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 > 第25章 情满四合院之秦淮茹25

第25章 情满四合院之秦淮茹25(1 / 1)

火车驶入上海站时,天刚蒙蒙亮。秦淮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透过车窗望去,月台上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候。

与北京站的方正大气不同,这里的建筑线条更加柔和,站台上方弯曲的雨棚像是一道道波浪。

秦淮茹点点头,把全家福小心地放回包里。

走出车站,上海的晨风扑面而来,带着一丝黄浦江特有的水汽。

秦淮茹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去,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子已经泛黄,在朝阳中闪烁着金色的光。

班车上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天南地北的口音交织在一起。秦淮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好奇地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街道比北京更窄,但更加整洁;自行车流如潮水般涌动,铃声此起彼伏;路边的早点摊冒着热气,油条、粢饭团的香味飘进车窗,勾起她的食欲。

班车驶过外白渡桥时,秦淮茹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黄浦江在晨光中波光粼粼,对岸的浦东还是一片农田,而这边外滩的建筑群巍峨壮观,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

复旦大学的主校区绿树成荫,红砖建筑透着浓厚的学术气息。

培训班学员被安排在专家楼,两人一间,条件比秦淮茹想象的要好得多。

房间干净整洁,两张单人床,书桌、衣柜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独立的卫生间。

秦淮茹把行李放在靠窗的床上,迫不及待地从包里取出信纸,准备给家里写信。

她简单写了路上的见闻和住宿情况,特别描述了火车上认识的新朋友林淑华,好让家人放心。

开班仪式在经济系的大教室里举行。

五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济济一堂,主席台上坐着几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还有国家计委的几位领导。

秦淮茹翻开刚发的学员手册,里面详细列出了三周的课程安排:计划经济理论、物资平衡方法、区域经济协作……几乎涵盖了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最后一页附有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借阅规则。

孙教授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说话带着明显的上海口音,但思路异常清晰。

秦淮茹和林淑华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比她们接触到的视野更加开放。

第一堂课就是孙教授主讲《计划经济与物资调配》。老先生不用讲稿,从苏联模式讲到中国实践,深入浅出。

秦淮茹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移动,生怕漏掉任何一个观点。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

秦淮茹手指不自觉地摸到了包里那份物资调剂方案。但她犹豫了——在这么多资深同行面前发言,会不会显得冒失?

秦淮茹一惊,抬头对上孙教授鼓励的目光。她没想到自己的小方案已经传到了这里。随即她站了起来。

教室里响起一阵议论声。

讨论越来越热烈,孙教授干脆调整了课程安排,把原定的理论课变成了案例研讨。下课铃响起时,学员们还意犹未尽。

走出教学楼,林淑华兴奋地挽住她的胳膊:\"孙教授可是参与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大专家!

接下来的几天,培训课程紧张而充实。白天听课讨论,晚上整理笔记,秦淮茹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新知识。

周四下午,她正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秦组长学习很用功啊。

秦淮茹猛地回头,看见王副主任笑眯眯地站在书架旁。

他比上次见面时瘦了些,但精神很好,手里还拿着一摞经济期刊。

王副主任翻开她面前的笔记本,认真看了几页:\"思路很清晰,考虑也很全面。对了,你那套物资调剂方案带了吗?我想详细看看。

秦淮茹从包里取出方案递过去。

这是她熬了十几个晚上写成的,融合了这个时代物资流通的特点和她前世的一些现代管理理念。

王副主任仔细阅读着,不时点头。

两人越聊越深入,从物资调剂谈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

王副主任的见解让秦淮茹大开眼界,而她的一些想法也频频获得赞赏。

周末,秦淮茹和林淑华终于有机会走出校园,感受上海的风情。

她们逛了南京路,在外滩拍了照,还特意去城隍庙买了些小礼物。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继续购物之旅。

女人么,谁能抵得住买买买。

第二周的培训更加深入,增加了实地考察环节。学员们参观了上海的几家大型企业,了解他们的物资管理经验。

每次考察回来,秦淮茹都会把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方案对照,不断修改完善。

一天晚上,她正在房间整理笔记,林淑华神秘兮兮地推门进来:\"猜猜我刚才遇见谁了?你们工业部的李司长!他特意问起你呢。

秦淮茹手一抖,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墨迹:\"李司长?他怎么会知道我?

培训进入最后一周,学员们开始准备结业报告。

孙教授特意安排了一次个别辅导,对秦淮茹的方案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秦淮茹恍然大悟。她太急于把现代理念搬过来,忽略了现实接受度。

经过调整,方案既保留了创新内核,又更加符合当前的政策语言。

结业前一天,培训班组织了最后一次研讨会。除了学员和教授外,还来了不少计委和部委的领导,王副主任和李司长都在其中。

轮到秦淮茹发言时,投影仪将她的方案大纲打在幕布上,清晰明了。

讨论越来越热烈,李司长甚至和王副主任小声争论起来。

研讨会结束后,王副主任把秦淮茹叫到一边:\"李司长很欣赏你的方案,想调你去部里参与全国试点工作。你怎么想?

去部里?那意味着更大的平台,但也意味着要离开工业局。

就是距离家里远了点,孩子小了点,不过,说不定能分房。

现在家里住的房子是轧钢厂分配的,按说她已经离开了轧钢厂,应该收回的。不过她是职位越升越高,轧钢厂想结个善缘,就一直让他们住着。

新的单位的住房,她之前也问过,她的职位是可以分个楼房的,只是面积不会大,二十几平的小单间,还不如大院里舒服。

现在大院里一片和谐,婆婆棒梗他们老的老小的小,平时院里邻居还能搭把手,秦淮茹并没有想换房子的打算。

回去跟婆婆商量下,四合院的房子,看能不能买下来。

结业典礼上,秦淮茹作为优秀学员代表上台发言。

收拾行李时,秦淮茹把三周来的笔记和资料仔细整理好。这些不仅是宝贵的学习收获,更可能成为未来工作的基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赛尔号:你们好,我叫朵莉亚 快穿:输入恋爱密码访问对象 异能图腾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道之恒道 明日方舟:降临 凡心问道 封地雄兵百万,李二你后悔了吗 侯门重生之傲娇灰姑娘的打脸逆袭 魂穿灾年,一把复合弓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