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李云龙风风火火地赶来总部汇报之前,指挥部里的气氛远没有后来那般笃定和充满信心。
副总指挥和在座的各位高级参谋、主要指挥官们,内心深处对于即将到来的中条山大规模正面会战,其实是感到非常没有底,甚至可以说是忧心忡忡的。
毕竟,这不是以往擅长的游击战、伏击战,而是要集结主力,与超过十万的日军精锐部队进行一场硬碰硬的战略决战!这绝非儿戏,其规模、其残酷性、其不确定性,都足以让任何一位理智的指挥员感到沉重的压力。
上一次经历这种级别的惨烈大会战,还要追溯到数年之前的太原会战。
那时,国共两军摒弃前嫌,携手抗敌,总计投入了约二十八万兵力,而进攻的日军约有十西万人。
那场战役整整打了半年之久,战况之激烈,伤亡之惨重,至今仍历历在目。
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战略要地太原的陷落,并且此地后来成为了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的司令部,像一根毒刺扎在山西的心脏地带。
在伤亡对比上,那更是一笔不忍卒读的血账。
国共两军合计伤亡高达十几万人,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而日军的伤亡,根据各方统计,仅在两万余人。
敌我交换比悬殊得令人心痛。即便是这样一场结果并不算胜利、伤亡极其惨重的战役,在当时严峻的抗战形势下,因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尤其是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被宣传为“抗战初期第一次、成绩最显著的会战”。
由此就可以想见,在抗战初期乃至相持阶段前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对于当时的中国军队而言,是多么难以撼动的强大存在!
而这一次的中条山会战,规模同样巨大。
国共两军在此区域能投入的兵力合计约三十万人,日军进攻兵力为十万。纸面上看,我方兵力占据优势,但就一定能赢吗?
在李云龙带来林瀚的新计划之前,包括副总指挥在内的所有总部首长,心里都像是压着一块巨石,毫无把握,充满了对未知恶战的忧虑。
别看之前借助林瀚支援的先进装备,取得了全歼板垣师团等一系列辉煌胜利,但那些战斗更多带有突袭、伏击的性质,利用了鬼子的骄横和情报失误。
而即将到来的中条山之战,极有可能是双方明刀明枪的正面交锋,是意志、装备、战术和后勤的全面较量。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即便拥有林先生提供的一部分先进武器,副总指挥和在场的大佬们基于以往的经验判断,认为要想打赢这场仗,不付出几万人的重大伤亡代价,是绝无可能的。
说句大白话,即便是最终侥幸获胜,那也绝对是一场惨胜,部队的伤亡数字必将超乎想象,足以让任何指挥官感到窒息。
因此,在之前的作战会议上,每个人都捏着一把冷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气氛高度紧张,每一步推演都显得格外谨慎和沉重。
正因为预见到正面硬刚的巨大代价,八路军长期以来坚持的战略战术,都是避免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主力决战,而是采取更为灵活机动的战术,退而求其次,通过不断的袭扰、破袭、伏击,逐步蚕食日军的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
这样的打法虽然见效慢,但最为稳妥,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消耗敌人。
然而,林先生的到来,以及他这次提出的全新作战构想和所能提供的超越时代的装备,仿佛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为整个战局带来了一套截然不同的、建立在绝对技术优势之上的新作战体系!这不仅仅是武器的升级,更是战争模式的颠覆!
副总指挥目光深邃,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未来的战场形态,他不由得发出一声深沉的感叹:“未来的战争其决胜的关键,恐怕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天空之上了。”
这位八路军最高军事指挥员之一的眼界和战略前瞻性,确实放得极为长远。
若是林瀚在此听到副总指挥的这句感叹,一定会感到由衷的佩服。
不愧是能在艰苦卓绝环境中领导部队发展壮大的杰出将领,仅仅是凭借林瀚拿出的部分未来先进武器的特性,就能够敏锐地推断出未来战争形态的发展方向,预见到制空权乃至空中打击力量将成为战争的主导因素。
副总指挥的指导能力、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洞察力以及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确实堪称恐怖如斯。
看见众人还在为林瀚提出的惊人计划细节而低声讨论,脸上交织着震惊、兴奋和一丝茫然,副总指挥立刻出声打断了大家的思绪:“好了!”
他目光转向一旁肃立的李云龙,语气变得异常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叮嘱:“李云龙,关于坦克部队的事情,是当前最高机密!你必须给我牢牢记住,严格保密!
这次中条山会战能否按照林先生的构想顺利展开,取得预想中的大捷,很大程度上就看你这支装甲奇兵,能否在关键时刻,顺利撕开鬼子在中条山正面部署的那几十门重炮构成的封锁线!这是整个战役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若是消息泄露,让小鬼子提前知道我们拥有成建制的坦克部队,他们必然会调整部署,加强反坦克力量,甚至可能改变进攻策略。到时候,节外生枝,夜长梦多,整个计划都可能功亏一篑!这个责任,你我都担待不起!”
李云龙闻言,胸膛一挺,脸上露出决绝的神色,斩钉截铁地保证道:“放心吧,老总!我把话撂这儿,关于坦克的一个字,要是我李云龙,或者我新一团任何一个人透露出去,不用您动手,您首接把我这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使!”
副总指挥被李云龙这粗鲁却无比坚定的保证逗得哈哈一笑,心中的凝重也消散了几分,他挥了挥手:“好了,你这混球,赶紧滚回你的驻地去吧!抓紧时间,按林先生的要求,把准备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是!”李云龙“啪”地一个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不再耽搁,转身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总部指挥部,跨上战马,向着自己的驻地疾驰而去,肩负着至关重要的秘密使命。
送走了李云龙,副总指挥的目光缓缓转向指挥部内剩下的几位核心决策者,他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充满战意,嘴角甚至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好了,现在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就得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琢磨,该怎么利用林先生给我们创造的这天赐良机,精心布置一个巨大的口袋阵,把这十万头不知死活、送上门来的小鬼子,彻彻底底地收拾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