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又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这年头敢一天吃三顿饭的都老有钱了。
剩下的二百多个饺子已经成了速冻水饺,被郭兰英稀罕八叉和雪一起装进面袋子,打算以后慢慢吃。
全家都忙活了一天,就算身体不累心早就累了。
顾小北临睡之前下地窖去检查一下,害怕那边的耗子钻洞过来再把他们的过冬粮偷回去。
确定地窖里没耗子之后,三口人今天早早睡下。
顾晓茜睡得最快,刚躺下没一会就睡得呼呼的。
睡着还不消停,吧嗒吧嗒嘴嘿嘿傻乐,可能梦里还在吃好吃的。
惹得郭兰英憋着嗓子笑,轻轻拍了拍闺女,没一会也沉沉睡去。
顾小北这几天吃的好睡的好再加之身体强化,睡眠须求越来越低。
迷迷糊糊刚要睡着,隐隐听到外面有什么动静。
声音距离小木屋还有段距离,要不是他的听力提高很多,压根就听不到。
人在睡着之前和刚睡醒的时候是最懒的,顾小北懒得动弹,就这么睡了过去。
“邦邦邦,邦邦邦,小北,兰英妹子,邦邦邦”
顾小北的警剔性非常高,瞬间像猎豹一样蹲在炕上,同时手里出现一把五四式手枪。
上辈子用惯了各种新式武器,五四式手枪的设计和他以前用的手枪很接近。
虽然五四式手枪比驳壳枪威力小了点,可紧急时刻用五四式手枪更保险一些。
听清楚敲门的是杨树林,顾小北又将枪收进空间,这时郭兰英也已经醒了。
杨树林知道屋里有孩子没敢用力敲门叫人,顾晓茜还在呼呼大睡。
“表舅等一下”!
“妈,大半夜我表舅过来肯定有事,我去看看”。
“恩,去吧”。
东北的棉袄棉裤穿脱都方便,两下将衣服裤子穿上,顾小北趿拉着棉鞋去开门。
一开门就是一阵冷风灌进来,虽然顾小北现在比之前抗冻的多,可还是被吹的一激灵。
门外站着杨树林和葛二蛋,两人口鼻喷着白气,明显过来的非常着急。
“表舅先进来再说,这是咋的了”?
“农场那边少了四个知青,一男三女。下午有公安过来排查外来人员时发现的,现在正发动附近几个村的民兵四处找呢”。
农场就是传说中犯了错误被下放的农场,开荒的主力军就是这些人。
不仅工作量大吃穿住的条件都不行,年纪大的一到冬天直接死一半。
还有一些没犯错的人也在农场干活,比如知青和附近有空闲的社员。
虽然在农场干活又苦又累,相对来说报酬也高,除了一份工资外还能以便宜价在农场买肉蛋奶粮。
只是东北一年只种一季庄稼,不管农民还是知青,干农活的时间都要比南方少很多。
冬天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先可着那些“犯错误”的人使唤,因为不用给这些人发工资。
附近农民没活干大不了回家猫冬,知青可就遭罪了。
要是身体好能干活的男知青还好,冬天就算没活干还可以吃老底。
那些女知青和身体不好的男知青,冬天吃的不够就得借粮或者自己想办法。
尤其那些不受家里待见下乡的新来知青,要是没从家带来足够的钱和票,一到冬天准挨饿。
杨树林说知青不见了,顾小北第一反应就是知青出去找吃的,因为什么原因没回来。
“表舅,具体咋回事,需要我做点啥”?
杨树林略一思索“农场那边和附近几个村都找遍了,没找到,现在得扩大搜索”。
“我要带人去别的村走访,奶子山是进山口需要你仔细确认一下,是不是有人进山了”。
“不用你进山找,仔细找找地上有没有脚印就成,有发现赶紧去队部汇报,没发现就算了”。
顾小北感觉不太对劲,但他没声张。
“娘,有几个知青走丢了我在附近帮着找找,你下地把门顶好,我不在家你警醒着点”。
郭兰英虽然担心好大儿,但没说什么阻拦的话。
“恩,娘知道了,你当心着点,遇事千万别强出头”!
这是在提醒好大儿,可别傻了吧唧往前凑,遇到情况溜之大吉寻求帮助才是正解。
顾小北带上破棉帽,在外面确定老娘将门顶好。
刚才趁黑,已经把柴火底下的南部十四摸出来交给郭兰英,就算他离开也不用担心家里。
“表舅,到底啥情况?还有啥事没说”?
之所以有这个判断,是因为只有镇里才有公安,要是没什么案子公安不会吃饱了撑的晚上出来。
顾小北估计他杀的那些人应该被发现了,所以一点都没惊讶。
满地血迹,这两天肯定会有“好心人”去报案,对此顾小北早有心理准备。
“去镇里的山路上出了命案,听说是两伙人火拼死了不少人,公安今天来走访就是为了这事”。
“外来人员是优先询问目标,这才发现有几个知青不见了,要是发现什么千万别冲动,明白吗”?
杨树林就差把不留有功但求无过写脸上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和自己又没啥关系谁愿意拼命。
“表舅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大晚上的你也要注意安全”。
等杨树林走远后,顾小北开始分析现在的情况。
在他睡着之前听到外面有声音,所以他要先过去那边看一看。
声音是从右边奶子传过来的,顾小北几秒钟之后顺利抵达战场。
果然,在奶子的边缘处有一行脚印翻过奶子山。
顾小北蹲下仔细查看脚印情况,又看了看手表。
在他将目力发挥到极致时,眼睛里发出人眼难见的绿光。
虽然他不是侦察兵出身,但这么明显的痕迹足够让他判断出很多东西。
“现在是晚上十一点半,我大概在三个多小时以前听到的声音,绑架?劫持”?
虽然具体情况判断不出来,但顾小北差不多已经能确认。
那几个知青就是从这里进山了,而且不是自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