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正在院子里修剪他那盆宝贝似的文竹,剪刀突然在半空停住了。
他推了推眼镜,看见易中海领着个半大孩子进了院门,后面跟着几个看热闹的邻居。
约莫十二三岁,瘦得跟竹竿似的,但眼睛格外明亮,像两颗黑葡萄嵌在瘦削的脸上。孩子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虽然打着补丁,但干净整洁。
那孩子立刻鞠了一躬,动作干净利落:\"阎叔好!清脆响亮,透着股子精神劲儿。
阎埠贵心里暗暗称奇——这孩子虽然瘦弱,但举止大方,眼神清澈,一看就是个懂事的。
正想再问,刘海中挺着肚子从后院晃悠过来:\"哟,老易,这是…你领养的孩子?看着挺精神的嘛!
易中海拍拍易小军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去,叫刘叔。
易小军立刻转向刘海中,规规矩矩鞠了一躬:\"刘叔好!我叫易小军,以后请多关照。
阎埠贵发现易中海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对这个评价很受用。
他不经意间看到了易小军的反应——孩子听到夸奖后,先是偷偷看了易中海一眼,见对方笑了,自己才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纯粹的喜悦。
一大妈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沾着面粉。看到易小军,她整个人僵在原地,嘴唇微微发抖:\"这这就是\"
易小军毫不犹豫地向前两步,仰头看着一大妈,脆生生地喊了声:\"妈!
一大妈的眼泪瞬间滚了下来。她颤抖着伸出手,却在即将碰到孩子时停住了,像是怕吓着他。
这句话像打开了什么开关,一大妈一把将孩子搂进怀里,哭得说不出话来。易小军轻轻拍着她的背,动作温柔得不像个孩子。
易中海别过脸去,悄悄抹了下眼角。
当天傍晚,易家摆了两桌。
菜色不算丰盛,但在这年头已经很难得——一盘红烧肉,一条鱼,几个炒青菜,还有易中海珍藏的一瓶好酒。
院里能来的都来了,连平时不怎么露面的张大爷都拄着拐杖来了。
傻柱更是主动请缨,帮着炒了两个拿手菜。
众人纷纷举杯。
阎埠贵注意到,易小军站在易中海和一大妈中间,一手拉着一个,眼睛亮晶晶的。我们易家的孩子\"时,孩子的嘴角止不住地上扬,那种发自内心的欢喜藏都藏不住。
易小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但紧接着又说:\"不过我学过快板,要不我给叔叔伯伯们打一段?
在众人的起哄声中,易小军拿起筷子当快板,有模有样地打了一段《学雷锋》。孩子声音清亮,节奏分明,把大家都逗乐了。表演完,他第一时间看向易中海,像是在等待评价。
阎埠贵冷眼旁观,发现这孩子虽然活泼,但极有分寸。
给长辈敬酒时双手捧杯,吃饭时不抢菜,别人说话时认真听着。
他看易中海和一大妈的眼神里,满是孺慕之情。
散席后,阎埠贵故意磨蹭到最后。光了,他才对易中海说:\"老易,这孩子哪找的?
易中海明显有些不习惯这样的亲昵,但并没有推开:\"都行,听你妈的。
看着孩子雀跃的背影,阎埠贵突然明白了什么:\"老易,你孩子看起来不错呀。
易中海望着窗内一大妈给易小军擦汗的身影,难得地没有反驳。
他相信即使有不好的地方 ,他也会好好教育的。
第二天一早,阎埠贵出门上班时,看见易小军已经起来了,正在院里扫地。
孩子干得满头大汗,但一丝不苟,连墙角都不放过。
这时易中海推门出来,看见这一幕明显愣住了:\"小军,这些活不用你干\"
易中海站在原地,看着孩子飞奔而去的身影,表情复杂。
接下来的日子,院里人都见证了易家的变化。
易小军每天抢着干活,一大妈脸上的笑容多了,连易中海都变得和蔼起来。不到半个月,孩子就跟院里孩子们相处的无比自然,仿佛他生来就是易家的孩子。
一个雨夜,阎埠贵从学校加班回来,看见易小军蹲在院门口张望。
正说着,远处出现易中海的身影。刻冲进雨里:\"爸!
易中海明显吃了一惊,随即加快脚步。父子俩在雨中相遇,易小军踮着脚把伞举到易中海头顶,自己大半个身子都淋在雨里。
易中海二话不说,直接把孩子抱了起来,父子俩共用一把伞往家走。
声音渐渐远去,阎埠贵却站在原地久久未动。几天聋老太太说的话:\"那孩子眼里有光,是真心想过日子的。
看来,易家这次是真的添了个好儿子。
易中海这老小子,福气还挺大。
阎解旷这次要是再考8分,看我不揍死他!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阎埠贵撑伞走进中院,打算去老太太那看看。
最近阎埠贵养成了一个习惯,有空就去老太太那坐一会,娘俩你气我一回,我气你一回,越斗越有瘾。
正说着,屋里传来易中海难得爽朗的笑声:\"好小子!这招'凤凰单展翅'我当年学了半个月,你一天就会了!
老易这笑声,得有好几年没听过了。
回去路上,阎埠贵路过刘家窗口,听见里面传来刘海中的吼声:\"你看看人家易小军!学习好又勤快,你呢?整天就知道疯玩!
阎埠贵摇摇头加快脚步,心里却想:这易小军来了才几天,都成\"别人家孩子\"了。不过老刘也不再怎么打孩子了。
也不知是收到阎埠贵的影响,还是被易家父慈子孝给刺激到了。想打孩子的时候,都是打在旁边的桌子上、凳子上上,反而不会落在孩子们身上。
即使忍不住,也是打在肉多的地方。
要不说孩子都是会看人脸色的。刘海中的变化,刘光天和刘光福是最先感受到的。小哥俩试探了一下,发现,刘海中确实不会下死手打他们了。
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渐渐的也敢顶嘴了,刘家反而有了更多正常家庭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