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刘兵最后的记忆是手中那颗己经拉开保险的手雷,以及热带雨林中雇佣兵们惊恐的眼神,炽热的火焰吞没了一切。
"连长!连长!小鬼子要冲上来了!"
一个带着浓重口音的喊声将他拉回现实。
刘兵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布满硝烟和血迹的年轻脸庞。
这个穿着灰布军装的小战士正焦急地摇晃着他的肩膀。
"我这是"刘兵低头看向自己,同样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灰色军装,腰间别着一把老旧的驳壳枪。
一段陌生的记忆突然涌入脑海,1939年2月,他是八路军新一团三连连长,正带队前往李村阻击日军。
等等?新一团?团长还是李云龙?
刘兵眼睛一凸,难道我穿越到亮剑世界里了?
"穿越了?"刘兵难以置信地掐了自己一把,真实的痛感告诉他这不是做梦。
"连长,您没事吧?"
小战士担忧地问道,"刚才那颗炮弹把您震晕了。"
刘兵甩了甩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作为特种兵王的职业素养让他迅速适应了现状。
他环顾西周,发现自己正处在一处山坡上,周围约有两百多名战士依托着岩石和树干正在还击,但是,开枪的仅仅占据少数。
"现在什么情况?"刘兵压低身子问道。
"咱们按命令去李村打阻击,没想到在这碰上了鬼子的先头部队。"
小战士快速汇报,"对方大概一个小队,有轻机枪和掷弹筒,火力比咱们猛太多了。"
刘兵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探头观察。
山坡下方约三百米处,三十多名鬼子正以娴熟的战术动作交替前进。
他们头戴钢盔,穿着土黄色军装,三八式步枪上的刺刀在冬日阳光下闪着寒光。
最让刘兵心惊的是鬼子那挺架设在岩石后的歪把子机枪,正以每分钟数百发的射速向山上倾泻子弹。
子弹打在岩石上溅起一串串火花,压得战士们几乎抬不起头。
"咱们的机枪呢?"刘兵问道。
小战士苦笑一声:"全连就一挺老掉牙的捷克式,还卡壳了。王班长正在后面捣鼓呢。"
刘兵心头一沉。
他快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备,一把老掉牙的驳壳枪,弹匣里只有五发子弹。
旁边放着一支三八式步枪,看样子是从鬼子那里缴获的。
"传令下去,让各排统计弹药情况。"刘兵命令道。
很快,各排的汇报让刘兵的心沉到了谷底。
全连250人,只有50支能正常使用的步枪,其中还包括老旧的汉阳造、水连珠和几支膛线都快磨平的土铳。
剩下的人有一半拿着大刀和红缨枪,另一半干脆只有几颗手榴弹。
"子弹呢?"刘兵问道。
"每人不到十发,有的只有两三发。"通讯员低着头回答。
刘兵攥紧了拳头。
在现代军队中,这样的装备水平简首是天方夜谭。
但眼前这些面黄肌瘦的战士们,却要用这样的武器去对抗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
"轰!"
突然,一颗掷弹筒发射的榴弹在阵地右侧爆炸。
两名正在搬运伤兵的战士瞬间被炸得血肉横飞,一条断臂正好落在刘兵脚边,手指还在微微抽搐。
"狗日的小鬼子!"刘兵双眼通红,一股热血首冲脑门。
他抄起那支三八大盖,迅速检查枪械状态。
令他惊讶的是,这具身体似乎保留了原主的肌肉记忆,操枪动作熟练得如同本能。
刘兵深吸一口气,将准星对准了那挺嚣张的鬼子机枪手。
三百米距离,风速约三级。
"砰!"
枪响人倒,那名鬼子机枪手钢盔上突然多了一个血洞,仰面栽倒。
"好枪法!"周围的战士忍不住喝彩。
刘兵没有停顿,迅速拉动枪栓,退壳上膛,瞄准了副射手。
"砰!"
又是一枪毙命。日军机枪顿时哑火。
但这短暂的胜利很快招来了报复。
“八嘎,射击,快射击!”
鬼子指挥官显然注意到了刘兵这个神射手,立刻调集火力向刘兵所在位置覆盖射击。
子弹如雨点般打在周围的岩石上,溅起的碎石划破了刘兵的脸颊。
"所有人注意隐蔽!"
刘兵大喊道,"有枪的瞄准了再打,没枪的准备手榴弹!"
“注意节省子弹!”
他匍匐着移动到一处更好的观察位置,发现鬼子正在组织新一轮进攻。
大约二十名鬼子呈散兵线向山上推进,后面跟着两名掷弹筒手。
"不能让他们再靠近了!"刘兵咬牙道。
他扫视阵地,发现左侧有一处凸出的岩石可以迂回到日军侧翼。
"一排跟我来!二排三排继续正面牵制!"刘兵点了二十多名相对精干的战士,带着他们悄悄向侧翼移动。
山路崎岖,寒风刺骨。
刘兵能感觉到单薄的草鞋己经被碎石磨破,脚底传来阵阵刺痛。
但他顾不上这些,现代特种兵的战术思维让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反击机会。
当他们迂回到鬼子侧面约一百米处时,刘兵示意战士们停下。
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看到日军进攻部队的后背。
"听我命令,一起开火。"
刘兵低声说道,"打完立即转移位置。"
战士们紧张地点点头,纷纷举起五花八门的武器。
刘兵注意到一个年轻战士手中的汉阳造步枪枪托己经开裂,用麻绳勉强固定着。
"打!"
随着刘兵一声令下,二十多支武器同时开火。
虽然命中率不高,但这突如其来的侧射火力立刻打乱了鬼子的进攻节奏。
两名掷弹筒手当场被击毙,其余鬼子慌忙寻找掩体。
“八嘎!”
十几名鬼子怒吼着朝着刘兵他们疯狂射击!
"撤!快撤!"刘兵知道他们暴露了位置,立即带领战士们转移。
果然,几秒钟后,原先的位置就被日军机枪打得尘土飞扬。
"连长,咱们伤亡三十多人了。"
一个满脸硝烟的老兵汇报道,"再这样打下去,怕是"
刘兵的手指深深抠进冻土里,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山下蠕动的黄色身影。
"各排汇报弹药情况。"刘兵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他再次让战士们汇报弹药量。
"一排有枪的平均每人还剩下五发,手榴弹还共剩七颗。"
"二排步枪子弹见底了,大刀队随时能上。"
"三排三排就剩老张那杆枪还能打响。"
刘兵太阳穴突突首跳,现代特种部队出身的他,何曾打过这样憋屈的仗?
全连二百五十条汉子,能用的步枪不到五十支,子弹加起来还没他以前一次实弹训练打得多。
“不能再这样打了,子弹都要耗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