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北宋当妖道 > 第105章 修雷法,不如修水利

第105章 修雷法,不如修水利(1 / 1)

第105章 修雷法,不如修水利

“太师,您相信那吴晔的伤,是雷祖留下来的?”

被皇帝赶出去,百官留在大殿中,等待皇帝的出现。

外边的雨水,伴随着电闪雷鸣,狂风席卷。

雷暴带来的寒冷,侵袭着每一个没有来得及换衣服的人,蔡京作为一个已经六十九高寿的老人,已经感受到其中的一丝寒意。

不过很快的,梁师成命令宫中宦官,给他送来了能够裹着身体的衣物,为他带来了些许温暖。

他,童贯,郑居中这些大佬,多少还能分到一件毯子,其他底层官员,连毯子都分不到。

不过就算是蔡京等人,他们也没有换下淋浴的衣物,因为在宫里,他们并没有换洗的官服,而且这场祭典并没有结束,所以他们也不敢走。

皇帝和吴晔在里边不知道聊什么?

但现场所有人的焦点,也不免落在吴晔的身上。

这场求雨,吴哗的神通再也无人怀疑。

哪怕是童贯,蔡京等见多识广,见惯了妖道的老狐狸,也没有办法在求雨这件事上说吴晔分毫。

求雨,那可是作为一个道士,毫无争议的最强大的神通。

在民以食为天,而食物的获取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天爷的农业社会,呼风唤雨这四个字,就是神仙的代名词。

吴晔用一场祭典,完成了自己的封神。

而且他留下来的故事,注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成为汴梁,乃至天下百姓茶馀饭后,口耳相传的故事。

其中最有戏剧性的,除了献祭了林灵素的名声而形成的那段小故事,最有传奇色彩的应该就是吴晔的身体状况和被雷祖打的那一鞭子。

吴晔拖着残躯辅佐宋徽宗,这悲情的身份,更让他多了几分舍身为天下的意思。

但如果说最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毫无疑问就是雷祖给他的那一鞭子。

雷祖为什么要给通真先生一鞭子,这个悬念估计要让很多人睡不着觉。

别人在讨论为什么雷祖要给通真先生留下一鞭子的时候,童贯却本能怀疑这鞭子是不是吴晔故意留下的?

他们见多识广,也见惯了道士用各种手段去博取皇帝的信任。

蔡京也怀疑,吴晔那道伤口十分诡异,可是他破脑袋,也想不到吴晔的动机。

因为吴晔完全可以以更体面的方式,去获取更多的信任和威望。

从高台上滚落的行为,其实对他是不利的—

蔡、童、梁三个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人,都想不明白吴哗这么做的好处事什么?

既然想不到动机,那吴晔的滚落和那一鞭子,大概率也是真的。

可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雷祖要打他一鞭子?

好奇心这种东西,不分富贵贫贱,就连蔡京都想知道,雷祖为什么要抽他一鞭子?

好奇心,有时候非常磨人。

“陛下出来了——”

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宋徽宗赵佶从里边走出来,皇帝身上也湿透了,还没有来得及换衣服。

他狼狈的模样,却让大殿中的官员们感受到了这个皇帝与他们同甘共苦的感觉。

“官家!”

“陛下!”

群臣纷纷起立,朝着赵佶行礼。

赵佶敏感的感觉到了这些朝夕相处的官员,尤其是低阶的官员,对他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其中不乏有人,用敬畏的目光看着赵佶。

这种阳光和以前不同,以前赵佶没有对比的对象,此时再回想起来。

眼前这些人的目光中,真的多了一些发自内心的敬畏。

而以前,只是为了他的权势,特意迎奉而已。

这一切,都是因为求雨带来的改变,赵佶心知肚明。

若是往常的求雨,哪怕是赵佶按照司天监,按照儒家那套天人感应说的方法主持求雨,下雨也绝不是他的功劳。

可是吴晔一番戏剧化的表演,尤其是第一第二天和雷部神仙的拉扯。

却让这场求雨变得话题度十足,最后是吴哗在关键时刻,将他拉上祭台

那场雨的落下,吴哗将求雨的大部分功劳,都分给了赵佶。

这就是他成为道君皇帝的法理,也是笃行鬼神的天下人,尊敬赵佶的理由。

士大夫虽然遵圣人言语,敬鬼神而远之,可并非不信鬼神。

赵佶心里,默默给吴晔记上功劳。

通真先生真的和其他道士不同,那些道士在自己面前往往是故弄玄虚,然后通过各种手段,震慑自己。

装逼是让别人都装走了,皇帝反而成为这个故事中负责震惊的配角。

可是吴晔,却将主角的位置让给自己。

这谁是真正的自己人,不言而喻。

“杨戬,去熬点姜汤,给所有人御寒——”

“还有,去找点衣服和火炉,给诸位大人套上!”

赵佶注意到,大殿中有许多人其实已经很冷,虽然是夏天,但雨水沾黏在身上,终归会有不适。

他也没注意到,自己自然而然的动作,是他平时没有的习性。

果然皇帝注意到自己等人的窘境,却让不少底层官员感动不已。

这就是收买人心!

赵佶发现这些变化的时候,对于帝王术又有了几分感悟。

所谓帝王术,不是简单粗暴的平衡,收买人心也不是说你想收买就能做好的。

“是,陛下!”

杨戬领了命令,赶紧让人去安排,不多时,浓浓的姜汤和火炉子进入大殿中,让大殿显得有些凌乱。

不过这种凌乱带来的,却是陛下爱民如子的温暖。

赵佶似平开了窍,收买起人心来,得心应手。

这份变化童贯和蔡京等人看在眼里,各有滋味。

他们伺候了皇帝这么多年,若说赵佶没有尝试过收买人心,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以前那些帝王心术和收买人心的手段,骨子里透着天家的傲慢和幼稚,所以用下来其实并不好。

可今日的一些举动,却已经是个成熟的帝王。

“诸位爱卿陪朕走到最后,朕十分欣慰。

如今求雨之事已经圆满,朕也不眈误诸位的时间,早日结束这祭祀,诸位早日回家吧朕准尔等明天休息,不用来上朝了!”

皇帝又顺手收买人心,正准备结束这场盛典,此时一个太监捧着一些帛书,送到皇帝面前。

“陛下,这是您让臣保管的东西——”

“陛下,这是什么?”

好的臣子,要学会察言观色,当宦官将帛书送上来的瞬间,马上有官员【好奇】提问。

在场恨不得马上回家的官员,也不得不在咒骂那位同僚的时候,用期盼的目光望向皇帝手中的东西。

这是什么,从哪来的?

他们很快得到答案。

“朕倒是把这个忘了,这是当时凭空出现在祭台上的经卷,遇水不染,那案台明明空无一物,但晃眼间却多了几本经书——“

赵佶是真的把这几本经书忘了,因为经书出现的同时,吴晔也跌到祭台。

他顾着自己的挚友,经卷一时间也没有理会。

如今再看这些帛书经卷,他升起一种淡淡的激动。

这些东西,很有可能就是天上那位自己的化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留给他的东西。

这些经卷外边,有一条长条的布卷包着,布卷上的紫色,是一种普通人从未见过的紫。

一听说可能是神仙赐予的经典,百官的脸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他们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是皇帝和吴晔在制造祥瑞。

华夏经历千年岁月传承,什么样的事情大抵都经历过,皇帝想要制造祥瑞为自己做事,这已经是老招数了。

不过这次的【祥瑞】似乎也下了血本,大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紫色的布卷。

那种紫,让人心醉—

是这个时代的工艺,不能复制的产物。

“难道真是天上的东西?”

童贯悄声询问身边的蔡太师,蔡京惊疑不定,却是摇头。

他也把握不准,因为他这辈子搜刮了不知道多少宝贝,可是那些紫色的布,他确实没有见过。

“看里边的内容是什么?”

蔡京低头,用只有童贯听到的声音说道。

不管是真是假,这些经书出现的总要有个目的,也许经书是假的,是皇帝和吴晔联手炮制的祥瑞。

可是,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呢?

不管手段如何隐蔽,只要目的暴露了,就可以猜到结果了。

“陛下,这布卷中似乎有字——”

宦官打开布卷,里边露出经书书本,赵佶第一时间将经书抓过去,正要打开,却听伺候的太监禀告。

他手中的布卷,有金色的字体。

字体拗折凌厉、锋芒毕露,如断崖峭壁,冷峻奇崛。

皇帝本是爱字之人,粗看上边的文本,眼睛一亮。

这文本的主人,一看就是一个杀伐果断,正气凛然之人,赵佶脑海中,浮现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形象。

他马上放下经书,将这布卷抓在手中,仔细一看。

看完上面的内容,皇帝脸色微微变幻,他默默放下书卷,陷入沉思“陛下,这上边写了什么?”

上天赐书,又有经卷书本,这明显就是天降祥瑞的意思。

既然是祥瑞,想必陛下一定乐意分享天下。

刚才提问的官员,又在合适的时间提出问题,不过这次他马屁似乎拍在马腿上,赵佶脸色微微难看,似乎并不愿意公开这份内容。

可是大家都看着,皇帝知道藏起来也没用,于是摆摆手,让旁边的太监念:

“吾乃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亦尔人间圣王化身。今感本真虔祈甘霖,特显真性,为汝开释劫中玄机。

盖尔本是长生帝君降世,代天牧民,非为戏弄神通而临凡。当知雷法虽尔先天权柄,水利方为圣王功业。昔吾化身大禹圣王,不恃雷霆之威,乃胼手胝足疏九河,凿龙门,通大川,使水性归道,沃野千里。故能禳旱魃于未萌,保社稷于永年。

今尔既在劫中,当明:求雨不如蓄水,步罡何若夯土?雷符虽能召云霭,终不敌沟渠蓄水之恒常;咒诀纵可动风伯,焉及堤坝安澜之德广?吾掌雷部亿万载,见兴水利处,纵三辰失序,犹有馀粮抗灾;怠沟洫者,虽旬日祈雨,终成赤地流民。

天尊敕曰:尔其安心历劫,以锸代剑,以夯代咒。使江河安澜,则天心自感,雨旸时若,何须步罡踏斗耶?雷声普化,实化在润物无声;天尊垂训,惟训在厚生为本。谨记尔本吾真灵下盼,治世当行圣王事,莫堕术法小乘中!“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以为的祥瑞,居然是一篇雷祖的训诫之文。

文章的内核,也不提雷法,而是水利。

或者说,雷祖在用自己的方法告诉赵佶,修雷法,不如修水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聚宝仙盆 我带着监控回到饥荒年代 我靠预言书秘密破奇案 知否:梁家我做主 军旅:从夜老虎开始的元帅之路 游戏制作,宝可梦们都玩疯了 人在海贼,但是幻影旅团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诬我谋反?反手掏出百万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