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准备殿试(1 / 1)

京城内。

随着李钰也成了会元,这次殿试谁会是状元便开始争论不休。

总不能再出两个状元吧。

而且李钰和顾辞远都是解元,会元。

李钰如果中了那就是大三元。

大景朝还从来没有出过大三元,荣誉拉满。

而顾辞远要是中了,那就更不得了。

小三元是他,大三元也是他,这就是连中六元。

自从科举取士以来,还从来没有谁连中六元。

因此京城士子对顾辞远充满期待,如果顾辞远成了状元,那就是开历史先河了。

其他人也都对顾辞远中状元有信心。

毕竟这是正儿八经的会元。

李钰虽然也是,但是后补上的,给人的感觉就不那么正规。

因此顾辞远的呼声最高。

赌坊又开盘了,李钰和顾辞远两人都是会元,让京城各大赌坊赔了个底朝天。

这次就想赚回来。

两个会元,到底谁才能夺得状元?

很快赔率出来,顾辞远依然是一赔一,李钰则是一赔二。

在赌坊看来,李钰虽然是会元,但肯定还是比不上顾辞远。

毕竟对方是小三元,李钰什么也不是。

而且顾辞远年纪比李钰大几岁,那就表示多读了几年书。

肯定还是顾辞远赢面大,因此赔率低一些。

京城百姓听到又开盘了,再从冲向赌坊。

之前的押注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还想再来一次。

只是这次押谁呢?

大部分人还是押了顾辞远,不过也聪明,两边都押,这样无论谁中都能赢。

苏墨白,马致远,高登云包括柳夫子将银两全都拿了出来押李钰赢。

这次还要再狠狠赚一笔。

李钰有些无语,会元开盘,状元也开盘。

京城这赌风很重啊!

这次李钰没有押注,虽然在皇帝面前露脸了。

但圣心难测,万一皇上要让顾辞远开创科举历史先河呢。

六元及第,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

因此李钰心里也没底,想要劝顾清澜他们不要押。

但大家都很上头,李钰却劝不住,只能作罢。

李钰回了会馆,原本想要安心看书,准备殿试。

结果还没看多久,便有士子来拜访他。

这些士子都听说了李钰敲登闻鼓,在朝堂上当场作文的事,敬佩不已。

如果不是对自身的才学有绝对的自信,又怎敢去告御状。

原本会试考完是需要去拜会主考官的。

但众士子却被告知取消这个环节了,这让士子们有些懵逼。

拜会主考官可是很重要的事,这样他们在京城就有了座师。

有个京官座师,以后遇到什么事,也可以让座师提点一下。

结果现在座师没了,众人便感觉象是无根的浮萍。

有消息灵通的说一众考官正在接受锦衣卫的调查。

众士子便明白了,这是真有科举黑幕啊。

于是义愤填膺,他们寒窗苦读,唯有科举才有出路。

如果连这条路都不公平的话,他们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甚至不少落榜的士子都觉得他们是不是也被打压了,当然他们没有勇气去告御状。

因此对李钰越发佩服。

于是无论是考上还是没有考上的士子都纷纷来拜访。

想要一睹李钰的风采。

马致远等来自顺庆府的士子,又说起了李钰原本可以夺得小三元。

却因为陈家插手科举,导致李钰县试,府试都是最后一名。

但李钰不畏强权,和陈家对抗到底。

喊出了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名言。

众士子才知道李钰还有这样的经历。

更是对这句话感同身受。

林澈更是将陈子明的文章默写出来。

众人一看,顿时大怒。

如此浮夸的文章居然能夺得县试,府试第一名,陈家真是太嚣张。

随后就有人爆出,陈家乃是次辅门生。

这次李钰落榜也是次辅干的,就是为了报复李钰。

还派人刺杀!

这一下,士子们炸开了锅。

这些士子多是寒门,在地方上经常被权贵打压。

而次辅就是权贵代表,陈家插手科举,本就不对。

次辅为了报复,让李钰落榜不说,还要派人杀他。

这还有天理吗?这还有王法吗?

同时再次敬佩李钰将陈家拉下马,让陈家被流放。

这样不为强权的人,当为他们的表率。

于是莫名的,李钰在士子们中声望高涨。

消息越传越广,很快整个京城都在谈论此事。

酒肆茶坊都在痛骂陈家,然后指桑骂槐陈家背后的人。

温知行本就名声不好,如此以来更臭。

更有士子跑去京兆府请愿,要求科举公平。

他们不敢去敲登闻鼓,但还是敢去京兆府的。

很快,锦衣卫那边也调查出了结果。

乃是一名从陈氏族学出来的人担任誊录官时,模仿李钰的笔迹改了文章。

如今这誊录官已经自杀。

案子也算是定了性,是誊录官为报复李钰才这么做。

这个结论让朝中清流官员都嗤之以鼻,一看就知道是被推出来顶罪的。

但人都死了,锦衣卫也确实没查出其他证据。

赵伯仁监管不力,被罚了一年俸禄,此案就算结了。

顾清澜来告诉李钰判罚结果时,李钰只能感叹次辅的手段确实高明。

连锦衣卫都查不出来。

插手科举还能全身而退,让李钰对次辅也更加警剔。

“你好好看书,这次我可将身上的银子都押了你成状元,莫要让老夫失望。”

顾清澜临走前开口。

李钰眼皮跳了跳,“老师,你是大儒,怎么还对赌博之事感兴趣。”

顾清澜白了他一眼“我是大儒就不要吃饭啊?”

“有这么轻松来钱的方式,我为何不挣?

你以为我这次为何来京,就是来押注的。

三年才这么一次,老夫岂能错过。”

李钰无语,如果你押错的话,岂不是全赔了。

等顾清澜走后,李钰专心看书,感觉压力山大。

现在所有亲朋好友都押他能中状元,但这次他心里是真没底。

特别是殿试的阅卷官都是朝廷重臣,次辅也是阅卷官之一。

有温知行在,李钰确实没有多少信心。

只能尽力而为!

四月十五殿试。

新科贡士们也不在外面晃荡了,而是全力备考殿试。

李钰其实要看的书已经很少了,大部分书都已经记在了脑海中。

殿试和前面其他的考试都不一样。

不再考四书五经,而是考策问。

考察新科贡士们的治国理政能力与思想立场。

强调考生对国家大事的见解、对皇权的忠诚度,以及文辞表达的规范性。

因此李钰,林澈等人也就不再看四书五经。

而是购买京城的邸报,看上面的时政,丰富对国家大事的见闻。

其他新科贡士也是如此。

每到这个时候,京城的报房就会加紧印刷邸报,这可是他们最挣钱的时候。

随着时间流逝,很快便到了四月十五这一天。

301名新科贡士进入皇宫,参加这科举路上最后的考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霍格沃茨:中国式教授 全球直播:我在抗战国家求我别死 镇魂刑警 世威大帝 理科生修仙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让你相亲,没让你把相亲对象拷了 综影视,美人有剑 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