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归义军后,李钰将所有战利品都给了张崇山,让他去分配安排。
张崇山顿时感觉到了莫大的信任。
“李大人,牛羊马和皮草我收下了,但这金银我不能要。”
张崇山也有自己的坚持,李钰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深入草原,成功让北胡退兵,这些战利品就算不给云中府,张崇山都不会说什么。
现在给他这么多,他已经很感激,有吃的,有战马,他已经很知足了。
坚决不要金银。
李钰见状,也不好勉强。
随后李钰找到陆峥,对方依然是那生人勿进的高冷模样。
此刻正在擦拭绣春刀,见到李钰进来,眼底深处有着一丝笑意。
那是共同经历生死的认可
李钰开门见山直接道:“陆百户,从王庭带回来的金银,我准备留下。”
陆峥擦拭刀身的动作微微一顿,垂下眼皮,“李大人是钦差,战利品如何处置,自然由李大人定夺,不用特意来和我说。”
李钰看着他,嘴角微扬,带着点试探的笑意。
“这么说,陆百户是不会特意向陛下禀报此事了?”
陆峥将刀举到眼前,眯眼看向刀身,嘴里道:“负责饲养信鸽的弟兄,都已战死在草原了。
目前,并无紧急军情需要即刻上奏。”
李钰听明白了,锦衣卫和京城的通信中断了,他还以为锦衣卫人人都能传递消息,看来也是专门人来传递。
只是信鸽那玩意,不是写上纸条绑在脚上就能放飞传递吗?
而且李钰不相信陆峥做为百户,不会放信鸽。
陆峥这么说,那就是不准备给皇帝打小报告了。
李钰觉得好笑,你给我开绿灯就开绿灯,不用一直冷着脸吧。
这里就我们两人,你绷着个脸难不难受。
李钰心情颇为舒畅,要说起来,这次能破万骑,陆峥才是功不可没。
如果没有他擒住三王子,他们这边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李钰压低声音,“陆百户放心,李某并非不懂规矩之人。
这些金银,来自胡虏,取自不义。
我打算将其分为三份,一份上缴内帑,献于陛下。
一份用于抚恤此番随我出征的战死将士家属。
至于最后一份……”
他顿了顿,看向陆峥,“其中也有陆百户和此番出力弟兄们的一份辛苦,自然不能让大家白忙一场。”
陆峥闻言,擦拭绣春刀的手彻底停了下来。
他缓缓抬起头,眯着眼睛盯着李钰,目光有些锐利。
声音更是带上了一丝嘲讽,“李大人,这是想用金银堵我的嘴,收买锦衣卫?”
李钰正色道:“陆百户言重了!李某绝无此意!
只是此番同行,诸位锦衣卫弟兄同样出生入死,李某心中感激,此乃酬功,绝无他念!”
陆峥深深看了李钰一眼,缓缓开口“李大人的心意,陆某心领。
但锦衣卫乃天子亲军,自有规矩和俸禄。
酬功之说,不必再提。”
他站起身,将绣春刀收入鞘中,转身准备回屋,走到门口的时候,声音传来。
“李大人,您是有大才、做大事的人。有些界限,还是分明些为好。”
“其他官员畏锦衣卫如虎,李大人却要粘贴来,陆某提醒李大人一句,还是不要和锦衣卫走得太近。”
说完进屋关门。
李钰心中有些无语,他确实存了结交陆峥的心思。
想着以后朝堂风云变幻,若能有陆峥这样一个在皇帝身边的人物偶尔通个气,无疑是一大助力。
但没想到这陆峥对这事这么敏感,直接就把路给堵死了,连一点灰色地带都不留。
这是真的对皇帝忠心耿耿啊。
李钰自问做不到这样,作为穿越人士,他心中对皇权其实并未有太多敬畏。
当然表面是躬敬的,毕竟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
李钰将拉拢陆峥的心思压了下去,想着锦衣卫这边走不通,那就走太监那边。
太监爱财,让他们提前透露一点朝廷消息,也不是什么大事。
……
晚上,张崇山在将军府设宴,准备犒劳有功将士,庆祝云中府解围。
府内灯火通明,酒肉香气开始弥漫,幸存的将士们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轻松和期待。
李钰作为这次北胡退兵的功臣,被张崇山拉着坐主位。
周毅,张崇山分坐左右,至于陆峥等锦衣卫并没有出席。
不过在宴会开始时,李钰站了起来,朗声道:“诸位!庆功之前,我们当先祭奠那些战死的英魂!
没有他们的舍生忘死,便没有我们今日的安稳,更没有迫使北胡退兵的胜利!”
他的话让热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点头,觉得理应如此。
李钰端起酒碗,面向北方,开口道:“这一碗,敬我们死去的弟兄!
他们有的是随我出塞的五百铁骑,有的是坚守云中府的忠勇儿郎!
他们或许姓名不同,家乡各异,但都是为了守护我大景疆土,保护身后父老而战!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魂兮归来,且看这胡虏已退,且看这云中犹在!
我等生者,必不负你们用性命换来的太平!干!”
“敬弟兄们!干!”
张崇山、周毅以及所有将士,无论官职高低,全都肃然举碗,齐声呐喊。
随即纷纷将碗中酒液泼洒在地,以祭英灵。
不少汉子眼框在这一刻都红了。
他们还活着,但那些战死的同袍却再也回不来了。
李钰环视众人,继续道:“英雄,不应该无名!
张将军,烦请你将此次所有战死将士的姓名、籍贯详细列出,一个都不能少!
我会出资,在云中府外,择一高地,为他们立碑!
让后世子孙都知道,曾经有这样一群好儿郎,为了这片土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他们的名字,当与云中府共存亡!”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在这个时代,能刻碑留名、加载地方志的,至少也得是立下大功的将领或者有名望的士绅。
普通大头兵战死,能在军册上记一笔,家人拿到些许抚恤就已算不错,何曾敢想过自己的名字能被刻在石碑上,受后人瞻仰?
“李大人……此言当真?!”
张崇山激动起来,这可是收拢军心、激励士气的千古善政啊!
“千真万确!”
李钰斩钉截铁,“这立碑所需费用,皆由我一人承担!绝不动用军饷分毫!”
“李大人高义!”
“谢李大人!”
“立碑的话,咱们也能去祭奠战死的兄弟了。”
众人纷纷激动起来,许多将士更是起身朝着李钰行礼。
这一刻,李钰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攀升到了顶点。
当兵吃粮,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图什么?
除了保家卫国,不就图个身后留名,不让家人寒心吗?
李钰此举,简直是给了他们这些厮杀汉最高的荣誉和归宿!
所有人这一刻都觉得这个钦差大人真是不一样,是真的来为云中府办事的。
不仅让北胡退兵,还要给战死将士立碑。
比以前的钦差强了太多。
祭奠完毕,庆功宴正式开始。
大盆大盆炖得烂熟的牛肉、羊肉被端了上来,香气扑鼻。
早已吃了很久土豆,不见油腥的将士们顿时两眼放光,也顾不上什么礼仪,纷纷大快朵颐,吃得满嘴流油,畅快无比。
众人纷纷涌来向李钰敬酒,感谢他的活命之恩,感谢他为死难弟兄所做的一切。
李钰心情激荡,来者不拒,一碗接一碗地喝着。
虽然这个时代的酒度数不高,却也架不住这轮番轰炸。
最终酒意上涌,醉倒在了这片他用智慧和鲜血守护下来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