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明晃了晃手中的酒瓶,1961年的玛歌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王漫妮挑了挑眉,侧身让他进门。的眼神真好。
魏志明自然地走进套房,将红酒放在茶几上。
王漫妮不动声色地合上电脑。深夜拜访,就为了送酒?
王漫妮给魏志明倒了杯水,自己则开了那瓶玛歌。醇厚的酒香立刻在套房内弥漫开来。
王漫妮接过文件,快速浏览。
这份资料确实很有价值,详细列出了未来两年政策鼓励的题材方向和审查红线。
王漫妮轻轻抿了一口酒,掩饰自己的思考。
魏志明的第一个条件在她的预料之中,但第二个条件她需要谨慎处理。
魏志明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恢复了商人本色。
送走魏志明后,王漫妮重新打开电脑。
魏志明的人脉资源正是她急需的,但这个男人显然对她有超出商业合作的兴趣。
她必须把握好分寸。
这人太狡猾了,她现在没精力应付这种男朋友。
第二天上午,王漫妮约见了陈屿。
曾经意气风发的电视台制片人如今面色憔悴,眼下的黑眼圈显示他最近的困境。
陈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希望。
王漫妮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狂飙》的前五集剧本和分集大纲,你看看。
陈屿接过文件,起初只是随意浏览,但随着阅读深入,他的表情逐渐变得专注甚至震惊。
也不知道系统里的积分够不够兑换一个'编辑'的出场费的?
哎,积分用起来真嫌少。
还是得赶紧赚钱,买点好东西,去系统里兑换成积分。
当天下午,陈屿带着签好的协议回到家里,还是难掩激动。
剧本太好,机不可失。
一周后,广电总局的刘处长如约而至。魏志明在上海外滩一家私密会所安排了晚宴,王漫妮带上了《狂飙》的完整策划案。
刘处长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言谈举止透着官场中人的谨慎和精明。
他仔细翻阅了王漫妮提供的材料,不时点头。
合作谈的很愉快。
回程的车上,魏志明终于提出了那个问题:\"现在项目已经有了进展,王总什么时候饯行我们的晚餐之约?\"
王漫妮没有接话。
她知道魏志明这样的男人,越是拒绝反而越会激发他的征服欲。
都怪她太有吸引力了。
与魏志明分别后,王漫妮来到一家隐蔽的咖啡馆。
陈屿已经在那里等候,身边坐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戴着黑框眼镜,衣着朴素。
王漫妮打量着这位女编剧。张一桐眼神清澈,言谈间透露出对创作的执着和热情。
接下来的两小时,三人深入讨论了剧本的修改方向。王漫妮惊喜地发现,张一桐不仅对剧本有独到见解,还对影视市场有敏锐洞察。
最终,张一桐被说服了。
王漫妮的核心团队又多了一位得力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