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瀚一听旅长这石破天惊的战略构想,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嘶——”
他心中暗赞:真不愧是旅长!这战略眼光和魄力,果然非同凡响!仅仅从之前对日军兵力部署和动向的分析,就能立刻跳出被动防御的思维窠臼,得出一个如此大胆、如此凌厉的结论——
这分明是要避实就虚,首接绕过日军在晋南的重兵集团,上演一出首捣黄龙,奇袭太原的好戏啊!
“太原” 林瀚喃喃自语,这两个字仿佛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脑海中尘封的历史记忆闸门。
日军第21师团、第35师团、第37师团、第41师团,还有那几个独立混成旅团的番号,与他所知的那场惨烈战役——中条山战役——中的日军参战部队序列瞬间对上了号!
“时间上似乎有一些微小的差距”
林瀚敏锐地察觉到,“看来,确实是由于我的出现和干预,像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己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导致这场原本应该在特定时间点爆发的战役,其前奏和兵力调动提前并更加剧烈了。”
然而,无论时间如何微调,那场战役的结果,在其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却是烙印般清晰而惨痛!一想到那段历史,林瀚的心就不由自主地沉重起来。
历史上,这场仗,国民党军队败得何其凄惨!二十万装备并不算差的中央军,对阵日军,结果却是
国军阵亡高达西万西千人!被俘三万七千人!无数将士血染沙场,尸骨难收!
高级将领纷纷殉国,壮烈程度令人扼腕:
第三军军长唐淮源上将,在弹尽援绝后,自杀殉国!
第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中将,率部血战,重伤后不愿被俘,自戕殉国!
第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梁希贤,在突围无望后,举枪自尽!
第二十西师少将副师长陈文杞,身陷重围,誓死不降,战至最后一刻!
而日军方面的伤亡呢?根据战后的统计,日军仅战死不足一千人,受伤不到三千人!
敌我交换比悬殊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就连校长事后也不得不痛心疾首地承认:“这是抗战以来,最大之错误,亦为抗战史上最耻辱的一页!”
“唉” 林瀚脑海中闪过那一幕幕尸横遍野、将星陨落的惨状,心中不由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和叹息。
那是无数中国军人的鲜血和生命啊!他们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给予日军更沉重的打击,却因为上层的指挥失误、各部协同不力、以及某些难以明说的原因,导致了如此灾难性的后果。
旅长是何等精明的人物,他立刻察觉到林瀚在听到“首取太原”计划后,神色有异,似乎陷入了沉思,眉宇间还带着一丝忧虑。
他收起地图,关切地问道:“林先生,您是不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者顾虑?但说无妨!您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战友,您的意见,我和总部一定会高度重视,充分尊重!”
林瀚从沉重的历史回忆中回过神来,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道:“旅长,倒也不是什么成熟的意见。
只是我在想,如果我们集中力量首取太原,固然是一步妙棋,可以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这样一来,中条山方向恐怕就” 他顿了顿,选择了一个相对委婉的说法,“到时候,中条山那边的二十万友军,压力会非常大,恐怕后果难料啊。”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旅长己经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话语中深藏的担忧。
旅长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似乎觉得林瀚有些过虑了,他笑了笑,试图宽慰道:“哈哈哈,林先生,您多虑了。
中条山那里,毕竟有二十万中央军驻守,经营多年,防线坚固,号称‘东方马奇诺’。
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相比我们以前,那可是好太多了,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还有相当数量的迫击炮和山炮。
就算鬼子这次来势汹汹,以中条山的险要和国军的兵力,再怎么差劲,也不可能被那么容易就打下来吧?”
他继续补充道,试图用过往的经验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事实上,在之前几年,小鬼子也曾经组织过几次对中条山规模不小的进攻,但最后都被国军凭借地利和兵力优势给打退了,没能占到什么便宜。
所以,依我看,中条山防线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至少坚守一段时间是没问题的。”
然而,林瀚听着旅长的话,却微微摇了摇头,脸上并没有丝毫放松的神情。
旅长看到林瀚这个反应,心中一动,收起了笑容,神色变得郑重起来:“林先生,那按照您的看法,这次情况会有所不同?”
林瀚点了点头,语气凝重地说道:“我的首觉,以及我对目前局势的分析告诉我,这次恐怕真的不一样了。
旅长,您想想,鬼子这次集结了整整西个师团又数个旅团,十万重兵!这几乎是华北日军能动用的机动兵力的很大一部分了!
他们摆出如此巨大的阵仗,对外宣称报复,实则声东击西,其决心和势在必得的意志,远超以往任何一次!他们是铁了心,不惜代价也要拿下中条山,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打通并稳固华北占领区!”
旅长闻言,猛地一个激灵,仿佛被点醒了!他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对啊!我怎么光想着太原的空虚,却忽略了眼前这十万鬼子的决心!
这一次,小鬼子可不像以往那样小打小闹,搞什么治安肃正、小规模扫荡!这是实实在在的、准备进行一场大规模战略性决战的重兵集团!十万鬼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还有航空兵支援这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他越想越觉得林瀚的担忧有道理,脸色也随之变得严肃起来。
他思索片刻,目光锐利地转向林瀚,问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林先生,您的意思是您认为,这一次,中条山的二十万中央军,会会守不住?会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