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城,星火大学总部。
此时的韦教授正和妻子俞青洽谈起了工作方面的事情,旁边正坐着看书的‘天才神童’韦亦东。
原来自从馀清决定跟着儿子去星火大学‘读书’,参加芯片研发相关的培训后。
韦教授想了一下后,最终还是咬牙决定申请停薪留职,跟着老婆孩子一起南下深城。
在这其中,山冻建筑大学不是没有找他谈过话,给他做思想工作。
奈何老婆孩子更加重要,特别是天才儿子韦亦东的培养更加重要。
于是韦教授最终还是离开了山冻建筑大学,直接申请入职星火大学,担任数学系的教授讲师。
凭借他本身山冻建筑大学教授的资历与水平,星火大学不可能不同意,反而是十分欢迎。
于是韦教授一家就住进了星火大学给他免费安排的一个套间里。
韦教授的妻子继续按照原计划去学习芯片研发专业的知识,儿子则添加天才少年班。
韦教授本人则是一边担任星火大学的教授,教授学员。
一边也是利用自己的数学能力,给星火科技与华芯公司解决他们遇到的数学难题。
毕竟很多东西,说到底无非就是算法问题。
算法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数学是优化这种方案的最强武器。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那些数学家别看没啥用,对产品研发的贡献还比不上一个程序员。
但实际上论重要性,一个数学家的重要性比一百个程序员都大。
因为一个是搞重复建设的建筑工人,一个是搞底层设计的设计师。
一些简单的工程,比如造个普通农房,建筑工人凭借多年的经验可以搞得出来。
但如果让他们设计制造十分高深复杂,一个从来没有过的超级建筑,那建筑工人就傻眼了。
也因此,前世桦为总裁任政非就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华夏需要更多的数学家,要培养更多的数学家。
只因为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现通信技术、算法、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技术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通都会遇到瓶颈。
想要打破这种瓶颈,不能只靠修修补补的工程优化。
必须从底层理论,也就是数学上查找新的方法和路径。
所以很多技术问题兜兜转转后,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数学,必须从数学、从底层理论上翻新。
这就如同从二进位计算机变成三进位计算机一样,想要研发出三进位计算机。
除了在芯片制造技术上要取得巨大突破,搞出三进位的计算机芯片生产技术外。
还需要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底层基础上进行构建。
这就凸显出了数学家的重要性。
“老韦,这芯片研发实在是太难了。
都已经过去这么久的时间了,我还是感觉自己不懂的地方太多,帮不上什么忙。”
听着妻子的话语,韦教授笑了。
“你已经很厉害了,两千多名芯片研发专业的学员里,你只用了4个月就成功完成了理论学习。
这理论与实践有一定差距很正常,慢慢来吧。”
听着韦教授的话语,馀清点了点头,情绪总算是稍微好了一些。
“妈妈,你们遇到什么研发难题了呢?”
一直默不作声的韦亦东,突然问起了母亲。
“你母亲负责的是分支预测算法的难题。”
说着,韦教授就向韦亦东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分支预测算法。
这所谓的分支预测算法,实际可以类比为一个快递物流中转中心。
在这其中,一整条物流流水线里,某个中转节点只有一名员工,它一次只能干一件事情。
当快递送过来的时候,正常情况下他是需要拿取快递、扫描快递、判断快递丢往哪里。
最终将快递丢到左边的运输带或者右边的运输带里。
在这个过程里,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在他扫描快递的过程里,整条流水线实际是变相停顿下来了。
毕竟需要他完成工作后,下一个快递才能送上来,这就变相的让整条流水线停顿了下来。
所以这种现象的专业术语叫做‘流水线气泡’。
但如果有一个预言家,提前预判这个快递要去左边还是右边。
如果猜中了,那就可以少掉很多步骤,让物流中心全速运行。
做到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完成比以往更多的任务。
如果猜错了,那快递就会被退回来,然后再将它丢到正确的位置。
在这其中,这预言家不可能会百分百预言成功,它不是神,也是人。
所以分支预测算法就有了强与弱之分,分支预测算法强大的,预测就准,效率更高。
分支预测算法贫弱的,预测十次不足五次中,实际工作效率反而降低了。
而在这其中,想要研发出性能强大的芯片,必须得研发出强大的分支预测算法才行。
因为分支预测算法越强大,处理器性能的表现就会越强大。
此时馀清所在的cpu团队,正苦恼于分支预测算法的准确率问题。
这成绩虽然已经处于行业优秀水平,算是优秀的那一批了。
但李明远并不是很满意,所以下达了准确率必须突破90的研发任务。
必须从底层框架领域重新构建,就比如从二进位计算机线路,切换成为三进位计算机线路一样。
这种从零开始构建底层框架的行为,自然会遇到诸多的难题,并不是那样容易的。
于是韦教授妻子所在的芯片研发团队正在一直为此努力着,也一直头疼着。
“父亲,我有些理解你所表达的难题了。
你们当前已经抛弃了静态分支预测算法,正在直接全力研发动态分支预测算法。
因为动态分支预测算法当前是属于一条全新的技术研发线路,没有过往经验的帮助。
所以想要完美的研发出一个高准确率的动态分支预测算法,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