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秦宫绮梦:幼师穿越之皇后养成记 > 第243章 抉择:皇帝还是平民

第243章 抉择:皇帝还是平民(1 / 1)

林悦站在咸阳宫那宏伟却又透着几分寂寥的大殿之上,手中紧紧握着那枚象征着至高皇权的传位玉玺。玉玺在透过窗棂洒进来的斑驳阳光映照下,散发着温润而又神秘的光泽,可此刻握在林悦手中,却如同一块千斤重石,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自穿越到这大秦世界,从最初那个在现代社会里平凡无奇的幼师,到如今站在权力巅峰,手握传位大权的抉择者,林悦经历了太多太多。她见证了大秦帝国的兴衰起伏,参与了无数次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也经历了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她曾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解危机,为大秦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与繁荣。

然而,此刻摆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个足以改变整个大秦命运的艰难抉择——究竟是将这玉玺交予何人,让谁成为大秦的新帝,又该推行怎样的新政,才能让这个饱经沧桑的帝国重新焕发生机?又或者,她是否应该放下这一切,回归平凡的生活?

林悦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朝臣们。这些平日里在大秦朝堂上各抒己见、位高权重的大臣们,此刻都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他们都在等待着林悦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大秦的未来。

“诸位爱卿。”林悦终于开口,声音清脆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如今大秦,需新帝登基,以稳朝纲;更需新政推行,以图革新。这玉玺,乃皇权象征,可这新帝之位,却非轻易可定。”

朝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大殿内鸦雀无声,只有微风轻轻拂过,带动着殿角的旗帜沙沙作响。

“林姑娘,依臣之见,当立有德有能者为帝。”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缓缓走出队列,躬身说道,“如今大秦,历经战乱,民生凋敝,需一位贤明之君,以仁治天下,方能安抚百姓,重振国威。”

另一位年轻气盛的武将则立刻站了出来,大声反驳道:“老大人此言差矣!如今乱世,需有勇有谋之君,方能保大秦江山稳固。若立一软弱无能之君,恐难服众,大秦危矣!”

朝臣们顿时分成两派,争论声此起彼伏,大殿内瞬间变得嘈杂起来。林悦皱了皱眉头,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诸位爱卿,莫要再争。”林悦说道,“立新帝之事,关乎大秦兴衰,岂能如此草率决定?且这新政推行,亦需与新帝人选相契合,方能事半功倍。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便是想听听大家对新政有何见解。”

一位精明的谋士站了出来,拱手说道:“林姑娘,臣以为,新政当以富国强兵为本。可先轻徭薄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农业生产;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队战斗力,以应对外敌入侵。”

另一位大臣却摇头说道:“此言虽有理,但如今大秦内部矛盾重重,若只注重富国强兵,恐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臣以为,新政当以整顿吏治为先。如今朝堂之上,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若不加以整治,即便有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到实处。”

朝臣们又围绕新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林悦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思绪万千。她深知,这些大臣们的建议都有其道理,但在这乱世之中,要找到一个既能富国强兵,又能整顿吏治,还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完美方案,谈何容易?

就在林悦陷入沉思之时,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一名士兵匆匆跑进大殿,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报!秦风将军率军归来,已至宫门外!”

林悦心中一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期待。秦风,那个与她一同经历无数风雨,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在生活中相互扶持的男人。自上次分别后,她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他。如今,他终于回来了。

“快,快请秦将军进殿!”林悦急忙说道。

不一会儿,秦风身着战甲,大步流星地走进大殿。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战火洗礼后的沉稳与坚定。看到林悦的那一刻,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与深情。

秦风单膝跪地,向林悦行礼道:“末将秦风,参见林姑娘。末将不负所托,率军凯旋而归。”

林悦快步走下台阶,亲自将秦风扶起,眼中含着泪花说道:“秦风,你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秦风站起身来,目光扫过殿下的朝臣们,然后再次看向林悦,坚定地说道:“林姑娘,末将在外征战之时,心中时刻牵挂着你。如今归来,见你安然无恙,便已心安。只是,末将听闻如今朝堂之上,正为立新帝、推新政之事争论不休。末将虽不懂朝堂之事,但有一句话,却不得不说。”

林悦微微点头,说道:“秦风,但说无妨。”

秦风深吸一口气,目光直视林悦的眼睛,说道:“林姑娘,无论你最终选择谁成为新帝,无论你决定推行怎样的新政,末将都愿陪在你身边,与你一同面对一切。你若想成就一番大业,末将愿为你披荆斩棘,扫除一切障碍;你若想放下这一切,回归平凡生活,末将亦愿与你携手天涯,共度余生。”

林悦听闻此言,心中感动不已,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看着秦风,轻声说道:“秦风,谢谢你。只是,这抉择太过艰难,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秦风轻轻握住林悦的手,说道:“林姑娘,莫要如此忧虑。这世间之事,本就难以十全十美。你只需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你认为正确的选择便好。无论结果如何,末将都会一直在你身边。”

林悦微微点头,心中渐渐有了主意。她转身面向朝臣们,说道:“诸位爱卿,今日之争论,皆为大秦未来。然这新帝之位与新政推行,实非我一人可定。这传位玉玺,虽为皇权象征,但若强行将其交予某人,恐难服众,亦难保大秦长治久安。”

朝臣们面露疑惑之色,纷纷交头接耳,猜测着林悦接下来要说的话。

林悦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思来想去,决定将这玉玺放入地宫之中。让历史自己做出选择。至于新政推行,亦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可先从整顿吏治入手,选拔贤能之士,充实朝堂;同时,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农业生产,让百姓先过上安稳日子。待时机成熟,再图富国强兵之策。”

朝臣们听闻此言,有的面露赞许之色,有的则露出担忧之态。那白发苍苍的老臣再次站了出来,躬身说道:“林姑娘此计虽妙,然将玉玺放入地宫,若有人心怀不轨,妄图私取玉玺,篡夺皇位,又当如何?”

林悦微微一笑,说道:“老大人放心。这地宫之地,极为隐秘,除我之外,鲜有人知。且我会设下重重机关,守护玉玺。若真有人胆敢私取玉玺,必遭天谴。再者,大秦之未来,不在玉玺,而在人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推行新政,让百姓安居乐业,大秦自然能够繁荣昌盛,何愁无贤明之君?”

朝臣们听闻此言,纷纷点头称是。林悦见大家再无异议,便下令准备仪式,将玉玺放入地宫。

在众人的陪同下,林悦来到了咸阳宫地下的一处隐秘地宫。这地宫入口极为隐蔽,周围布满了各种机关陷阱。林悦手持火把,小心翼翼地走进地宫。地宫之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墙壁上刻满了古老的符文和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大秦的历史与秘密。

林悦顺着通道一直往前走,终于来到了地宫的核心之处。这里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石棺,石棺之上,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林悦知道,这便是放置玉玺的地方。

她缓缓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石棺,心中感慨万千。这玉玺,承载了太多的权力与欲望,也见证了太多的争斗与杀戮。如今,她要将它放在这里,让它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等待真正有德有能之人来开启。

林悦从怀中取出玉玺,缓缓放入石棺之中。当玉玺与石棺接触的那一刻,一道奇异的光芒闪过,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涌动。林悦心中一惊,但很快便平静下来。她知道,这或许是历史的选择,是命运的安排。

放好玉玺后,林悦转身对身后的朝臣们说道:“今日,我将玉玺放入此地,并非逃避责任,而是希望给大秦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从今往后,我们当齐心协力,推行新政,为大秦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朝臣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臣等愿追随林姑娘,为大秦尽忠竭力,死而后已!”

仪式结束后,林悦与秦风并肩走出地宫。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林悦看着秦风,微笑着说道:“秦风,如今玉玺已放入地宫,我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只是,这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你怕吗?”

秦风轻轻握住林悦的手,说道:“有你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怕。林姑娘,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林悦望向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憧憬,说道:“我想先从整顿吏治开始。如今朝堂之上,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若不加以整治,新政根本无法推行。我打算成立一个监察机构,专门负责监督官员的行为,对贪污腐败者严惩不贷。”

秦风点头说道:“此计甚好。只是,这监察机构之人选,需慎重考虑。若用人不当,恐难达到预期效果。”

林悦微微一笑,说道:“秦风,你放心。我心中已有人选。那几位在朝堂上以清正廉洁着称的大臣,便是最佳人选。他们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定能胜任此职。”

秦风赞许道:“林姑娘果然心思缜密。只是,这整顿吏治之路,必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恐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与阻挠。你需做好应对之策。”

林悦眼中闪过一丝冷峻,说道:“我早已料到会有此情况。但我林悦岂会惧怕他们?若有人敢阻挠新政推行,我定不轻饶。秦风,你愿帮我一起应对这些困难吗?”

秦风紧紧握住林悦的手,说道:“当然愿意。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会与你一同面对。”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悦与秦风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整顿吏治的工作中。他们先是召集了那些清正廉洁的大臣,共同商讨监察机构的设立与运作方式。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一个名为“御史台”的监察机构正式成立。

御史台成立后,立即开始对各级官员进行监察。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那些平日里贪污腐败、胡作非为的官员们,纷纷收敛了自己的行为,生怕被御史台查出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顽固分子,不甘心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暗中勾结在一起,企图破坏御史台的工作,阻止新政推行。他们四处散布谣言,说林悦与秦风妄图独揽大权,新政不过是他们排除异己的手段而已。

这些谣言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一些百姓的恐慌与误解。林悦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忧虑。她知道,若不能及时澄清这些谣言,新政的推行将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秦风,如今谣言四起,百姓对新政产生了误解,这可如何是好?”林悦焦急地对秦风说道。

秦风沉思片刻,说道:“林姑娘,莫要着急。这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是因为百姓对事情的真相并不了解。我们不妨召开一个百姓大会,当着众人的面,将新政的目的与意义详细解释清楚,同时,公布那些贪污腐败官员的罪行,让百姓看到我们推行新政的决心与诚意。”

林悦听闻此言,眼睛一亮,说道:“秦风,你此计甚妙。事不宜迟,我们立刻着手准备百姓大会。”

几日后,一场盛大的百姓大会在咸阳城的大街上举行。林悦与秦风站在高台上,面对着台下密密麻麻的百姓,开始了他们的演讲。

林悦首先开口说道:“乡亲们,我林悦自穿越到这大秦世界以来,一直心系百姓,渴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和平与繁荣。如今,大秦历经战乱,民生凋敝,若不推行新政,改革弊政,大秦将难以长久。我们成立御史台,监察官员,并非是为了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整治贪污腐败之风,让那些真正为百姓办事的好官能够得到重用,让那些贪污腐败的坏官受到应有的惩罚。”

秦风接着说道:“乡亲们,你们想一想,这些年,你们辛辛苦苦种地,却要缴纳沉重的赋税;你们努力劳作,却依然吃不饱穿不暖。这都是因为那些贪官污吏在中间盘剥你们,中饱私囊。我们推行新政,就是要减轻你们的负担,让你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台下,百姓们静静地听着林悦与秦风的演讲,眼神中渐渐露出了理解与信任的神情。这时,林悦又下令将那些贪污腐败官员的罪行一一公布出来,并将他们押上高台,当众审判。

当百姓们看到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官员们,如今狼狈不堪地站在高台上,接受审判时,纷纷欢呼起来。他们终于明白,林悦与秦风推行新政,是真的为了他们好。

百姓大会结束后,谣言不攻自破,新政的推行得到了百姓们的广泛支持。林悦与秦风趁热打铁,加快了新政的推行步伐。他们轻徭薄赋,鼓励农业生产,加强军事训练,大秦帝国逐渐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不久后,边疆传来急报,匈奴大军再次犯境,边境百姓深受其害。林悦与秦风深知,这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秦风,匈奴犯境,我们必须尽快出兵迎敌。只是,如今朝堂之上,新政推行正处于关键时期,若此时抽调大量兵力前往边疆,恐会影响新政的进程。”林悦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风沉思片刻,说道:“林姑娘,边疆百姓安危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至于新政推行,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只要我们安排得当,定能两不耽误。我愿率领大军前往边疆,抗击匈奴,保卫大秦边境。”

林悦看着秦风,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说道:“秦风,此去边疆,凶险万分,你一定要小心。我会在咸阳,为你祈祷,等你凯旋而归。”

秦风轻轻抱住林悦,说道:“林姑娘,放心。我秦风征战多年,岂会惧怕那些匈奴蛮夷?你只需安心推行新政,等我回来。”

几日后,秦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边疆。林悦站在咸阳城的城楼上,望着秦风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秦风,一定要平安归来。

在秦风离开的日子里,林悦一边继续推行新政,一边关注着边疆的战事。她每天都会收到来自边疆的战报,每当看到秦风率领大军取得胜利的消息时,她都会欣喜不已;而当听到战事胶着,秦风面临困境时,她又会忧心忡忡。

经过数月的艰苦奋战,秦风终于率领大军成功击退了匈奴大军,保卫了大秦边境的安宁。当秦风凯旋而归的消息传来时,林悦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亲自率领朝臣们前往城外迎接秦风。

当秦风骑着高头大马,身披战甲,英姿飒爽地出现在林悦面前时,林悦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她快步走上前去,紧紧地抱住了秦风。

“秦风,你终于回来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平安归来的。”林悦哽咽着说道。

秦风轻轻抚摸着林悦的头发,说道:“林姑娘,我答应过你,会平安回来,就一定会做到。如今,匈奴已退,边疆安宁,你也可以安心推行新政了。”

林悦抬起头,看着秦风,微笑着说道:“秦风,这一切都多亏了你。有你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怕。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推行新政,让大秦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秦风点头说道:“好,我们一起努力,让大秦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

在林悦与秦风的共同努力下,大秦帝国逐渐走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新政的推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百姓们安居乐业,朝堂之上清明廉洁,军队战斗力大幅提升。而林悦与秦风,也在这一过程中,感情愈发深厚。他们携手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共同见证了大秦的崛起与辉煌。

多年后,当林悦回首往事时,心中感慨万千。她庆幸自己穿越到了这个时代,遇到了秦风,遇到了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与大臣们。虽然她曾面临过无数艰难的抉择,但她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知道,正是这些抉择,让她的人生变得如此精彩,让她与秦风的爱情,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那枚被放入地宫的传位玉玺,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见证了大秦帝国在新政的推动下,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 同时穿越:让大明再次伟大! 我讨厌她,但她是我的鬼 和离当夜,冷情权臣跪求父凭子贵 九疑赋 诡异时代,我为界使! 遮天之宿命永生 咒禁山海 问鼎仙途 古代饥荒年:带嫂纳妾,粮肉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