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晓杰说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的时候,但凡是个中国人,立马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但阿明终究是个老外,无论诸葛云的翻译有多么精准,都只能单纯的翻译一下最直白的字面意思。
“建造起坚固的防御体系,尽可能的积攒自身实力,韬光养晦守拙发展”,这样的翻译实在是太粗浅了,根本就无法准确的表达出蕴含在这几个字当中的深邃东方智慧。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出头的椽子先烂,还有一句俗语叫做枪打出头鸟”
为了让阿明理解这两句话,刘晓杰费了不少的吐沫星子,解释了好半天才终于让他懂了。
“在局势没有完全明朗的情况下,贸然出击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想方设法的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才是。”刘晓杰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干脆就举了一个例子:“在我们这边,有一个很着名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元璋·朱!”
刘晓杰这个人,本就能言善辩,他干脆就拿出了把死人说活的忽悠功底,开始口若悬河的讲述起了朱元璋的故事:“他不仅做过乞丐,为了活下去还做过僧侣,反正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后来他加入到红巾军当中”
“红巾军是什么?”
“红巾军就是你可以理解成具有一定教会背景的骑士团。”
虽然历史上的红巾军和所谓的“骑士团”绝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但那根本就不重要。
一个远在非洲的家伙,肯定没有“朝代”这个概念,刘晓杰干脆就把明朝说成了“日月帝国”——虽然这个表述极其的不准确,反正阿明也不懂,只要是那么个意思也就行了。
刘晓杰滔滔不绝的说了足足有个把小时,非洲的这个小军阀才终于明白了“九字真言”的深刻含义——低调发展,千万别浪。
“刘,我想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阿明已经被刘晓杰的战略眼光和深谋远虑深深折服,“短时间的辉煌算不了什么,只有坚定发展不断壮大才是真理。”
“我一定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成就元璋·朱的伟大事业。”
当这个小军阀立志要成为非洲版的“明太祖”之时,刘晓杰立刻就笑了:“这就对了。不要在乎攻占首府那点虚名,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发展道路,自己强才是正的强。”
“你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那点有限的实力投入到无谓的战斗当中,要是可以的话,你最好采用比较中立的姿态,趁着别人打生打死的机会赚点钱这个就不用我教你了吧。”
“我懂,我懂。”阿明黝黑的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打仗的事情让别人去做,赚钱的机会留给自己。等他们打的两败俱伤之时,就是我出面收拾残局的大好机会,还能趁机大赚一笔”
“好了,我已经决定了,不参与攻打首府的战争。”
“要是你不参与的话,也就不用买装甲车火炮什么的,完全可以把这笔钱给我们,我们也好给你输入更多商品。”
听了这句话,阿明的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狡黠的笑意:“刘,我知道你说这些就是为了要钱,但你说的确实没错,我一定会按照你的建议去做。虽说眼下我手中确实有了点钱,但外汇实在是太宝贵了,我觉得还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和你做生意比较合适。”
以物易物?
也不是不行!
上次阿明没钱的付账的时候,就曾经采用过这样的方式,给了刘晓杰一批咖啡豆。
正是凭借那批咖啡豆,让刘晓杰狠狠的血赚了一笔。
现如今阿明又提出这样的要求,刘晓杰当然不会反对。
“你想用什么东西换我的酒精?”
“眼下我的仓库还有一大堆的木薯”
什么玩意?
木薯?
你可拉倒吧。
虽然木薯是非洲那边很常见的作物,并且普遍作为最基础的“口粮”,但这东西在国内根本就没有市场啊。
谁会买一大堆木薯回家去吃呢?最要紧的是这玩意不容易长期储存啊!
“你可以把木薯加工一下,制作成淀粉”
诸葛云根本就没有翻译阿明的这句话,就直接表示了拒绝:制作淀粉?亏你想得出来!
中国就是全世界最大的“淀粉生产国”,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淀粉生产厂家多如牛毛,价格早就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往国内进口淀粉,就好像拉着一车煤炭到山西去卖一样,要是不亏出血那才真是活见鬼了呢!
而且国内习惯于使用玉米淀粉或者是土豆淀粉啥的,木薯淀粉根本就没有市场啊。
“我还有点棕榈果”
诸葛云依旧在摇头。
虽说棕榈果是榨油的重要原材料,而且全世界的棕榈油销路都很不错,但国人还是习惯于使用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等等传统油料
一个非洲的军阀,能有啥好东西?
无非就是一些低级的农作物而已。
“阿明学长,除了这些作为原材料使用的农产品,你那边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值钱的东西?象牙除外。”
诸葛云早就知道阿明那边有一大堆象牙,虽然那玩意确实很值钱,但全世界范围之内除了日本之外都是严禁交易的。
真要是弄一大堆象牙过来,麻烦就大了,肯定会把牢底坐穿。
诸葛云这句无心之言,却提醒了阿明。
他嘿嘿一笑,露出了满口的大白牙:“我想起来了,确实还有点其他的东西呢,估计你们一定会喜欢”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