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抖音豆包,更不是网红豆包,是东北的特色食物粘豆包。
粘豆包,粘牙抗饿味道不错,算是这时最好的食物之一。
杨树林的老婆孩子都不太高兴,毕竟这年头很缺粮食。
可几人什么都没说,各自拿东西招待顾小北娘仨。
多亏杨树林是生产队队长有额外收入,要不然还真没馀粮用来招待。
当然了,不可能谁来都给豆包吃,这里面有没有青梅竹马的原因谁知道呢。
顾小北和郭兰英不太好意思吃,顾晓茜可不管那个。
听到豆包眼睛直冒绿光,恨不得高唱一曲太想念。
孩子的想法简单纯粹,虽没开口要,可脸上仿佛写了两个大字。
我想吃!
顾小北看着杨树林一家子。
“呵呵,老杨这家人还不错,以后可以深交”。
没一会,热水和豆包都端上来了。
豆包放在盖帘子上只有八个,明显是人家晚饭剩下的。
农闲猫冬基本家家都两顿饭,杨树林一家早吃完了。
有顾晓茜在,娘仨想客气也客气不起来,一切只能吃完再说。
顾小北上辈子就是东北人,各种各样的豆包吃过不少。
不知为什么,今天的豆包格外好吃,可能是常年吃不饱的原因吧。
顾小北只吃了俩,强行让郭兰英和顾晓茜一人吃了仨。
杨树林看的暗暗点头,对顾小北的品行十分认可。
“可惜了,我只有俩儿子,要不然还能和兰英结个亲家”。
三人吃完,郭兰英尴尬的向老竹马求助。
“树林儿,我们娘仨刚分家,想去我爹巡山时住的小木屋落脚,你看这事成不”?
郭家沟没有村长也没有村支书,几乎所有权利都抓在生产队长手里。
山腰的小木屋虽然只有郭怀礼住过,但那是村里建的属于集体财产。
虽然郭兰英带孩子过去住问题不大,但事情得先说清楚。
现在是敏感时期,如果不把事情拿到明面上说,容易被人嚼舌头。
杨树林比郭兰英大一岁,当年郭兰英闹嫁时18他19。
如果提前看几本后世的蛋疼女频小说,杨树林肯定会上门提亲甚至抢亲。
奈何那时的他对感情懵懵懂懂,郭兰英的过激反应成功把他吓退。
于是,错过了
虽然知道郭兰英这些年日子过得不好,可两人明面上已经没什么关系,他没立场去帮她。
见娘仨扛着行李卷拎着粮食,就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杨树林既为郭兰英脱离苦海高兴,又为她的将来犯愁,时代不好啊。
“这都小事,我在队部和大家打声招呼就成,可那不太安全,你们娘仨能成吗”?
顾小北一看这情况该他出场了,当下也不扭捏,开始忽悠。
“既然您和我娘是熟人,那我得叫您一声表舅”。
“表舅我会打猎,只要白天不走太远晚上早点回家,问题不大”。
生活在大山旁边,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
郭家沟因地形原因,是十里八村最容易受灾的,所以才有了小木屋和巡山人。
“你这孩子懂事,以后遇到困难就来找表舅,大家一起想办法”。
见好大儿争气,郭兰英心情好了不少,说话也不再那么拘谨。
“树林儿,家里有没有多馀的铁锅借我用一阵子。别的都好说,没锅没法开火”。
杨树林一愣,看向自己媳妇。
张翠花白了他一眼。
“家里就那么一个锅”。
言简意赅,这时候几乎没谁家有多馀的锅。
农村用的大铁锅,供销社售价十多块钱外加好几张工业券。
钱还好说,山沟沟里想弄工业券可太难了,所以几乎家家只有一个锅。
顾大壮家三代人也只有那么一口锅,所以顾小北才没考虑把锅端走。
否则老太太肯定和他拼命。
杨树林略微尴尬,刚说有困难就找他,紧接着就掉链子。
“你们娘仨先过去,我记着木屋里有个木盆还有个陶盆先对付用,明天我再想想办法”。
杨树林打算去找郭秀奎问问,也就他家有可能有多馀的锅,前几年小木屋用的那口锅应该闲着呢。
郭兰英这也是没办法,还没想好怎么面对爹妈,只好和自己的老竹马茶一下。
“树林儿,我回这边的消息暂时别让我爹妈知道,先瞒几天”。
杨树林点头应下,这都不算事儿。
顾小北见天黑透了得赶紧走,越晚越不安全。
“娘,该走了”。
杨树林这才注意时间过得飞快。
“诶呦,快快快,我送你们一趟”。
顾小北急忙阻止。
“表舅不用了,要不你还得回来,我们自己走就行”。
想想大晚上自己一个人下山,确实有些发怵。
走夜路人越多越安全,杨树林还真有点不敢自己走。
将手电筒塞给顾小北。
“小北,这个你先拿去用,大晚上山路不好走”。
顾小北没推辞,这时候客气就是傻。
“谢谢表舅,手电过两天还你,舅妈,下次我再来看你”。
将人送走后杨树林回屋,张翠花横竖看他不顺眼。
要不是为了给自己男人留面子,再加之顾小北会说话,她早翻脸了。
“不再送送啊?晚上不回来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