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卿,官职正三品。
入京之后,自有接引的内侍将他们一行人引到圣上赐下的府邸门前。
大门不是常见的朱漆,而是棕黑色,乍一看不觉什么,仔细瞧去,一股古朴深沉之感扑面而来。
九横九竖的暗钉嵌入其中,浑然天成,与铜首相呼应。
朱仁抬起头,看见梁上悬挂一匾,上刻着“朱府”二字,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似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内侍见状,笑着奉承道,“这匾额乃圣上御笔亲书,可见大人在陛下心中的分量了。”
殊不知,听到此话的朱仁心中没有半分欣喜,心反而提得更高了。
他来的时候已经知晓此处宅院乃前户部尚书常家之府,当年因中饱私囊被先帝革职抄家,莫不是圣上有意敲打他?
若是云娘子当真是他们朱家的亲生女儿,他自然不会这般提心吊胆,可偏偏云娘子不是啊!
何况中间还隔着与周世子结亲一事,此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尚不得知,如何能放下心来?
宅子内部自然气派得紧,几深幽静,树影斑驳,花木繁茂,曲径通幽。
庭院无奇花怪石,只角落假山处植着几棵苍色劲松,亭台水榭,青瓦栏杆,倒是有种说不出的意趣。
正堂内早有人在此等侯,元福转过身,声音尖细,“奉皇上口谕——
“三日后皇后娘娘自朱府出阁,入住中宫,礼部筹备多日,诸事皆宜,不可有半分纰漏……”
朱仁顾不得收拾,慌忙跪地嵇首。
内容不多,大意就是三日后圣上与娘娘大婚,重中之重,朱府这边不要出岔子。
宣读口谕后,元福瞥了一眼下方的人,面上严肃,问了一句,“明日朱娘子归家,朱大人应该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吧?”
来了。
朱仁的额头上渗出了一丝冷汗,当朝皇后曾经与国公府世子关系匪浅,要命的是,这件事还被他这么个微末小官熟知,他不敢想象自己的下场是什么。
眼下他虽名义上擢升,但却如同空中阁楼,他该怎么回答?他唯一的身份便是当时在苏州时与皇后娘娘结得干亲。
朱仁脑中一闪,似乎是抓住了什么,他只觉口中发干,紧接着听见自己说,“陛下圣明之君,能遵循陛下旨意,是臣三生有幸。”
元福总管似是对他的答案很是满意,“恩”了一声,就此离去。
朱仁呼出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
——
云姣由几位宫女服侍,穿好了那繁复精美的皇后礼服,腰系玉带,东珠坠头。拜别了父母,乘着鸾鸟凤辇,向皇宫驶去。
她心中有些失落,她总觉得父亲母亲对她很是生疏,虽说她如今失忆了,不记得之前的种种的,但看双亲躬敬客气的模样,云姣心里闷闷的。
秋霜低声道,“娘娘,先君臣,再父女,都是这样的。”
“哦。”云姣恹恹地应了一声,但想到今日就可以真正地嫁给夫君了,她又高兴起来。
路上空前盛况,妆奁官分四列,两人一组,抬着檀木箱子。里面装的是早就备好的珊瑚珠玉、绸缎绢棉、地契田产……整整一百二十八台,从朱府内浩浩荡荡地绵延到官道之上,仪仗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只是册封的第一步,进而还需举行祭天仪式,昭告天下方为完整。
内侍在天坛下方高声宣旨,“愿上天垂佑,大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朕与皇后当恪守己身,不负上天之恩……”
“吉时已至,封后大典即始!”
诏书宣读得时间很长,云姣听得晕乎乎的,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下来,齐佑璋眼中含笑,看着女子接过宝册,心中微热。
他牵起对方的手,两人缓缓地走上台阶。
台上,鎏金祭坛置于正中央,祭天青烟袅袅升起。
“咚——咚——咚——”十二声古朴沉重的编钟声鸣响,在大殿中回荡,不绝如缕。
云姣有忍不住握紧了夫君的手,齐佑璋似是察觉到了女子的紧张,低声道,“姣姣别怕。”熟悉的称呼让她紧绷着的精神放松些许。
台阶下,文武百官跪拜在地,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自此,册封礼成。
石阶上冰凉的温度直直地渗入沉仪安的膝盖上,他眸色冷寂,怎么回事?台上女子那熟悉的脸,那个被众人高呼“娘娘千岁”的女子,那不是姣娘吗?
几年的官场打磨早就让他处变不惊了,饶是如此,他在看到这一幕时还是变了脸色。
沉仪安冷厉的目光射向前方的周宴之,那个据传很受圣上宠信,新出炉的三品大员——苏淮盐运使!
他不是说会对姣娘好的吗?为什么如今会变成这副情景?!
是了,周家本就烈火烹油,何况周宴之这般年纪,又怎能居于如此高位?
定是那竖子为了自己的前途……
沉仪安攥紧了拳,心中恨出了血。
殊不知此时的周宴之亦是咬牙切齿,他还说呢,先前明里暗里让他尽快去赴任,怎么这两日反而不催了,想来竟是要让他亲眼看见这般诛心之景!
看那高台之上,男子与女子并肩而立,似乎真的如同诏书中所说的那样天作之合,周宴之心中冷哼一声,呸!
——
一直憋着许久都不曾出声的系统终是忍不住在空间里上蹿下跳起来,只因丝丝缕缕的金色在宿主头上盘桓,汇聚成了连绵不绝的气运。
系统052激动地统身发烫,男主沉仪安的气运值尚在源源不断地输送中,但是!宿主竟然,竟然成了此界皇后,这是触发了什么隐藏任务吗?
母仪天下,皇后自然是与国运休戚与共,所以说,借此亦能得到另一种气运值。
不怪系统052大惊小怪,实在是它之前没见过这种情况啊。
——
后有《夏朝实录》记载:“元景元年十月,元景帝携文武百官祭天求佑,社稷安宁,册封朱氏女为皇后,昭告天下。”
“元景三年四月,叶氏女入宫,得封女史,官阶从五品,后着有《宫闱典则》《夏书·皇后纪》《内府注》等书,延于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