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568章 走一步算一步,横生枝节

第568章 走一步算一步,横生枝节(1 / 1)

第568章 走一步算一步,横生枝节

临近午时,

离开工部衙门的解缙与李至刚来到了皇城附近的常青酒楼。

酒楼占地面积很大,上下三层,看起来颇为宏伟。

有不少宫中官员在散衙后都会来到这里用饭。

李至刚与解缙,也时常来此。

今日,与往常一样,在一个不大的雅间中,

桌上摆着四个小菜、两个白饼,还有一小壶清酒,

二人相对而坐。

气氛却没有往日那般和谐,充满了沉闷。

解缙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

一口接一口地喝着酒,眼神有些空洞。

李至刚见他这般模样,轻轻叹了口气,拿过酒壶:

“大绅兄,清酒虽不醉人,但人自醉啊。

下午还要上衙,莫要喝多了。”

“上什么衙”

解缙嗤笑一声,脸上写满了自嘲:

“自我从江西回来之后,陛下便一直没给我安排差事,上什么衙。”

“更可笑的是,直到今日我才明白陛下的意思,

原来是根本没看我上的《太平十策》。”

李至刚看他这一副落魄模样,

知道对他打击最大的不是旁人对《太平十策》的轻视,而是来自陛下的轻视。

“大绅兄,道德经曾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而烹制小鲜,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火候,也就是‘度’。

《太平十策》的确是治世良方,但却难以掌控好度。

陆大人说的没错,朝廷政令下到地方,大多阳奉阴违,推行困难。

若是激进变法,只会伤及自身,大绅兄是自己走进了死胡同啊。”

解缙低垂着脑袋,手拿筷子无意识地夹菜,眼神空洞:

“以行兄,连你也看不上《太平十策》吗?”

李至刚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一阵恼火,

这人怎么好话赖话都听不进去呢?

“大绅兄,一件事好不好不是看它说得多么漂亮,而是能做到多少。

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

为什么陆大人年纪轻轻就能屡屡升官,而你却在原地蹉跎。

实话说,原本我也有些不服气。

但奈何陆大人干事,干一件成一件,对手下之人又不吝赏赐。

如此,上官喜欢、下官追捧,不升官才是见鬼。

所以啊,大绅兄听我一句劝,

当务之急是要脚踏实地地做事,

不论做得好不好,至少先动起来。

你是同进士,出身比我好太多了,只要肯干事,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对啊我只是个同进士啊。”解缙神情愈发黯淡:

“我刚刚识字便应口成诵,四岁就能开口成诗,九岁日记万言,一直到洪武二十年中解元。

在江西老家,我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

但来到京城,我本以为自己能一路高歌,

继续成为会元、状元。

但奈何会试第七、殿试三甲第十,只是个同进士啊。”

见他这幅悲天悯人的样子,

李至刚抿了抿嘴,心中无语。

“大绅兄,朝廷六部九卿,未经科举者彼彼皆是,

对陛下而言,科举不是必备之物。

但对你而言,却是命根子。

你听我一句劝,同进士出身已经极好,日后必然飞黄腾达。

不说六部堂官,做一个四品官是绰绰有馀。”

“四品?”

解缙猛地将头抬起,双目血红,声音沙哑:

“解某勤学苦读将近二十年,为的是天下苍生福祉,不是为了当一个小小的四品官。”

小小的四品官?

李至刚呆愣在原地,他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解缙。

他先前以为此人只是有些恃才傲物,摆正心态即可好好做事。

没成想,居然已经自大到了这等地步。

但几年的交情还是让李至刚没有当即起身离去。

“大绅兄,莫要眼高手低,

在乡野地方你是天才,是天之骄子。

而在朝廷上,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

你现在恃才傲物,天老大你老二,这样可不行。

莫说是什么区区四品官,

就连我这小小的五品官手中,都能拿出不少功绩。

大绅兄你呢,你能拿出什么?锦绣文章?还是以往的功劳谱?”

“我有治国御民之法!”

“狗屁不通!”李至刚也有些急了:

“在朝廷上,只说不做可不行。

你那什么治国御民之法只要一天没有落到实处,都是空话。

更何况那法子根本无法落实,是大绅兄你鼠目寸光了。”

解缙猛地瞪大眼睛,一口将壶中酒水饮尽,直愣愣地看着他:

“是陛下不采纳!”

“你糊涂啊,你真是个糊涂脑子!”

李至刚也被他弄得心烦意乱,言辞激烈:

“正因为无法施行,所以陛下才不采纳。”

见他又要开口,李至刚抬起手来制止:

“莫要反驳,你是觉得自己比陛下还聪明吗?

又或者说你觉得陛下昏聩,对于治国良策故意不采纳,故意祸害大明?

这不是荒谬嘛!

大绅兄,你是坐井观天了。”

解缙愣在原地,低头不语,

整个人的气息灰败到了极致,象是被抽去了魂魄。

“大绅兄,这话你听也罢,不听也罢,我言尽于此了。”

李至刚站起身,拿过挂在一旁的衣物就要离开。

但解缙却一个激灵,猛地抓住了他,

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茫然:

“以行兄,莫要走我心中还有疑惑未解,还请以行兄赐教。”

李至刚一愣,他可是从未见过解缙如此谦虚地说话。

最后,他又坐了下来,

只是这一次他直接拿起了大饼,一边吃一边说:

“有事你就说,莫要再说那什么《太平十策》了。

你就是没干过事,但凡干过事,你就知道这有多么荒谬了。”

解缙脸色涨红,放在桌下的拳头紧握,整个身上弥漫着一股别扭。

“以行兄,我想知道,我应该怎么做。”

“怎么做?脚踏实地地好好干事,别想太多。

尤其是你在乡里那些天才经历,以后少说,旁人会厌烦。

在官场上,盲目树敌是最愚蠢的事。”

“那应该怎么做呢?”

“陆大人调你去大宁做县丞,你就去好好做吧。

等以后有机会我再给你活动活动,把你调回来。

况且,你有那么多同窗,也未必用我这个小小五品官来操持。”

解缙脸色涨红,支支吾吾

“真要去大宁”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大宁你是一定要去了,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你能找到六部九卿或者军中勋贵给你求情。

但以你的所作所为,想来旁人不会为你而得罪陆大人。”

李至刚话音落下,便小心观察着解缙。

忽然发现他似乎能听进去话了,这让李至刚大为震撼。

这是什么人?

好话听不进去,专听赖话?

“去大宁去大宁”

解缙念叨着,眼中没来由地闪过一丝恐惧:

“听说,大宁位于关外,是苦寒之地啊。”

李至刚眨了眨眼睛,决定予以劝诫:

“旁人能去得,你去不得?

你现在就是个七品小官,要违抗朝廷?

还是拿着你那《太平十策》到处嚷嚷,陆云逸加害与你?”

解缙听了,有些恍然地点了点头,喃喃说道:

“也是”

李至刚瞪大眼睛,

忽然觉得头皮发痒,他用力挠了挠。

直到今日,他才发现,眼前这天之骄子还是个贱骨头。

看他失魂落魄的模样,

李至刚笑了起来,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去大宁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你能看看关外到底是什么模样,

到时候你就知道自己的治国之策是多么荒唐了。”

“真有用?”

李至刚有些感慨,长叹了一口气:

“你是江西人,天生富贵,民生也极好,

卖卖瓷器就能衣食无忧,百姓至少有事可干。

可咱们大明啊,大多地方的百姓,都是想要干事却无事可干,

大宁就是这等地方,等你去看了就知道了。”

解缙还是有些害怕,他嘴唇嗫嚅,终于问出了心中所想:

“我去到大宁,陆大人会不会借机针对我?

要是我死在那里还不如辞官回家。”

“啥?”

李至刚有些茫然,脸上写满了无奈,笑着摇了摇头:

“大绅兄啊,你不仅不会做人,还不会做官啊。

像陆大人这等部堂,每日事务不知多少。

能抽出一盏茶的时间跟你说话,那都是看重你,

更何况亲自将你调到地方。

上次沉大人亲自将你扔到江西,有人为难你吗?说不得还对你礼遇有加!”

解缙仔细想了想,好象确实如此

李至刚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再次开口:

“你在京城这花花世界,是不可能有所醒悟,去大宁清醒清醒头脑也好。

放心吧陆大人是我见过部堂中最好说话的人了。

只要事情做好,奖赏会随之而来。

当然了,你要是做不好,有你的好果子吃。”

至此,解缙才放下了心中侥幸,

哭丧着脸,点了点脑袋

“希望日后还能与以行兄在京中相见”

对于解缙的事,陆云逸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这位久负盛名的天才人物此刻应当还在迷茫阶段。

对于这等人,陆云逸觉得让他干几天活就好了。

此时,陆云逸正在看着商行的一些文书。

距离开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麻烦事也越来越多。

张玉办事自然极为妥当,

整个应天附近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个县城,

每个县城都修建了仓库以及中转站,并且雇佣了一些当地人操持。

而这八县附近千馀个村落,

如今已经完成了将近三百个村庄的合作。

每日吏员蹬着车来回往返,还扩招了不少人,每日干的热火朝天。

而且,还在靠近县城的几个村落修了水泥路。

不得不说,鲶鱼效应十分好用!

平日里大家都是苦哈哈过日子的好哥们。

如今有人突然富了,过上好日子了,那可真是五味杂陈。

陆云逸能明显感觉到,水泥路修建的地方,连通村落的速度越快,也越来越顺利。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十分显著,人不够用了。

而且,基数大了之后,事情出得也多了。

就如昨日,在溧阳小梅村就发生了流血事件。

一名京府吏员被当场打死,随行军卒情况要好一些,留了一条命。

起因是小梅村种植有十里八乡最好的无患子树。

此树是做念珠的主要材料之一。

而小梅村的果实物美价廉,

应天城附近的几座寺庙都喜欢采买小梅村的果实。

这也带来了钱财与商机。

乡绅王氏一直把持着这等生意,

从村民手中低价采买,而后与寺庙合作高价售出,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

这次事故就是商行想要开辟商路,与王氏冲突所致。

与在云南时的遭遇大差不差,

村民们被蛊惑,认为商行是来巧夺钱财之人,

与商行雇员大打出手,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

虽然真凶已经伏法,被溧阳县派人捉拿。

但捉拿的不过是一六十老汉,治标不治本,显然是推出来挡灾之人。

原本商行以为此事就算了结了,

已经准备了钱财来赔偿吏员以及受伤军卒,

小梅村的生意也不准备做了。

可偏偏,小梅村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溧阳县,

非要商行给一个说法,还请了诉师,

说商行此举是烈火烹油之举,

会破坏京畿之地的百姓淳朴,让百姓与商贾一般逐利。

这个说法经过几日发酵,越传越大,士林中人大多映射天商行口诛笔伐。

而今日,溧阳县也扛不住压力,

带人来到了应天府衙,准备看看府衙如何处置。

看到这里,陆云逸脸色平静,眼中冷意一闪而过。

“妈的,道貌岸然,

自己吃的满嘴流油、浑身铜臭,村名穷的叮当响,还保持淳朴哪来的道理。”

陆云逸将文书放到一旁,开始看下一封

一封封看过去,时间很快到了未时初,也就是下午上衙的时间。

听着外面声音愈发吵闹。

陆云逸拿起桌上的将近十本文书,带着亲卫走出衙门,

很快就来到了应天商行所在。

应天商行在府东街,相邻应天府衙。

而张玉以及一众吏员的办公地点也在府东街,距离商行不远,

是一栋三层小楼,还有一个小院,

用来停放来往人员的三轮车以及自行车。

此刻,陆云逸骑在战马上,

手中拿着两个馅饼,一边吃一边看着应天府衙门口聚集的人群。

大多都是衣衫褴缕或是身穿汗衫的百姓,人数约莫上百。

府衙一些吏员在维持秩序,

还给他们撑上了一个大的遮阳棚,遮挡阳光。

而在与之相邻的应天商行,

这里被府衙派人重兵把守,人为地阻隔了应天府衙与商行联系,

想来是怕他们干扰了工程进度。

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陆云逸很快就将馅饼塞入嘴里,朝着应天商行办公地方而去!

刚刚进入小院,陆云逸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张辅,你怎么在这?”

门口值守的人正是张玉的儿子。

他此刻身穿商行服饰,手拿一根木棍,眯着眼睛站立,满头大汗。

“大人,今日军中休沐,父亲让我来这里守门。”

陆云逸看了看他黝黑的皮肤,笑着问道:

“累不累?”

张辅很想说不累,但还是点了点头:

“回禀大人,有点累。”

“哈哈哈哈哈哈。”

陆云逸将手中剩下的一个馅饼递了过去:

“给你,刚买的,这家馅饼味道很好。

累了就歇歇,年纪轻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能如此操劳。”

陆云逸回头看向冯云方,吩咐道:

“给这门口也弄一个棚子,这么晒下去,迟早中暑。

对了那个‘可乐’也给他拿一壶,消消暑。”

“是!”

吩咐完,陆云逸便径直走入其中。

“拿着。”

冯云方将一个精致水壶塞到了张辅手中,叮嘱道:

“大人还是喜欢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这东西我都不知道什么味,你可省着点喝。”

张辅看了看手中之物,觉得这水壶不错,很识趣地递了出去:

“冯大哥,您先尝尝”

“你自己喝吧,我去给你弄个棚子,这么大的日头你不晒吗?”

冯云方嘀咕着走了,甲胄碰撞声音咔咔作响。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 末世玄途之封野 大明辽国公 修仙大门派 沈氏女自救录 历史朝代汇聚,开局吕布硬刚项羽 规则怪谈:智商是唯一外挂 玄鹰 仙途逆世之玄月乾坤 开在心间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