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的价格风暴如同寒潮过境,瞬间冻结了平遥县低阶丹药符录的市场。柳絮巷甲七号小院内,气氛不可避免地凝重起来。陈晚秋从坊市带回的消息一次比一次严峻,原本稳定的几个小渠道订单锐减,张掌柜和百草堂老掌柜那爱莫能助的歉咎眼神,无不昭示着王家资本碾压带来的残酷现实。
夜间,油灯如豆,映照着林风沉静的面容和陈晚秋微蹙的眉头。
“王家这是要逼死我们。”陈晚秋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愤懑,“他们本钱厚,可以一直亏下去,我们……”
“他们亏得起,我们却耗不起,这是阳谋。”林风接口,语气却并无慌乱,“但他们忘了一件事,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屑于去想——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只认价格。”
他目光扫过桌上几瓶自家炼制的辟谷丹,丹丸圆润,色泽莹白,药香内敛而纯净。“我们的优势,从来不在价格,而在于品质。这是他们无法轻易模仿和摧毁的壁垒。”
“可是,大部分散修……”陈晚秋仍有忧虑。
“那就抓住那些不是‘大部分’的人。”林风思路清淅,“注重根基、追求实效、稍有积蓄的修士,猎妖需搏命的佣修,乃至一些家族中注重弟子长远发展的管事……他们才会明白,一颗杂质少、药力纯正的丹药,一张激发稳定、威力十足的符录,在关键时刻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灵石的问题,有时更是性命攸关。”
战略既定,林家开始了一场静默却坚定的反击。
林风彻底沉入修炼与生产之中。主屋静室内,地脉灵气的汇聚几乎未曾停歇。他不仅绘制清洁符、辟尘符,更将更多精力投入炼制锐金符、轻身符乃至新尝试的“护身符”。每一次落笔都倾注全力,确保每一张出自他手的符录都灵光饱满,结构稳定,威力达到同阶符录的顶尖水准。
炼丹室内,赤铜丹炉下的火焰吞吐不定。林风更加频繁地动用灵泉水,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每一滴的用量,使得出炉的辟谷丹不仅续航更久,药力更是温和纯净,长期服用对经脉几乎无损,远非王家那些大量炼制、难免蕴含丹毒的货色可比
陈晚秋则肩负起对外沟通与维护客户的重任。她不再频繁出入所有小铺,而是有选择地、间隔更长时间地去拜访,每次数量依旧不多,却必是精品。面对掌柜们的诉苦,她不再试图争辩价格,而是温和却坚定地展示自家货物的优异之处:
“张掌柜您看,这辟谷丹的成色,杂质几乎看不见,药力能持续五日以上,且绝无滞胀之感。”
“李掌柜,这张锐金符激发时金光凝而不散,威力堪比炼气三层修士的全力一击,绝非那些粗制滥造之物可比。”
“价格我们无法再降,但品质,我们可以保证每一次都如此。”
她甚至会默许掌柜们将丹药刮下少许粉末,或将符录让熟客稍稍感应,用最直观的方式证明其价值。
与此同时,林风通过孙道友与李家管事的联系也并未中断,偶尔提供的少量精品,更是成为了李家在高端客户面前维持口碑的利器。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家的低价策略确实卷走了大部分贪图便宜的客流,坊市间似乎再也难见林家产品的踪影。
然而,在一些不易察觉的角落,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某支准备进入城外险地的猎妖小队,队长在检查补给时,特意将新购的王家辟谷丹放到一边,对队员吩咐道:“去,想办法弄几瓶以前百草堂那种‘林家丹’,进了山,肚子里那点东西差不得。”
一位卡在炼气二层巅峰许久的老散修,咬牙用几乎翻倍的价格,从相熟的杂铺掌柜那求来一瓶林家辟谷丹,服用后感觉灵力运转都顺畅了几分,突破的瓶颈似乎都有了松动迹象。
甚至李家的一位负责采买的执事,在比较了自家店铺收购来的林家符录与王家的降价符录后,暗自摇头:“王家这是自降身份,这等劣质符录,岂是长久之计?这林家,倒是有点意思……”
口碑,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开始在以实力和生存为重的修士群体中,口耳相传,缓慢却坚定地发酵。林家虽然没有暴富,但最内核的、真正认可其价值的客户群体,反而在筛选中逐渐稳固下来。
而林风,在巨大的压力下,修炼不敢有丝毫懈迨。空间内的灵植一茬茬成熟,转化为丹药符录,又通过隐秘渠道换回灵石,支撑着家庭的用度、雇佣的开销以及他自身修炼的消耗。他深知,一切的根基,终在于自身的实力。
压力如同磨刀石,王家挥舞的价格屠刀未能斩断林家的生机,反而逼迫着这对年轻的道侣将根基扎得更深,将目光放得更远。他们以品质为盾,以口碑为剑,在这场不对等的商战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顽强地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方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