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城笼罩在潮湿的雾气中,但一种不同于往日的躁动气氛却在街头巷尾弥漫。
“号外!号外!惊天大捷!八路军于晋省太行山区,全歼日寇精锐第五师团及援军逾三万余人!”
“号外号外!旷古奇闻!八路军神鹰天降,一架战机单挑鬼子整个飞行战队,击落敌机三十二架,自身毫发无损!”
“看报看报!耀我中华之国威,雪我民族之耻辱!抗日必胜,建国必成!”
“八路军获神秘援助,装备焕然一新,连战连捷,日寇闻风丧胆!”
报童们挥舞着手中墨迹未干的报纸,用尽全身力气吆喝着,声音因为兴奋而格外尖利。
街道上的行人纷纷驻足,争相购买,一时间,铜板落入报童手中的叮当声和人们迫不及待展开报纸的哗啦声不绝于耳。
之所以消息能如此迅速地传遍全国,正是因为八路军设在后方的宣传部以及同情中共的进步报刊,在接到前线捷报的第一时间,就加班加点,连夜排版印刷,
动用一切渠道,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递到每一个角落,极大地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和胜利信心。
报纸上,用醒目的大字标题和充满激情的笔触,详细报道了此次“太行太岳大捷”。
文章不仅提到了歼灭日军第五师团这支号称“钢军”的王牌部队,收复大量失地,更是重点渲染了那场堪称传奇的空战,将飞行员刘成和那架神秘的“喷气式战斗机”描述得如同天兵神将。
同时,文章也隐晦地提及了八路军近期装备水平的跃升,将其归功于“爱国志士的鼎力相助”和“全体军民的团结奋战”。
这些捷报如同燎原的星火,瞬间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情绪。
无论是在雾都重庆,还是在春城昆明,抑或是战火纷飞的前线后方,人们争相传阅报纸,茶楼酒肆、街头巷尾,所有人都在热烈地谈论着八路军这场空前的大捷。
压抑己久的民族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宣泄,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眼中重新燃起了对抗战胜利的殷切希望和坚定信念。
一股“中国不会亡”、“抗战必胜”的乐观情绪,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
然而,在这举国欢腾之际,有些人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黄山官邸,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校长面无表情地坐在主位上,手中紧紧攥着一份还带着油墨味的报纸。
他那张惯常看不出喜怒的脸上,此刻仿佛覆盖着一层寒霜。
会议室内坐满了国民党的高级军政官员和情报头子,一个个正襟危坐,额头却不断渗出细密的冷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尤其是负责情报工作的戴局长,更是感觉如坐针毡,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清晰地记得,就在不久前的会议上,还有人信誓旦旦地提出要“设法接触”甚至“控制”那位为八路军提供援助的神秘商人“林先生”。
可时至今日,军统、中统以及其他情报机构,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这个“林先生”的底细却依然一无所知,杳无音讯。
这个人就像是凭空变出来的一样,没有任何过往,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更查不到任何物资运输的痕迹。
更让在座所有国民党大佬感到脊背发凉、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姓林的,居然连飞机这种国之重器都能搞到,而且还是闻所未闻的、性能如此恐怖的“喷气式战斗机”!
这己经完全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畴。
如果八路军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这种级别的援助,那未来的局势
“哼!”
突然,校长猛地将手中的报纸狠狠拍在光滑的红木会议桌上,发出一声巨响,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心头都是一颤,头垂得更低了。
校长的目光冰冷如刀,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个如坐针毡的部下,嘴角勾起一丝充满嘲讽意味的冷笑,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各位,想不想听听,我们的‘友军’,最近是何等的威风?战绩是何等的‘辉煌’啊?”
他说着,将那份被他捏得有些皱巴巴的报纸,随手扔到了离他最近的一位陆军上将面前。
“念。”
校长吐出一个字,语气不容置疑,
“大声念出来。让大家都好好听听,学习学习。”
那位上将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颤抖着手拿起那份如同烫手山芋般的报纸。
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要他亲口念出竞争对手如此辉煌、甚至显得己方无比无能的战报,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抽他的耳光,让他坐立难安,羞愧难当。
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在校长冰冷目光的逼视下,不得不硬着头皮,用干涩而颤抖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
“自倭寇犯我中华以来,我太行太岳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近日,我华北敌后抗日劲旅于晋省太行、太岳地区,主动出击,连战连捷,创自抗战以来空前之伟大胜利!”
“是役,我英勇之八路军将士,在广大民众支援及爱国义士慷慨相助下,凭借焕然一新之装备,先于平安县地区,经数日血战,彻底歼灭日军号称‘钢军’之精锐第五师团主力,
并击溃其多方来援之敌,累计毙伤俘敌
此处念报者声音明显停顿了一下,几乎难以启齿,
三万余人敌酋板垣征西郎中将以下,众多将佐官悉数就歼”
“尤值一书者,敌羞怒之下,纠集轰炸机、战斗机三十余架,妄图报复。
我年轻之人民空军,驾驶新型战机,英勇迎敌,于蓝天之上,以寡敌众,激战十数分钟,竟将来犯之敌机三十二架悉数击落,无一漏网!而我神鹰安然返航,创世界空战史之奇迹!”
“此一系列重大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之斗志,沉重打击了日寇之嚣张气焰事实证明,只要我西万同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必能最终驱逐日寇,复我河山!”
当这位国民党上将终于磕磕绊绊地念完报纸上那令人“触目惊心”的战绩和充满激昂斗志的结语时,
他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手臂无力地垂下,报纸飘落在桌面上,不敢再看校长的脸色。
整个会议室里死寂一片,落针可闻。
“娘希匹!!”
一声压抑到极致、终于无法控制的怒吼,如同惊雷般在寂静的黄山官邸炸响!校长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所有的雍容和伪装在这一刻被撕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