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给亲戚朋友邮一点土特产是没问题的,可你要是想多邮就摊上大事了。
其实不止坚果类山货北贱南贵,蘑菇各种山菜甚至各种肉也是一样。
事实也是如此,之所以允许冬天开大集,其实是政府默认的。
东北的各种特产和肉类,屠宰好露天冻上可以直接南运。
就连京城都等着这些东西过年,谁敢拦着?
要是阻止开集,不仅会打击老百姓从事生产和搜集物资的积极性,还会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质量。
想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后,顾小北不打算继续让自己老娘出面。
“三爷,我叫顾小北。这点东西就按三爷说的价儿全出了,这个还请三爷过目”。
说完,顾小北假装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金坷垃。
看见顾小北的动作,三爷左右二人隐隐有掏东西的架势。
顾小北面不改色,他看出对方随时有掏枪的可能,不过他毫不在意。
那两人只是条件反射而已,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出顾小北怀里藏不下枪。
郭兰英脸色有点发白却不担心,她知道不会出什么事。
看见顾小北的应对,三爷露出几分笑意,指了指顾小北的布包。
一人将小布包接过,都不用打开随意掂了掂就知道里面是啥。
三爷打开看看眉头一挑,将布包交给旁边人。
“收了,仔细称称”。
这里面有暗语,收价值高的东西如果不说仔细二字,多少会有点“缺斤少两”。
三爷今天心情不错,就没耍这点小手段。
过了两三分钟“三爷,小金疙瘩略有掺杂,一共肆两陆钱略高”。
种类、品质、分量,一句话说的清清楚楚。
这叫什么,这叫专业!
略高指的是分量比肆两陆钱多一点,但是不到肆两柒钱。
如果三爷没说仔细二字,称重的人就不会提略高,就当肆两陆钱算帐。
“恩,现在纯金差不多150块一两,你这些我可以按75一两收”。
顾小北心里一凉,他凉的不是三爷心黑。
这年头能把金子卖出去就不错了,傻子才介意价格低。
他凉的是金子竟然这么“不值钱”。
顾小北重生前金价已经泡沫到了700多一克,现在金价才折合3块钱一克,差了200多倍?
本来还想问问三爷说的二两,是一斤十六两的二两还是一斤十两的二两,现在也懒得问了。
“恩,都出给三爷了,谢三爷赏钱”。
顾小北重生前干的不是正经职业,知道些东北近代史,和三爷这种人说话下意识带了点黑话。
三爷乐呵呵点点头,一摆手。
“结帐”。
旁边一人不知从哪拿出个算盘,噼里啪啦边算帐边念叨。
“狼肉45斤3毛一斤13块5,榛子18斤5毛一斤9块,松子12斤7毛一斤8块4,金疙瘩肆两陆钱略高350块”。
最后哗哗一抖算盘“合计380块9毛”!
顾小北在心里大声叫好“这口才这反应速度,不去报菜名可惜了”
“成,就按这个价结。不知道三爷这都卖什么,这不手里有点钱,想给家里置办点东西”。
三爷点点头“好说好说,把家里的好东西都和小兄弟说说,让他挑挑”。
顾小北心里有数,收东西三爷收没糊弄他,卖东西更没理由糊弄他。
就算不在这买也得去别的地方买,东西不一定有这里样多不说,不认识的人顾小北轻易也不敢出手。
关键这种地方,往往能弄到供销社不卖的好东西,而且不要票。
所以他投桃报李,在这买东西还能加深一下感情,其实这只是他的敲门砖。
手里有钱了,顾小北一点都不知道什么叫节省。
成衣棉袄棉裤按三口人身材来了三套,厚实的棉被褥子来了三套。
秋衣秋裤和内衣裤直接来了六套,方便换洗。
给自己买了一双军用皮靴方便进山,给老娘和妹妹一人买了一双棉鞋穿着更舒服软和。
还有外衣裤、手套、棉帽子等等好大一堆东西,最后又买了十斤大米十斤白面。
不是他不想多买,是实在拿不下了。
380直接缩减到100块,郭兰英震惊了。
其实她早就震惊了,因为她感觉金子的分量好象有点高。
确实是高了,瘦松鼠窝里又掏出来几个金疙瘩,让顾小北一起卖了。
看着好大儿花钱如喷水一般,郭兰英强忍着没阻拦。
在她心里好大儿才是当家做主的人,再说买的东西全是家里用得到的,不算乱花钱。
可这钱花的她肝颤啊。
太能花了,丰收年农村一个壮劳力的年收入全折算成钱,也就二百出头。
顾小北瞬间花掉一个人一年半的收入,看的她着实心疼。
顾晓茜则不一样,看见二锅买的好东西越来越多,乐的她大鼻涕泡都出来了。
仔细盘点一下买的东西,能在这买的全买了,除了票。
“三爷,咱们这有票吧,我再买些票”。
三爷乐呵呵摆摆手,没一会,一木头盒子各种票摆在顾小北面前。
票证年代,光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虽然在三爷这买东西不用票,可他只卖价值比较高的东西,小来小去零三马碎的东西是不卖的。
顾小北差点就“顺手牵羊”,不过他是个有原则的人,能正常交易的情况下不想打破自己的底线。
当顾小北选好票后,着实给三爷上了一课,这货都选了些啥?
各种糖票、各种烟票、各种酒票,工业票、油票、干料票,甚至还有草纸票等等。
没错,草纸需要加重点号,这时候没有卫生纸,只能退而求其次买草纸。
顾小北实在受不了用木棍、苞米叶子甚至土了卡
算盘珠子啪啪崩一脸“这些票一共18块5毛7”。
顾小北痛快的掏钱付帐,就连7分钱零头都没让抹,这让三爷看顾小北更加顺眼。
好大一堆东西,不算被褥就已经装了满满一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