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020章 时局流转,敌我易型

第1020章 时局流转,敌我易型(1 / 1)

第1020章 时局流转,敌我易型

进入十一月,即便应天地处南方,

白日的温度也渐渐降了下来,人们身上的衣物也从汗衫换成了长衫。

应天城外一望无际的田野里,

各地官府已组织好人手,准备收割晚稻。

成百上千名百姓在自家田里仔细查看稻子长势,

今年应天风调雨顺,即便下过几场大雨,也很快停歇,没淹了庄稼。

在种植甘薯的地块,几位六部官员正在探查,

听着京府吏员的讲解,频频点头。

京城外种甘薯已有两年,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

都已轻车熟路,对甘薯的收成十分放心,甚至有吏员夸赞:

“从没见过这么易活的作物。”

此刻,户部左侍郎傅友文坠在队伍最后,

双手负在身后,缓缓踱步,

身旁的市易司司正陆云逸也放慢脚步,目光扫过稻田,脸色渐渐凝重:

“傅大人,户部准备何时增设兑钞点?

如今京中只有十馀个,完全不够用。”

傅友文年过五十,因为常年与帐目打交道,显得格外苍老。

他脸上的褶皱挤在一起,露出一丝意味难明的神情:

“陆大人,不是本官不想设,

而是衙门里阻力太大,上上下下都在反对。”

“为何?开放兑钞点后,户部手里的银子会越来越多,这难道不是好事?”

“好事自然是好事,但同僚们认为,

若按现在的比价兑钞,朝廷相当于多付三成宝钞,

这是亏本买卖,还要额外搭上人手成本。”

陆云逸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荒谬:

“傅大人,银子攥在手里怎么会亏本?

有史以来做生意亏本的人不计其数,

本官却从没见过手握金银还会亏损的道理。”

“话是这么说,但大伙都觉得这事费力不讨好,迟迟推不动。”

傅友文叹了口气,目光扫向前方一道人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加之孔天纵家世深厚,不少人为他说话,本官想强行推行难啊。”

“呼”

一股无名火从陆云逸心底涌起,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傅大人,如今应天商行日日爆满,百姓和大户都在用宝钞购物。

但据本官所知,还有不少小民想把手里的银子换成宝钞,赚这三成差价。

现在户部不增设兑钞点,

他们只能去地下钱庄、黑市兑换。

可近日锦衣卫已抓了不少钱庄的人,

这就导致很多人手里有银子、想花钱,却因换不到宝钞而作罢,

这种事多了,迟早会激起民愤。”

傅友文也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你说的这些,本官都清楚,

可让户部多付三成宝钞给百姓,这不等于朝廷自己承认宝钞在贬值吗?”

陆云逸没再纠缠这个话题,转而提议:

“那按八成兑如何?傅大人,这是权宜之计。

等市面上的银子越来越少,

只要朝廷不滥发宝钞,宝钞的购买力自然会涨,户部绝不会吃亏。”

“购买力?”

傅友文在户部待了多年,稍加思索便明白其意,眼中闪过了然:

“陆大人,若事情真能按你说的走,自然是好,

可你怎么确定,市面上的银子会变少、宝钞会变值钱?”

“这不是明摆着吗?

朝廷发饷银、发俸禄、发赏钱,用的都是宝钞,

大明朝廷每月有稳定俸禄的人,手里握的全是宝钞,

户部又在不停收缴银子,市面上的银子怎么会变多?”

傅友文摆了摆手,即便陆云逸说得在理,

也改变不了户部衙门内山头林立的现状:

“陆大人,近些年银矿越发现越多,

朝廷只掌控一部分,地方大族藏了一部分,

再加之海贸每年要流入上千万两银子,

本官得提醒你,仅凭户部,根本收不完市面上的金银。”

他顿了顿,又叹了口气,沉声道:

“本官实话跟你说吧,

收回来的银子按律要存进国库,而户部每年刊印宝钞有定数。

若是现在大肆兑钞,怕是年关未到,户部府库就空了,换来的银子也进不了户部,

所以这事推行起来格外难。”

“呼”陆云逸沉声道:

“傅大人,如今逆党作乱,废钞的流言才刚压下去,

若不乘胜追击,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陆大人,别急。”傅友文放缓语气,

“本官在京多年,一个政令从上到下推行,至少要数年才能落地。

就算陛下要搞废钞试点,莫说是离成事,就算是离文书拿出来,都还远着呢,

陛下有时也会拖延,最后不了了之。

废钞的事,你尽管放心,绝非一朝一夕能成。

莫急,莫急。

今日是来看收成的,咱们先去前面看看

不谈公务了,不谈公务。”

傅友文笑着加快脚步,显然不愿再与陆云逸再说。

陆云逸坠在队伍后面,脸色阴沉,却没气馁,

事情推行困难,他早有预料。

如今逆党的招数已被化解,

他想更进一步,自然会遭遇阻碍。

京中不少人,既不希望逆党得势,也不希望皇党太过强势。

他双手叉腰,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这是何物?”

正当他思索时,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六部官员围着一个农户,议论纷纷。

陆云逸走近,只见兵部主事齐德笑着给众人解释:

“这是工部工坊所制的农具,

是照着陆大人创的自行车齿轮改良的,

比起普通铁锹,这农具在松软土地上用着省时省力,

甚至不用弯腰,能让百姓轻松些。”

众人面露古怪,看了看陆云逸,又看向那把奇怪的铁锹。

只见农户虽显得战战兢兢,动作却没停,

他握着可伸缩的铁锹把手,猛地将铁锹插进土里,

借助弹簧与齿轮的力道,铁锹竟自行向里推进了近一尺。

没一会儿,就开垦出近一丈的土地,动作行云流水,远没有往日铲地那般费力。

陆云逸见了这铁锹,心情好了不少,便解释道:

“工坊造自行车时,出了不少残次齿轮,没法装车,就试着用到了农具上,

这只是初步尝试,真正的成品还得再钻研。”

众人恍然大悟,对工坊多了几分佩服,

这两年,工坊有了稳定的银子支持,隔些日子就会冒出新东西。

尤其是最近应天商行的电梯,更是让权贵们震惊,

不用走路就能上楼,实在新奇。

这时,工部尚书严震直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话锋却一转:

“工坊里不少新奇研究还没对外公布,本官去过两次,进度确实快。

但这工坊太费钱了。

即便应天商行承担一半费用,剩下的一半对工部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

刑部右侍郎凌汉诧异道:

“几个工坊而已,能花多少银子?严大人莫不是在哭穷?”

严震直摇了摇头,苦笑道:

“今日诸位大人都在,本官也不瞒你们,

上一季,工部给工坊拨款近两万两,应天商行也出了两万两,

可最后只钻研出了一部电梯,钱花得一干二净。”

“嘶”

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面露震惊,

什么工坊这么能花钱?

六部衙门一年的用度,也未必有四万两。

这时,工部右侍郎馀文升开口了,语气带着坚持:

“诸位大人,工坊是在为将来铺路,前期投入是必须的。

一旦有一样东西能在大明铺开,之前花的钱就都值了。”

陆云逸诧异地看了馀文升一眼,

没想到他敢当众顶撞上官,倒有几分胆量。

果然,严震直的脸一下子黑了,轻哼一声:

“有这些钱,不如投进兵器工坊,四万两银子,够打十万把精铁长刀了。”

陆云逸笑了笑,淡淡道:

“十万把精铁长刀,大明如今不缺,

但一部电梯,大明此前从未有过,从无到有,这是一大步。

商行投钱钻研新事物,是为了抢占先机,不是浪费银子。

若是工部不愿承担这部分开支,市易司可以一力承担。

工部之前在工坊占的股份,

市易司也可以溢价两成收购,不让工部吃亏,如何?”

严震直脸色更黑,这些工坊虽眼下赔钱,但其价值他心里清楚。

前些日子引发热议的燧发枪,关键部件就是工坊研制的,光试错就花了近万两。

保不齐以后还会出更惊世骇俗的东西。

他还没开口,馀文升已抢先答道:

“工部掌管天下土木、军械、工坊,

这种前沿投入,自然该由工部承担,陆大人说笑了。”

陆云逸扫了一圈,见众人都不说话,便笑道:

“既然诸位大人都在,本官也表个态,

对于钻研新工艺、新器具的工坊,

不管是投五万两、十万两,还是百万两,市易司都会一直投下去。

本官相信,这些前沿工艺、尖端器具,总有一天会扬眉吐气。

诸位大人可能不知道,

燧发枪就是出自这类工坊。

应天商行、北并行都司、都督府在燧发枪上的投入,累计已超八万两,上下人手将近四千,

前些日子你们也见了,燧发枪已初见成效,就等一场战事检验。

到时候让北元人看看,什么叫百步穿杨。

以后大明军卒不用从小苦练骑射,照样能比北元的神箭手射得准。”

话音落下,一股豪迈之气扑面而来,

瞬间包裹住众人,让他们呼吸为之一滞。

不少年轻官员更是眼神发亮,

看向陆云逸的目光中满是敬佩,

比起衙门里那些畏首畏尾、推诿责任的上官,眼前这人的气魄不知强了多少倍。

“陆大人,这燧发枪真有这般厉害?”右都御史袁泰忍不住发问。

陆云逸点了点头,笑道:

“自然有,市易司和工部还在继续投钱改进,准度会越来越高。

日后说不定三岁孩童用它,都能比神箭手射得准。”

众人面露震惊,虽有几分狐疑,却还是选择相信,

不管立场如何,陆云逸向来言出必行,

说要做的事,从未落空。

陆云逸指了指前方的稻田,又道:

“工坊还在钻研一种新肥料,若是能成,

即便没有甘薯,大明的粮食也能做到取之不尽。”

见众人眼睛都亮了,他又补充道:

“但这钻研周期可能要几十年,目前还看不到成功的苗头。”

严震直皱眉道:

“陆大人为何笃定这肥料能成?

现在连样品都没有,白白投这么多银子,

不是本官心疼钱,是心疼朝廷的府库。”

陆云逸耸了耸肩,淡淡道:

“不钻研,就永远不会成功,

为了不错过可能的突破,本官决定一直投钱,直到出成效为止。”

严震直面露无奈,摇了摇头,不知该说什么。

袁泰也神情古怪,陆云逸如此笃定地撒钱,

前些日子到底赚了多少?

一行人心思各异,沿着稻田慢慢走着,

农政院吏员与京府吏员的讲解,没几人能听进去。

临近傍晚,官员们各自坐上马车返程。

马车内,陆云逸闭目沉思,

今日他特意前来,本想看看六部哪些人与自己敌对。

却没想到,即便如严震直这般支持废钞的人,

对他也无明显敌意,这倒有些出乎预料。

反倒是先前一直站位宫中的傅友文,有了几分拖沓,

似是占据上风之后,敌我双方竟然产生了变换

这时,赶车的巴颂将脑袋探进来,问道:

“大人,回府吗?”

“回府。”

“是。”

马车摇摇晃晃,不多时便回到西安门三条巷二号的陆府。

陆云逸刚走下马车,就见一道人影匆匆迎了上来,

那人看着年轻,容貌俊朗,身材挺拔,正是应天卫指挥使徐增寿。

“大人,您可算回来了!我在这等了一个多时辰。”

“你怎么来了?事情安排妥了?”

陆云逸一边往里走,一边笑着问。

徐增寿抿了抿嘴,眼中迸出光亮,打量了一圈庭院,连连点头。

陆云逸眉头一挑,指了指后院:

“走,去书房说。”

不多时,书房内。

陆云逸径直在方桌旁坐下,拿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两大碗,

徐增寿在一旁坐下,静静等侯。

等陆云逸喝完,徐增寿立刻凑上前,眼睛瞪得溜圆,声音里满是惊喜:

“大人,那燧发枪我已经看过了!

不是属下夸,这东西真是个宝贝!

比咱们在云南用的火器好太多了,长得还漂亮!”

徐增寿的眼睛亮得象见了稀世珍宝,

陆云逸忍不住笑了,提醒道:

“小心些用,一共就两百支,用完还得还回去,不然没法跟工坊交代。”

“啊还得还啊?”徐增寿的脸一下子垮了。

“一支成本一百三十两,若是应天卫能拿出钱买,给你们配也不是不行。”

“这么贵!”

徐增寿猛地瞪大眼睛,面露惊骇:

“这还只是出厂价,成本价,人工、物料杂费都没算,

若是向外卖至少也得三百两,

不过你也别急,造得越多,工艺越熟练,价格就会越便宜。

再过两年,说不定几十两就能买一支,到时候再给你配。”

“还要等两年啊”徐增寿满脸失望,靠在椅背上喃喃自语。

陆云逸收敛笑意,正色道:

“说正事,三千富户,连带家眷和随从,总人数近一万二,绝对不能出岔子。

这次你是护送将领,要独当一面,把这事当成一场战事来办。

逆党以银代钞的阴谋被咱们挡住了,

他们肯定会从其他地方找突破口,

现在最大的破绽,就是这三千富户,绝不能让他们出事。”

徐增寿立刻收敛起失落,脸色凝重起来:

“大人放心!我已经调了两千精锐,一定把人安安全全送到关中。”

“这次冯云方会跟你一起去,他对燧发枪的用法很熟悉,

你负责总领全局,火枪队可以交给冯云方统筹,这样你也能专心应对其他情况。

当然,若是你手下有熟悉火枪战阵的人,让冯云方当副手也可以。”

“大人,应天卫大多是少爷兵,

打过仗的都少,哪有人懂火枪战阵?

还是让冯云方统筹火枪队吧,我放心。”

“行,你们什么时候出发?”

“明日一早就走。”

陆云逸思索片刻,轻轻点头:

“好,我会在京城故意闹出些动静,帮你吸引注意力。

记住,若是真有逆党前来截杀,

宁可让两千军卒死伤殆尽,也不能让一个富户出事,明白了吗?”

徐增寿感受到陆云逸的郑重,立刻站起身,挺直腰杆:

“是!大人,卑职定不辱使命!”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 末世玄途之封野 大明辽国公 修仙大门派 沈氏女自救录 历史朝代汇聚,开局吕布硬刚项羽 规则怪谈:智商是唯一外挂 玄鹰 仙途逆世之玄月乾坤 开在心间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