间回荡。
这玉清兄还是那个玉清兄,跟在雁荡及上海见面时候一模一样,没有变化。
冷不丁冒出一句让人想不到的话,又极其认真的态度,真是笑死个人。
“玉清兄。”赵箭从剧组人员手中拿过吊牌递给他。
蔡艺侬凑近看了看,啧啧称奇道:“武指组,副指导。玉清,以后要叫你杨副指导了。”
“这是何意?”杨玉清看着吊牌问道。
李天一解释:“训练期间,这里是封闭的,有保安守着大门,有这块吊牌就可以随进随出。”
“原来如此。”杨玉清点头。
赵箭道:“玉清兄,虽没见识过你具体的武术造诣,但那天那一剑让我印象深刻,今天要不我们来试一试,看我有没有资格为你设计动作,还是你自己来设计自己的动作。”
杨玉清看去,只见赵箭拿起了两把剑,左右手各一把。
“赵兄想与我剑试?”
剑试,这说辞古里古气的,让赵箭扬了扬嘴角,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玉清兄可愿一试?”
“我与赵兄无怨无仇,生死局便算了,点到为止吧。”
全场懵逼,包括准备看戏的剧组人员。
生死局?
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言语?
看杨玉清脸上的认真态度,好象经历过“生死局”似的,让所有人脑袋都有点宕机。
赵箭哭笑不得,连连说道:“点到为止,点到为止。不分生死,只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