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听到薛平的话,不由笑了起来。
“薛府台,你的消息过时了!李钰大人非但无恙,更在北疆立下了擎天保驾的不世奇功!
他亲率五百铁骑,直捣北胡王庭,破万骑,擒王子,逼得那北胡大单于兀勒汗不得不下令退兵!
陛下闻讯,龙颜大悦,已特旨册封李钰为三等武襄伯!
你们四川这是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啊!”
钦差脸上露出钦佩之色,放眼景朝,能做到这般功绩的,唯李钰一人。
关键是李钰还是文官,才16岁,就立下如此大功,可以说就算是历朝历代也很难找出,如此文武双全之人。
薛平闻听此言,长大嘴巴,尤如石化了一般。
李钰不仅没死,还立下如此奇功,十六岁的伯爵爷,薛平想都不敢想
都说李钰得罪了首辅,在官途上走不长。
现在看来,这走得很长啊。
薛平兴奋了,之前因为李钰的土豆,他受到表扬,政绩上可是有着大大的一笔。
如今李钰成了伯爷,自己找个时间去拜访一下,等到任期满了,说不定可以调去京城当个京官。
酒过三巡,薛平告辞,越想越兴奋。
同时感觉象是做梦一样,脑中想起那个年前回乡,对他执礼甚恭、温文尔雅的少年状元。
如今却成了功勋卓着的伯爵。
这也意味着,他顺庆府,要出一位真正的顶级勋贵了!
得赶紧通知王县令,让他做好接待工作。
次日,钦差队伍在薛平亲自陪同下,前往望川县。
王县令昨晚便已得到府衙快马传讯,带着官员在城门口跪迎。
当他看到那威严的仪仗,再看到薛知府对钦差那无比躬敬的态度,不由有些双腿发软,心跳如鼓。
李钰不但没死,还成了伯爷!
那个他曾经接待,并视为本县莫大荣耀的状元公,如今已是需要他仰望的武襄伯!
他又是震惊,又是狂喜,庆幸自己与李钰一家关系尚可,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政绩和靠山!
听说前县令赵明德就是因为和李钰化干戈为玉帛,成了府城同知。
而自己对于李钰的事,都是尽心尽力,到时候要往上升迁一下,应该也没问题吧。
越想王县令越激动,有些可惜李钰没有回来,要不然他肯定得好好舔一舔。
整个县城也沸腾了,之前李钰中状元,便已经轰动一时。
如今死而复生成了伯爵,让众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不少县城百姓都跟在队伍后面,准备去李家湾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风水宝地。
以后家里老人死了,就埋到李家湾来,说不定也能保佑后世子孙像李钰这样有出息。
随后王县令亲自带路前往李家湾。
队伍很热闹,但李家湾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村口似乎刚刚进行过一场祭奠,空气中还弥漫着纸钱焚烧后的味道。
村里最大的宅院——李钰家,门前赫然挂着刺目的白灯笼,门上贴着挽联,里面隐约传来压抑的哭泣声。
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他们李家的骄傲、全村的希望,那位少年状元,战死沙场的消息早已传回,李家湾的人都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了。
昨日是七月十四,全村老少在族长的带领下,再次祭奠李钰。
李钰的祖母张氏,母亲周氏都哭晕了好几次。
大娘王氏,二娘赵氏也哭得撕心裂肺。
李守仁,李守义,李守礼三个大老爷们同样哭得稀里哗啦。
李守礼心中后悔无比,他给李钰送去土豆,那就是见到的李钰最后一面。
最知道儿子会战死,他就不回来了,说不定还能替儿子去死,让李钰活下来。
族长也哭了好几次,李钰是全族的希望啊!
如今的李族在十里八乡那都是腰杆挺得直直的。
李氏族学更是红红火火,十里八乡以及县城的人都将孩子送过来。
光是束修就让李族赚了不少。
其他乡邻之间有什么矛盾,只要李德富出面,都会给他面子。
这让李德富也十分得意。
而这一切都是李钰带来的,如今李钰死了,他们李族的靠山可就没了啊。
虽然李瑞悲伤过后,发誓说他一定会认真读书,就算达不到李钰的高度,也一定考个举人回来,光宗耀祖。
但没人当回事,你李瑞考了这么多次都没有考上,现在也只是个童生。
恐怕这辈子都中不了举。
而柳夫子和阮凝眸听到李钰战死的消息,到李家湾来祭奠,便在李家湾住了下来。
李瑞便打算拜柳夫子为师。
这可是状元的老师,让自己考个举人应该没问题。
二弟死了,那么这个家,他这个做大哥的来扛。
只是柳夫子根本不收他,教了李钰那样惊才绝艳的天才,其他人柳夫子又怎么可能看上眼。
更别说李瑞都20多岁了,还是个童生,柳夫子就更不想教。
他来这里是祭奠李钰的,不是来当老师的。
阮凝眸也哭得很伤心,她已经生了,是个男孩,原本还想将这喜讯告知李钰,结果李钰就死了。
周氏哭得死去活来,阮凝眸便在李家照顾她。
柳夫子和阮凝眸准备在李家湾住一段时间,柳夫子虽然不收李瑞当学生。
但还是会去族学看看。
这是李钰的心血,柳夫子也不想因为李钰没了,这族学就办不下去。
他要替李钰撑起来。
另外一个,则是因为李氏族学内藏书不少,很多都是柳夫子抄写的。
看到这些书,仿佛能回到之前教导李钰的时候。
李大山也伤心得很,李钰死了,铁牛也死了。
心里悲痛的同时,有些责怪铁牛没有将李钰保护好。
铁牛死了不打紧,一个莽夫而已。
但李钰可是全族的希望,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李大山是宁愿自己儿子死,也不愿李钰死。
昨日刚祭奠完李钰,村里的灵堂都还没有撤掉,族长李德富便听到了外面敲锣打鼓的声音。
很快便有村民来告知,知府和县令都来了。
这让李德福吃了一惊,到了村口一看,便见到了那庞大的仪仗队伍,不由心里有些徨恐。
如此大的阵仗可从来没有见过。
而且李钰中状元的时候,也只有县令来,如今连知府都来了。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莫非是朝廷给李钰的抚恤金?
急忙让人去通知全村人出来,然后在村口跪迎。
李家的大房,二房,三房包括奶奶张氏都还穿着素缟。
自从李钰死去的消息传来,他们这一身素缟就几乎没有脱下来。
知府和县令见到李家湾众人这悲切的面容,以及李守礼等人身上的素缟,心中了然。
又是感慨,又是好笑。
钦差大人也从轿子下来,见到跪在村口的李家湾村民,先让他们起身,然后令人摆设好香案,然后展开圣旨,朗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功懋懋赏,德懋懋官。
咨尔三等武襄伯李钰,凤抱奇猷,世敦古处。
效忠维于王室,折冲列在戎行。
兹以覃恩,驰赠尔父李守礼为资政大夫,锡之诰命。
尔母周氏,相夫克谐,宜家着范,兹赠为夫人。
驰赠尔祖母张氏为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