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自南赡部洲以来,五度春秋,一路的辛酸苦楚在这刻,俱化作直抒胸腔的畅快。
在此之馀,又萌生浓浓的怯意。
猴子徘徊门前,想要去叩响那扇仙门。
却在刚触及门环那刹,毛手一缩,跳回石碑下蹲着身子,脸埋于膝,不知是喜是忧。
猴子如此,陈磊亦是如此。
来时不知,可梦寐以求的仙门就在眼前时,近怯之情更甚
心中翻涌,思绪难止。
知道猴子定能拜师菩提不假,可自己呢?
先前一直没有仙缘,他不确定须菩提祖师这艘船上,有没有自己的位置。
虽两世为人,到底没勇气去叩响那道门。
陈磊抹了一把脸,将思绪掩埋心底,走到猴子身旁蹲下,一人一猴就这样默默等着。
少顷,听得吱呀一声响。
两人急切望去,只见仙门开处,走出一个仙童,其貌丰姿英伟,站在门边风口处,却周身不染凡尘。
陈磊急忙迎上去,躬身作揖:“见过仙童,山野凡夫起手了。”
仙童点点头,看向二人心中暗想“师父适才只说有个修行的来了,让我出来接待,怎番会有两人?”,随即问道:
“哪个是来访道的?”
陈磊闻言,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安念头油然而生。
看向猴子,只见他上前躬身,回道:“仙童,我二人俱是来此访道。”
仙童摇头,笑道:“我家师父,适才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却未曾说是二人齐来。”
猴子听之也是不解,想着身边这位老哥哥向来有独到见解,望向陈磊看其有无应对。
二人同行数年,同吃同睡,早就心有默契。
陈磊朝猴子点点头,示意其放心。
随即上前一步,说道:“仙童,我二人齐来访道,早已视为一体,想来老神仙是通归泛指了。”
“不妨引我等一齐前去,看老神仙有何分晓?”
那仙童点头道:“也罢,你等且随我来,看师父怎番说法。”
得到允许,二人相视一眼,喜色溢于言表。
陈磊帮猴子捋顺头顶乱毛,猴子则帮他扯平腰襟。
二人整衣肃容,快步跟上仙童。
进了洞天,径直穿过贴到崖顶的深阁琼楼,步上廊亭,两侧变成了成片相连的静室。
这时,猴子福至心灵,问仙童:“不知老神仙名讳,弟子也好避讳其名。”
仙童答道:“尊师须菩提!”
“须菩提”猴子复述几句,牢牢记住这个名讳。
仙童引着二人直至瑶台下。
只见两旁分别就坐三十个小仙,皆非凡之辈,齐齐望向来者。
一个鹤发慈眉的老道合著双眼端坐台上,一柄拂尘搭在手腕。
见了这等书中神仙,陈磊难掩心中激动,快步上前礼拜。
谁知,身体刚倾下半截,便有一股无形力量直直往上托,怎么也拜不下去。
反复数次,俱是如此。
往台上看去,那祖师闭眼露笑,未有言语。
陈磊心中忐忑,面色复杂。
怎会猜不到是这位主的手笔。
只是不懂究竟是自己没有仙缘,还是说犯了甚么忌讳。
反观一旁猴子,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
举止顺畅无比,口中只道:“师父!师父!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陈磊很清楚看见,祖师在猴子拜完后,方才睁开眼。
眼里只一猴子,问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籍姓名明白,再拜。”
这时,身旁的猴子回道:“弟子乃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菩提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
这一言,唬得猴子一愣一愣,慌得磕头不止道:“弟子老实之言,绝无虚诈。”
祖师指定他,问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州,那去处离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猴子连连叩头。
当下就将从花果山渡海遇到陈磊,二人沿路卖艺,跨过西洋大海的经历全部讲来。
为了佐证,他拨弄着毛发,想要展示伤疤,谁知毛发太厚,尽皆遮盖住。
这下更急,也顾不上礼数,两步跳到陈磊身旁掀其背上衣物。
数道狰狞伤疤赫然显现。
满堂仙客见这滑稽场景,顿时哗然失笑。
祖师怒喝:“你等惊呼嚷笑,全无修行之德,还修甚么道果?”
此言一出,全场霎时寂静。
祖师抚须笑道:“即是不远万里而来,也足以证你求道之心。你姓甚么?”
猴子见证明自个来去,最是欢喜,又想起初遇陈磊时,自己请其赐姓,对方却说为师为父才有此资格。
他思考片刻,答道:“弟子乃花果山一块仙石所生,无父无母,无姓无名。如今得见老师父,乞赐个姓氏。”
祖师闻言暗喜:“这等说,却是个天生地长的,也罢,你起来走两步我看。”
猴子跳到场中,拐呀拐的走两步,望台上,见未发言,又走了两遍。
祖师笑道:“你身躯鄙陋象个食松果猢狲,就以这意思取个姓氏,教你姓“猢”,去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老也,月阴也,老阴不能化育。”
“教你姓“狲”倒好,去个兽旁,乃是个“子系”,子男儿也,系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就教你姓“孙”罢。”
猴子听了,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望师父慈悲,再乞赐个名字,也好称呼。”
祖师点头应之:“我门中有十二个字,乃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正是个‘悟’字。”
“你原本无姓无名,是为‘空’也,就与你取个法名‘孙悟空’,好么?”
猴子大喜,情难自收,叫道:“好好好!俺自今就叫孙悟空也。”
见悟空癫狂乱舞,抓头挠腮,祖师也不责怪,即命大众引其下去,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
众仙奉行而动,正待起身。
不曾想,悟空先是左右顾视,最后将目光定在陈磊身上。
本来欢喜之色一变,使劲挠了挠腮,上前扯着其手问道:“陈老兄怎不拜师行礼,好与俺一齐学门好仙法?”
陈磊叹了一口气。
是自己不拜师吗?问题是祖师不让呀!
自进来到现在,祖师未曾看过一眼,除了悟空,在场所有人俱把他当作空气一般。
但一想到自己千难万险到了这里,若不能拜师学道,怎得甘心。
既然不能跪拜,也有他法。
想到这,他正衣冠,对上拱手:“师父在上,弟子山野凡夫渴闻仙道,今来真心虔拜,愿入师门当一小徒,端茶递水,服侍左右。”
这一番言语,声音洪亮,响彻堂上。
全场的注意力聚焦这一台前站立之人身上。
有些弟子暗暗私语道:“是也,师父对此人怎不做安排?”
“你没看此人一不叩拜,二不上礼,依我看定非真心诚意求道。”
这时,那位开门引路的仙童,望着喧嚷的众人说道:“静心。”
全场再次一寂。
这仙童穿一白道袍,其他诸弟子皆是常服,又见其有些威信,陈磊推测,他即使不是大师兄,也定是祖师亲信弟子。
遂对其亦拱拱手。
于此,见那祖师淡淡道:
“你从那来,便回那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