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里已经成熟的药材,只有几株三七和一堆天麻。
院子里还种着一株长白参,茎和叶越长越大。
空间一直没自动收割,种子倒是成熟了好几次。
顾小北暂时用不上人参,扔在那慢慢长吧。
“空间的面积还是太小了,等种子全都长大,这得挤成啥样”?
无奈之下,空间里许多树被他拔了,院子里一下宽敞不少。
苹果、橙子、梨、山楂、山里红、栗子。
这些东西每样少说有上百斤,吃没了现种都来得及。
顾小北种下一颗粒松子,他想知道空间里的松树能长多高。
眼瞅着过年了,顺便再弄点松子吃。
“苞米杆子实在太多了,扔掉又有点可惜,留着回去喂驴”!
除了收割粮食蔬菜剩下的各种秸秆,空间里还有好多树枝子。
前者可以喂牲口,后者可以带回家烧火。
顾小北上辈子小时候穷怕了,见不得浪费。
车上的人虽然不少,但也不算太多。
无聊时偶尔扫描一下其他车厢,没发现有人站着,直到沉洋站。
沉洋站的客流量很大,全国都能排的上号,东三省更是排名第一。
客流量大捞不到座的人就多,就连卧铺车厢都挤过来不少人。
按理说坐火车是不可以乱窜车厢的,前提是硬座车厢挤得下。
当硬座那边实在装不下时,就会允许一些想“升卧铺”的人,到卧铺车厢待着。
有的人确实想升卧铺才过来,有的人是“心眼多”混过来的。
总之,卧铺这边的过道上,在沉洋站多了不少人。
原本这事与顾小北无关,可有心急想升铺的,挨个车厢敲门甚至想自己开门进去。
还好他这个包厢的门被他从里面锁上,要不然不知道得闯进来多少批。
列车员在第一次检票时,知道顾小北这个包厢要到终点才落车,所以就没再检过票。
至于他和丽娜两个人占一个包厢的事,列车员全当没看到,反正四个铺的车票都买了。
顾小北被这些人吵得烦不胜烦,刚开始还回应几句,后来干脆不搭理他们。
奈何有人锲而不舍,确定别的包厢都没空铺之后,守在他这个包厢外寸步不离。
反正对他们来说,没有铺位在哪待都是待,就这么耗上了。
顾小北和丽娜虽然不用出去弄吃喝,但要出去上厕所。
就那么一开门的功夫,被人瞄到包厢里面,发现有空铺。
“唉?同志,你这里还有地方啊?太好了,可累死我了”。
说话的功夫,就要往里挤。
顾小北没搭理他顺手柄门关上,用御物把包厢门锁上,走了。
这人没挤进去刚想发脾气,见顾小北走了又把话咽了回去,拧门把手想进包厢。
拧了半天没拧开,火气渐渐上来了,说话越来越不干不净。
撒完尿回来时看到这情况,顾小北的火气也上来了。
别说他把包厢的四张票全买了,就算没全买碰上这种人也不惯着,真当他脾气好啊?
那人还在那拧门把手,一边敲门一边骂骂咧咧。
顾小北走到跟前没直接动手,忍着火不想找麻烦。
“滚一边去,好狗不挡道”!
那人被骂的一愣,下意识松开门把手就要回骂。
借着这个机会,顾小北开门、进包厢、关门一气呵成。
“咔哒”。
门又锁上了。
外面这人差点没被气死。
他可是领导!
到哪身边都得围着一堆拍马屁的,结果在这受了气?
忍不了,高低忍不了!
再次被拒之门外,这位“领导”同志的小宇宙终于爆发。
一边双手用力转动门把手,一边嘴里开骂。
顾小北原本只想气气他,这下也忍不了了。
站起来就想出去揍人,被丽娜一把拉住。
“别冲动,在火车上动手,打完人没地方躲没地方跑,到时候咋整”?
顾小北一想,确实是这样婶滴。
虽然不方便直接动手揍人,想收拾人也不是没有办法。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用不多大一会列车员就得来,他得赶紧想招。
顾小北站在原地,身体随着火车的晃动而晃动。
脑子里灵机一动。
“有了”!
这时的火车不仅裤衩衩、裤衩衩响个不停,稳定性还非常差。
生产技术有限,让火车始终处于晃动之中。
顾小北抓住一次晃动比较剧烈的机会,隔空“稍稍”推了一把,摔了。
这位领导只顾着生气,没注意自己为什么会摔倒,以为自己没站稳。
条件反射之下,“领导”尽量让自己保持平沙落雁式着地,以此降低伤害。
他可是领导!
顾小北怎么可能让当领导平安落地!
一小段拇指粗细的木头,突兀的出现在领导的尾椎骨下
一阵惨嚎之后,领导哭了。
这时,列车员走了过来。
闹出这么大动静,下一节车厢都能听见,列车员想不来都不行。
“怎么了这是”?
没平安落地的领导,这时已经反应过来,尴尬呀。
想要不尴尬怎么办?
除非所有人都尴尬!
“一铲能铲千层岭,
一担能挑两座山。
一炮能翻万丈崖,
一钻能通九道湾”!
“你是英雄咱好汉,
高炉旁边比比看!
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
你坐喷气式,咱能乘火箭!
你的箭头戳破天,咱的能绕蓝星转”!
这位领导是真专业,坐地上连续喊了五分钟口号,硬是一句重复的都没有。
喊口号是很神圣的事,你可以不跟着喊,但决不允许打断!
于是,领导坐在地上喊,群众站在旁边听。
直到尾巴根不那么疼了,才让人把他搀起来。
顾小北没忍住,一连串国骂脱口而出。
“我去尼玛的四舅姥爷他二大爷,原来是四处鼓动群众吹牛b的领导,咋没摔死你”!
这时候刚结束战乱还不到十年,老百姓很服管教。
他们懂得不多,只知道听“领导”的话,所以才饿死那么多人。
当领导的为了攀比为了自己的“业绩”,哪有人在乎对错,一起跟着吹总不会错!
正因为有这些人四处画大饼,才能把牛b吹的“那么好”!
也正是这些人的欺上瞒下,让国家高层无法真正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才让吹牛b之风肆虐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