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934章 在北方-天灾中的契机

第934章 在北方-天灾中的契机(1 / 1)

尖利的鸣笛声响彻车站,蒸汽车头喷出的白色水雾,把这个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县的小车站,装扮仿佛人间仙境。

但这不是仙境,而是一个没有站台,没有安检,也不需要买票的火车站。

听到火车到站,数万提着包裹,举着儿女的移民就开始大声喧哗,许多人奋力往前挤,生怕自己上不了车。

大人喊,小孩哭,眼看就要发生踩踏事故。

只听一阵铜哨声响起,大量身穿交领制服,下身绑腿,脑袋上戴着黑色大帽的车站警察整齐跑了过来。

一顿表面裹着橡胶的短棍下去,秩序立刻就维护住了。

闹得最凶的挨了打不敢再言语,其他乱挤的更不敢继续动弹,人群在警察的安排下,迅速被分成了二十份。

因为这辆蒸汽火车的车厢刚好二十节,每一节安排了五个警察维持秩序。

壮汉万全忠,呃,这啥名字!

因行五,万全忠一般也被乡人叫做万五,他脖子上骑着大女儿,两手各提着一个儿子,大步流星的走在前面。

万五的老婆也是个彪悍的健妇,肩膀上扛着巨大的包裹,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把周围的男人都挤的纷纷跟跄向两边。

不过万五这时的样子有些狼狈,因为刚才就是他往前冲的最猛,因此被维护秩序的警察打的最狠,额头都破了个口子,正在不停往下滴答血珠。

但也正因为这些鲜血,附近的警察都开始关注着万五。

好不容易上了火车,万五来不及放下脖子上的女儿,就开始清点跟着他的乡党和同工,生怕少了一人。

这些人是跟着他从关中平原的商州,数百里赶到临汾的,万五觉得自己对他们有责任,一路上特别关照。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从关中跑到东北边的临汾,自然是从关中平原往西发的蒸汽火车运力不够,他们只能北上,走银(川)太(原)线往西。

而这趟从太原到银川的铁路,是两年前由交通部和工部在皇次子魏王莫洲榆的统合下打通的。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因为历来从山西往兰银地区,无不受阻于高大险峻的吕梁山。

但凡东西多一点,物件大一点,就只能要么走北边草原,要么从南边的关中过。

而银太线在这几年才开始成熟的硝化甘油炸药、铁路石拱桥和隧洞技术的支持下。

从临汾西面的薛公岭,穿过了原本难以通行的吕梁山,成功打通了晋南地区通往兰银地区的交通线。

银太线全长五百四十公里,共动员铁路兵七万,民夫六十一万人次,牺牲四百馀人,耗时五年,花费超两千一百万银元建成。

将太原至银川二十天左右的旅程,大幅缩短为十个小时上下,是大虞朝这些年最重要的铁路项目。

或许是天佑大虞,银太线刚刚建成,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因为1812—1815四年间,大虞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华北大蝗灾,波及河北全境,山西大部分府县和山东、河南的部分地区。

最严重的河北地区粮食减产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六,内核的顺德府(邢台)、

广平府(邯郸)千里无绿色,树木和野草都几乎被啃食干净。

这在历史上同样发生过。

历史上最严重的1813年,在清政府的低效治理下,河北爆发了大规模饥荒和瘟疫。

北京以南,千里无鸡鸣,白骨相枕籍,百姓们不得不四处逃难乃至易子相食,仅仅1813年一年,死者就高达近百万。

这也是天理教能冲进紫禁城,李文成、牛亮臣等人在滑县、曹县掀起大规模起义的最大原因,确实是活不下去了。

而在大虞朝,救灾的能力和意愿比满清强不说,出路更是多,把移民往西和往东北填,就是最好的办法。

以至于莫子布在北京城看着漫天蝗虫飞舞哭笑不得,因为1813到1815这三年移民数量激增,比之前十年还多。

他也是通过这三年,才发现他治下的百姓多成了什么样子。

于是莫子布立刻命令铁道部和府县衙门放开铁路限制,由皇室、政府两方各补贴四百万银元给西北局兰银铁路司,让难民无偿乘坐火车向西。

这让刚刚建成的银太线,立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原的移民通过这条一路铁路快速转移到银川之后,再乘坐银(川)沙(州)线到达后世的敦煌,做到了接近两千公里,百姓基本不需要徒步的壮举。

而在大虞,敦煌所在的沙州就已经是安西使司的管辖范围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安西使司接洽移民的经验极为丰富。

只要从这里穿过星星峡到达哈密,就能继续乘坐火车,最后到达安西各处。

因此,万五虽然被打了个头破血流,但心里并没有多少怨气,他知道不管怎么折腾,皇帝还是在管他们这些人的死活。

这是很不容易的,要知道这家伙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历史上万五是关中箱工的首领,为人仗义疏财,好打抱不平,他在嘉庆十八年(1813)领导了陕西箱工起义,打死绿营兵上万,绝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

“五哥,你擦擦血,这火车上会放饭,一会咱们少吃点你多吃点补补身子,到了银川据说还有羊肉吃。”

“是咧,从银川到沙州卫,也是全部火车,不用咱走路,再从沙州卫穿过大戈壁就是安西了。

王夫子说那里牛羊成群、瓜果遍地,家家都能吃白面馍馍。”

“听说安西往西,菩萨蛮就跟不值钱一样,是个汉儿去了就能娶个做婆姨。

五哥你带带额呗,额都快三十,还是个老光棍,死了都对不起爹妈祖宗咧。”

“奏是!五哥你这么厉害,咱们都跟着你,听你号令。

到时候你混个啥爵爷,咱就给你做家丁,吃着白面条,搂着婆姨,那日子,啧啧!”

箱工们围着万五,说的口舌生津,一旁的小孩子们更是喉头不断耸动,痴痴的看着大人们,尽力想象着他们不太见过的羊肉泡馍。

这些年大虞虽然发展非常快,但人口也在飞速增多,由于没有工业化做生育刹车,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七亿,神州大陆上至少有五亿。

在这个没有化肥,农业育种刚刚起步,杂交还是非常粗浅的时代,大陆上蹲五亿人,比同时期多了至少一点五亿,想想就知道有多可怕了。

在大虞,来自东北和南洋的粮食,喂养了大量的过剩人口,但同时也极大冲击了内地的农户,导致粮价波动异常。

再加之奸商在其中兴风作浪,多收了三五斗的事,在各地频繁上演。

因此,国家层面已经在尝试控制世界了,最底层却依然大量存在靠玉米、红薯,土豆和野菜过活,要拼命挣扎才能勉强糊口的人群。

固然比起满清嘉庆时期只能通过动乱减少人口的地狱场景好了很多,但依然至少有三亿人在靠近地狱的边缘游荡。

而听到乡亲和同工们这么说,万五却有些担忧。

他放下脖子上的大女儿,踩着一个木箱子爬高点后,伸长脖子打量着这节铺着草席,没有任何座位的车厢。

浓重的汗臭酸味扑面而来,八月的车厢中闷热异常,从铁皮车厢中偶尔吹进来的一点凉风,便成了移民们的救命稻草。

整节车厢里满满当当,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大人叫小孩哭,直叫人头皮发麻。

“贼你妈,额以为咱在钟南山当箱工就够苦了,谁想到河北、山西这边蝗灾恁严重,闹的都要逃荒,说不得整个山西、河北的人都来了。

不知道这安西有多大,能不能容得下这么多人,别咱去之前牛羊成群,去了草都没得吃!”

同乡和同工们听万五这么分析,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脸上浮现出了浓浓的担忧。

而且万五的担忧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大虞的救灾能力和意愿确实比满清要高很多,但大虞这次蝗灾的灾民,可比历史上满清要面对的,多太多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虞有东北和南洋这两块主要产粮地,同时莫子布又为了推行北方的大农场制度,刻意没有用国家力量保障北方的农业生产。

因此满清的1813蝗灾大约只有千把万人受灾,死了两百多万后,其馀给点米汤和野菜饼,基本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是大虞在这场蝗灾中,完全破产在家乡生活不下去的,光是河北一省就有六百多万,山河四省加起来,妥妥超过两千万。

这么多的人口,哪怕分十年迁移到安西,也超过这时段安西的承受极限。

而一直在西面过好日子的安西百姓能接受为国而战不避生死,但绝不可能接受长时间的生活质量下降。

这要是全放过去,估计安西就能打土客之战了。

不过还好,莫子布咬着牙动用了近亿银元打赢了征俄和讨法两战,伏尔加河下游,黑海西岸和克里米亚半岛应该能消化这些汉人移民了。

轰隆!

万五等人正在担忧的时候,蒸汽火车突然放慢速度,万五猝不及防,一个倒栽葱从高处摔了下来。

车厢里也一片混乱,基本没坐过火车的移民们在车厢里翻滚的到处都是,又是一阵大人骂小孩哭。

“贼你妈,这甚火车!”万五撞到了额头上的伤口,刚刚愈合的地方又开始滴血,疼得他嗷嗷直叫。

哐当!”

车厢的铁皮门打开了,一个穿着锦衣的壮汉轻轻一跃就上了车。

他身着大红飞鱼服,腰间插着绣春刀,头上是用料考究的乌纱折上巾,眼睛一扫移民们就禁若寒蝉,不敢再闹腾。

“晌午了,就在这里放饭,各自选五个领头的下来,把吃食搬回去。”

移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是真的有饭吃,还是去吃板刀面和馄饨。

众人都把目光看向了万五,他高大健壮,声如洪钟,长着一张标准的忠肝义胆国字脸,一看就是能为大家两肋插刀的侠客。

万五轻轻一甩,打落了妻子牵着袖口,充满担忧的手,豪气干云的团团一拱手,挺身而去就跳下了车厢。

“五哥,你等等额!”看到万五跳下去,他身后的箱工兄弟江大旗,何在礼等人也把牙一咬跟了上去。

所谓箱工,其实就是伐木工人,关中南部终南山上大片原始森林,是用来做铁路枕木的最好材料。

同时因为大虞朝在西面拓地万里,西安从偏居一隅突然变成了中心城市,很多时候甚至成了神州本土的代名词。

这给西安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自然对木材的须求也成百倍的增加。

这些终南山的箱工常年行迹原始森林,一路虎豹豺狼多的是,很多能卖上价的巨木也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人才能运出来。

因此形成了集体抱团,讲究协作的风格,此时哪怕心中有所畏惧,也还是跟随万五。

当万五跟着神态倨傲的锦衣卫百户赶到一个简易的车站后,发现竟然真就是放饭了。

一筐筐杂粮窝窝头和咸菜,以及烧好的茶水,就摆在原地。

万五大喜,赶紧让江大旗回去叫人,一众灾民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欢声笑语下,如同脱缰的野马朝着吃食狂奔,上手就要来抢。

万五心有所悟,他左右一看,拿着短棍的州县衙役们又围了过来,赶紧止住了手下那些兄弟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个去抢吃食的举动。

果然,毫无纪律冲过来的灾民又挨了一顿棍棒,被打的鬼哭狼嚎,而他们和另一些车厢主动出来的人则避免了这一顿杀威棒”。

“你们协助衙役把人群分开,一人三个窝窝头一撮咸菜,茶水管够但不许多喝,下一次停车要到延安府去了,几百里路喝多了可没地方解手。”

神情倨傲的锦衣百户先登记了万五等人的籍贯和家庭情况,然后让他们去组织分发食物,还不让州县衙门协助。

万五心里一动,这好象是要从他们这些灾民中挑一些人出来当管事,不然这一趟车就是几千人,光靠七八十个铁道部的警察,肯定是管不过来的。

“咦,还有白米!”一个拿到食物的灾民啃了一口窝窝头,难以置信的喊道。

此时的玉米可没有后世的香甜,整体吃起来的感觉也就比高梁略好一点点,依然十分粗粝。

在干硬难以下咽的玉米窝窝头或者粑粑中添加一点点白米,以增强口感的粘稠性,算是云贵川陕鄂西等地家境尚可的百姓中常见的选择。

万五听到欢呼,闻着香味,口水在嘴里疯狂分泌,让他都忍不住有些失神。

这些年终南山中大木被伐的差不多了,日子越来越难过,他已经好久没吃过白米了。

但即便如此,万五依然坚持要把分饭的事办完再自己吃,他甚至刻意把头抬高,免得看见脚边自己两儿一女渴求的眼神而心软。

“不错,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有担当。”穿着飞鱼服的锦衣百户这才露出了几分笑容,他招呼一旁的老衙役过来。

“老姜,给表现好的几组整点好吃的,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路上照看下。”

“得令!”老衙役笑呵呵的过来,把万五他们一群人拉到了放饭点的后面。

这里可不是蹲在地上啃窝窝头了,而是一桌一桌的饭菜。

“没啥好的,但你们在路上也不能吃大鱼大肉,天长路远,油肥的东西吃多了,万一脏腑受不了拉起肚子来,那就麻烦了。

所以最好的吃食就是这些,西红柿炒的鸡蛋,小磨香油煎豆腐,荤油炖的些小鱼,吃了有劲也安全。”

姜衙役刚做了个请吃的手势,万五的孩子们已经忍不住了,狂奔过去嗷呜嗷呜的大口吃了起来。

万五的得力兄弟何在礼也好不了多少,一大块鸡蛋下肚,舒服的他都呻吟出了声。

“要是隔三岔五能吃到这样的饭食,死也值了。”

万五强忍着食物的巨大诱惑,先给姜衙役行了一个礼。

“我等乃是粗人,无甚见识,从山西到安西,路途遥远,还请大人指点一二,路上也好保住性命。

若有安全到达安西的那一天,定给大人您立下长生牌位,日日供奉。”

果然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号的人物,万五敏锐觉察到了这些锦衣卫和衙役,包括铁道部的警察是在作着甄别和筛选,因此很干脆的主动投石问路。

“哈哈哈哈,孺子可教,听说你还是关中人?”姜衙役哈哈大笑,他就喜欢这样上道的人。

“在下正是关中人,籍贯凤翔府岐山县。”

“可认得字?”

“读过书,小学毕业,后来父亲摔断了腿,家里没了收入才没有继续读。”

“那就好,我这里有本书,你这些天在火车上好好看,仔细品,若是有所得,到银川府出了车站就去寻一面辽字大旗,自然有人接纳你。”

千恩万谢中,万五有些受宠若惊的接过这本书,打开以后,发现这好象是一本科普书籍。

比如自称最好称某,应答最好称喏,啥是横刀,啥是明光铠,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万五疑惑的翻到封皮,只见正面写着大大的兴汉二字,翻过来再一看,书尾封皮上也写着复唐二字。

万五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很快就会懂了。

从移民中挑选出最可以培养的,统统打包送到最西边,用皇汉思想武装他们。

让他们在千岁堡(斯大林格勒),在平海城(塞瓦斯托波尔),在整个欧亚之交成为泰西夏辽凉三藩国最坚实的依靠。

这一套连招,包括连络姜衙役这样的吏员,动用王府属官沿途甄别,乃至路上自费提供保障,都是泰西三藩的主动选择,这正代表了他们的须求与渴望。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救赎反派战奴后,我成了万人嫌? 快穿影视剧之老丁和江德福是连襟 穿越一拳世界,我成了怪兽创造家 奥特老大杀手 我在洪荒专职摸尸,圣人见了都跑 宝瓶仙缘:从穷小子到皇权继承人 逼我下乡?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 神颜爱豆,他只想活命 让你做状元,没让你做陆地神仙! 希腊:命运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