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步枪到手(1 / 1)

最终,顾小北选择使用38大盖。

虽然这枪射速慢装弹量也少,可射击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最主要的是省子弹。

拿冲锋枪去打猎,都不用问,以后子弹几乎全需要他自理。

就算打到猎物了,估计也被突突的乱七八糟,拿去卖也不值钱。

他的身体素质在慢慢增加,五感在慢慢变强,客串狙击手绝对手拿把掐。

选38大盖还有一个原因,他上辈子在枪械方面训练最多的,一个是手枪另一个就是狙击枪。

顾小北的选择多少有点出乎杨树林的预料,他以为顾小北会选择冲锋枪。

毕竟在拼命的时候,冲锋枪的优势太大了。

不过杨树林什么都没说,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枪,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杨树林从弹药箱里,数出来30发65x50毫米有坂步枪弹交给顾小北。

“这些你收好,原则上每人每月只有10发定量,我直接给你三个月的”。

“如果打没了可以朝我要,但必须得有正当理由”。

杨树林这是在提醒顾小北,子弹有数不能随便用,你自己看着办。

38大盖的子弹早已停产,用一发就少一发。

这时民间子弹还是很多的,基本都是建国后因各种原因没收缴上去的。

顾小北打算下次去三爷那,尽量多买点。

不仅38大盖的子弹要买,驳壳枪的子弹也要买。

现在他中远距离有38大盖,近距离有驳壳枪,近身有武士刀和短刀。

勉强配齐最基本的武器火力配置,以后有机会再一点点增加更换,早晚能把他需要的各种武器配齐。

顾小北心眼多多呀,虽然枪只能选一把子弹有数量限制,但这里还有许多附属装备和枪械配件。

剌刀选两把,一把是38大盖专用的,安上后枪身总长度达到夸张的一米七,可以当长矛用。

另一把剌刀选的56式三棱军刺,这是一款杀伤力最强的剌刀,俗称放血王。

被三棱军刺捅出的伤口很难处理,基本上非死即残。

后来三棱军刺被禁用了,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见。

顾小北重生前一直想搞一把,没想到这辈子把愿望实现了。

除了剌刀,顾小北将选好的38大盖拆开,易损件全换上新的。

又额外拿走一套易损件,还拿走唯一的一个军用级枪械保养箱。

保养箱不知道在这放了多少年,竟然还没拆封,你说可气不可气。

顾小北在这挑三拣四的扫荡,杨树林撇撇嘴没吱声。

只有枪械和子弹需要盘点,其他东西根本就没有数,看在老青梅的面子上随便拿吧。

事实是,这些大老粗没谁会用这些配件之类的,不过这话杨树林可不打算说。

顾小北心满意足的带着一堆东西走,走之前还不忘和刘海柱、葛二蛋打声招呼。

见顾小北只拿走一把38大盖,这俩货心里很高兴,顾小北拿的其他东西则被他俩华丽的无视。

杨树林没和顾小北一起走,再次打开比他爷爷的爹岁数还大的“办公柜”。

从里面拿出另一个破本夹子,在上面写上。

“今日顾小北领取步枪一把,子弹30发”。

顾小北神清气爽背着38大盖往回走,看见谁都主动打招呼,甭管认识不认识。

见条狗都主动说句空你起哇,别提多气狗了。

带着一堆东西回到家,老娘正在收拾那只野鸡,刚拔完毛在燎毛。

屋里的东西已经归置得当,虽然看上去家里还是很挤,至少收拾的井井有条。

顾晓茜坐在炕上撸耗耗,这玩意白天在外面疯一天,不知道啥时候跑回来的。

“回来啦,有枪挺好,你再出去娘就不那么担心了”。

“妈你说啥呢,你儿子就算空手出去都没事。见到老虎我都敢和它对啃,肯定咬不过我”!

郭兰英被顾小北逗得哈哈乐,木屋虽破,但越来越有家的气息。

“二锅,给,吃糖”。

顾晓茜从前胸口袋里掏出一个水果糖,应该是郭兰英给她拿的。

顾小北对糖块没啥兴趣,不过他不忍心拒绝妹妹的好意,张嘴让顾晓茜把糖喂给他吃。

小丫头很开心,拿出一个子弹壳开始玩。

“恩”?

这个子弹壳是他从松鼠窝里掏出来的,之前没怎么仔细看,现在发现有点不对劲。

“小妹,子弹壳给二哥看一下”。

顾晓茜很乖“给”。

所有正规厂家生产的子弹壳,尾部都印有子弹的基本信息,最常见的是印厂家批号和生产年份。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子弹的一些情况。

每个国家的习惯不一样,以此还可以判断这是哪个国家的子弹。

看批号这是邻国老毛子生产的,子弹壳还比较新,遗弃时间应该没超过一年。

按长度判断这属于步枪弹的子弹壳,不过具体是什么步枪打的就无法确定了。

顾小北眉头紧锁“这是走私过来的军火,还是老毛子潜伏过来了”?

虽然这里距离边境很近,但两国之间距离最近的人口聚集地,少说隔着上百里的山林无人区。

就算现在还没修建边境隔离网,穿越山区越境也很不现实。

在东北,华苏两国只有一条跨境公路和一条跨境铁路。

虽然顾小北搞不清这里距离跨境运输线有多远,但绝对近不了。

否则这里不能什么外贸商品都没有,经济也不至于这么落后。

这个疑问被顾小北抛到脑后,和他没多大关系的事没必要太关注。

趁着天还没全黑,顾小北勉强将驳壳枪和38大盖简单拆卸保养一遍。

不定期保养的枪械,卡壳几率会越来越高,关键时刻会要人命的。

保养完两支枪,顾小北看看屋里堆放的东西。

“今天有点晚了,等明天光线好把东西放进地窖一些,屋里挤的转不开身”。

这时的东北农村做饭取暖全靠烧柴火,昨天弄回来的柴火已经烧没一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塞北风云 上错婚车,错嫁千亿霸总,真爽! 你惹他干嘛?他刚从仙界回来 浇死对家发财树,你管这叫商战? 一抹星辰照斜阳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同学,快收手吧!校规真写不下了 重生1978:从兴安岭打猎开始悠闲生活 赌王出狱,我带大嫂吃香喝辣 风流神医:刚退伍,你就骗我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