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禁忌心理学,讨薪
“丙午!”
宋徽宗愣了一下,他也是修道之人,稍微掐指一算,就明白是十年之后。
“所以朕的劫难,是在十年之后吗?“
“或者说,陛下看见的未来,应在十年之后!”
吴晔终于决定对宋徽宗透露一部分【真相】,虽然这部分真相其实是他通过长期的催眠,等来的一个梦境。
“不止有一个未来吗?”
宋徽宗想起那个梦境,依然心有馀悸。
“咱们道教讲究承负,陛下今日所做之行为,是决定未来如何展开!
就如一条落入河中的叶子,并不一定会流向陛下所想的支流。
所以预言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会让预言失效,臣只能说,按照大势而言。
丙午的劫难,依然可能发生—
不过臣觉得陛下不应当沉溺于未来的幻境中,做好当下,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吴哗的话语,就如轻轻拂过的暖风,逐渐让赵佶平静下来。
他的身体微微颤斗,想起赵福金的惨状,还有自己被绿帽的屈辱。
原来国破家亡,就是如此?
“在梦中折磨朕的人,朕从来没见过,但朕知道,他们是金人—“
赵佶眼中,逐渐弥漫着一层仇恨。
辱妻女,是他梦中最憋屈的片段,没有任何男人能承受得了这个未来,赵佶对那个尚未谋面的国度,变得厌恶起来。
“原来先生早就知道朕的未来,为何从不说?“
“因为陛下若不破妄,就是说了您也不信!”
吴哗显得十分专业和神棍,得益于互联网的缘故,他见过太多的神棍如何欺骗受害者,还有受害者如何觉醒。
欺瞒,哄骗,也要有自己的边界。
如果他仅仅满足于只做一个妖道,那把人往死里骗就行。
但他要做大妖,大妖若圣。
他绝不能通过自己的口,去预言皇帝的未来。
当然,皇帝自己【梦】到,他解梦就没事。
赵佶低下头,沉思许久,吴晔也不打扰。
想要让一个人相信他的未来是坏的,哪怕赵佶对他如此信任也很难。
人的本能会拒绝相信坏的结果,以保护自己。
赵佶说不定会因为这件事,逐渐疏远自己,从此回到那个埋在沙漠里的鸵鸟,继续做一个昏君。
但如果他决定面对现实。
他的【认知】又会有一个本质的蜕变。
吴晔一直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就是赵佶的煞星,人家生活的本来好好的,他就光给赵佶制造劫数了。
历劫历劫,吴晔才是赵佶的劫。。
不过在一次又一次的历劫之后,赵佶确实成长了。
这是一场人类从未有过的心理学实验,也是一场禁忌实验,课题叫做《利用宗教信仰对一个昏君进行心理改造的社会实验》。
赵佶信仰神仙之道,是这个禁忌实验可能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对于“求仙”的渴望,赵佶愿意去配合自己完成对他的折腾。
当然,吴晔也告诫自己,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他想要改变一个人,就要对抗来自于人类本能的人性。
在磨砺的同时,也要给予足够的正反馈。
一步踏错,前边所做的一切,也会烟消云散。
“朕要怎么做?”
赵佶抬起头,眼中多了一些坚定。
成了!
在逃避和面对中,赵佶选择了面对劫难而登真成仙。
这个选择已经超出了吴晔的期待。
“陛下既然已经破了这妄境,就当面对他,臣觉得,陛下遵从自己的本心便是——”
吴晔尽量避免给赵佶一个明确的回答,除非很有必要。
许多事情,需要他自己去思考。
赵佶深吸一口气,表示明白了。
他闭上眼睛,缓缓呼吸,逐渐进入定境。
皇帝内丹的功夫还是不错的,既然皇帝已经修行,吴晔主动站起来,告辞离去。
“先生——”
出了皇宫,吴晔又被高俅拦住了。
他:——
这家伙为了拦住自己,可谓是费尽机啊。
得,今日少不得要走一回,吴晔给他一个眼神,高俅会意,请吴晔上车。
作为一个本分的妖道,道人本不应该参与政治,尤其是插手军务,可是吴晔却觉得应该为此冒个险。
他们前往的地方,是皇宫边上的城内校场。
这地方是禁军常驻,练兵的地方。
吴晔下了马车,环顾四周。
这里的情况跟皇宫内那个供皇子们学习的小校场一样,华丽,整洁
吴哗蹙眉,如果说皇宫中的那个小校场他还能忍的话,这个校场他忍不了一点。
所谓校场,本应该是练兵的地方,可在徽宗一朝,它更象是给皇帝和朝廷观赏的地方。
禁军的操演也是注重阵型整齐丶旌旗鲜明丶甲胄耀眼,追求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和礼仪上的完美,即所谓“观之足以威四夷”,其观赏性远大于实战须求。
可吴晔很快发现自己错了,自己还是高看了这些人。
高俅将吴晔引到一处高台,居高临下。
下方是教头在训练士兵,那列队之惨烈,吴哗不忍直视。
他记得前世网络上流传一些资料,说北宋的士兵训练很猛,可是真正面对这些人,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在高俅特意练兵的情况下,这些人连令行禁止都做不到,松松垮垮的方队,连大学军训都不如。
吴晔给气笑了,他想过历经赵佶统治这些年,军队的的军纪一定会废弛,可废成这样还真不多见。
他也算是有城府了,但还是给气笑了。
高俅看到吴晔的表情,也露出羞愧之色,若没有童贯威逼,他也没料到禁军的军纪会废到这种程度。
但吴晔也明白,禁军之所以如此拉胯,本身还和宋朝的军队制度有关。
终宋一朝,对于武将的控制十分严格。
类似于更戍法之类的兵将分离的制度,导致了将领对士兵的掌控力度十分薄弱。
将领的话语权在普通士兵中低,如果加之高俅这种狗官不务正业,士兵们荒废训练就是常事——
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狗官还时常克扣军饷军饷,底层的禁军士兵,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去做一点副业才能贴补家用。
在州桥夜市上,禁军被私用,欺压百姓。
这些都是根源于朝廷对于底层士兵的不重视,让禁军长期士气低落。
这不独是禁军如此,北宋朝廷的兵马普遍如此。
边军有战争锻炼,武将长期领兵,在战斗力方面相对而言会好些。
可是,这依然改变不了制度带来的士兵战斗力不足的问题。
若是遇着名将会好些,可是如果碰上高俅这种废物,人家鸟他才怪。
吴晔想通了其中的原因,心里也就有了答案。
他转头,问:
“太尉真的想赢?”
“先生,您这不是废话嘛,只要能赢了童贯那老小子,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是吧!”
吴晔嗬嗬笑,问道:“他们多久没有发饷银了,还欠了多少?”
高俅脸上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
吴哗如此直白的询问,让他有点下不来台,谎报人数,克扣军饷,这是老传统了。
高俅上任之后,自然也不会心慈手软。
“也,没多少——”
高俅还想狡辩一下,此时下边热闹起来。
“教头,说好训练半个时辰,怎么今天还没散——”
“俺家婆娘还等着俺回去揉面呢——”
“就是,现在不回家,家里的生意没人照看,夜市赶不及了—”
随着时间推移,刚才还勉强能维持阵型的队伍,突然哗变。
土兵闹起来的理由也十分北宋,很是接地气。
高俅的脸色,随着士兵喧闹变得难看起来,面对吴晔似笑非笑的脸,他怒火中烧。
他拉吴晔过来,本来是想让吴晔看看自己的努力,可谁知道拉了一坨大大。
“闭嘴,都给本官闭嘴!”
高俅在上方大喊,众人抬头,才发现高太尉也过来了。
可是那些士兵虽然安静,却满是不服气的样子,显然高俅的做法并不能得人心。
吴哗看着这番闹剧,反而不气了。
这才是他印象中北宋的军队应该有的样子。
军人被克扣军饷,然后出去搞副业这事,王安石变法的事后也试图改变这一点,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现在看来,变法失败之后,这军纪问题反而比当年更加严重。
高俅就要冲下去,给这些士兵一些教训,却被吴晔拉了回来!
“太尉,你是真的不想打赢童贯了?”
吴哗略带戏谑的声音,让高俅的火气直接灭了一半,他觉得丢人,想要找回场子。
可是看吴晔的态度,似乎并不支持。
“请先生明示!”
“想要让牛干活,人家平头百姓都知道给两把草料,您这是真不拿士兵当人啊!
这样的兵想上去给您长脸,您是怎么想的?“
吴晔在这件事上,丝毫不给高俅脸面,作为一个前世的打工人,他最厌恶的就是欠薪的老板。
他一番挤兑,说的高俅面红耳刺。
克扣兵饷这件事,乃是传统,也不是他高俅发明的。
而且克扣的兵饷,也不是他高俅一个人分的。
“,您平时挥如,真就差这两个钱?
你不是想让贫道教你怎么对付童贯吗,那贫道现在就教你第一招。
你看如何?”
高俅知道他想说什么,还尤豫半天。
吴晔冷笑:
“太尉,你若恶了皇帝,夺了你的位置,这些利益可还与你有半分关系?”
他一句话让高俅浑身激灵,马上想通了。
“先生说的是啊,我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