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项目,内核实验室。
曹启东和钱宏远正对着屏幕上新一代原型机的三维模型激烈讨论,旁边围坐着几名骨干工程师。
“老钱,你看这里,主能量环路的反馈延迟,虽然我们已经优化到了微秒级,但在仿真极端扰动叠加时,还是会出现百分之三左右的超调。”
曹启东指着一条微微波动的曲线说道。
钱宏远托着下巴。
“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已经逼近极限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引入一些…非线性的补偿机制?”
“非线性补偿机制?”
曹启东一脸沉思状。
这时,一名年轻工程师插话。
“曹教授,钱教授,我们之前分析那个‘歧路’
算法,它那种近乎野蛮的快速响应,虽然不稳定,但其处理矛盾信息的逻辑,是不是可以借鉴一点点?”
“当然,是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
曹启东和钱宏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尤豫与一丝兴趣。
“太冒险了。”
曹启东摇头。
“那东西就是个火药桶。”
钱宏远摇摇头,持不同意见。
“未必是直接套用其逻辑。”
“我们可以研究它那种在临界点附近‘感知’
和‘强行介入’
的模式,然后反过来,在我们的控制系统中,提前设置一些极其微小的、受控的‘反向扰动’
。
”
“就象打预防针一样,主动激发并平复掉系统内某些潜在的、微小的失稳倾向,从而提升整体的稳定度。”
不得不说,钱宏远的想法非常的大胆,但认真分析,却有值得一试的价值。
再三讨论之后,众人一致觉得,试一试才知道。
于是乎,团队立刻投入了紧张的仿真验证。
几天后,初步结果出来了:
在引入经过极其精细设计的、微幅主动扰动后,系统在面对特定类型复合扰动时,稳定性边界确实得到了可观的提升!
“意外之喜啊!”
曹启东看着屏幕上更加平滑的曲线,忍不住拍了拍桌子。
“虽然提升幅度不大,但这指出了一个全新的优化方向!”
“老钱,立刻组织人手,深入研究这个‘受控主动扰动’
理论,创建更完善的数学模型。
”
“或许,我们可以凭借歧路算法,把这个问题给彻底解决!”
与此同时。
在一间布置得相对宽松、鼓励自由讨论的会议室里,羲和计划的首次预研头脑风暴会正在举行。
与会者年龄跨度很大,从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到初出茅庐的博士生都有。
李阳坐在一旁,主要是聆听。
会议前半段,大多是一些基于现有技术的设想,虽然扎实,但缺乏颠复性。
直到一位名叫陆明的年轻人,在轮到他发言时,显得有些紧张地站了起来。
“各位老师,李工。”
他清了清嗓子。
“我有一个可能…可能非常不成熟的想法,是关于推进方式的。”
他走到白板前,画了几个简单的示意图。
“我们目前所有的推进理念,无论是化学火箭还是聚变推进,本质上都是基于动量守恒,向后抛射工质。”
“但‘羲和’
计划的目标是恒星际航行,依靠抛射工质,效率太低,速度上限也太低。
”
他顿了顿。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
“比如,利用‘逐日’
技术产生的极端高能环境,不是去加热工质,而是去尝试与时空结构本身进行某种极微弱的‘耦合’
?”
“不是扭曲空间实现曲率航行那种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查找某种‘共振’
点,让飞行器本身在时空的‘基底’
上获取一个极其微小的、但可能是持续性的额外动量?”
他是理论物理学者,也是所里最为年轻的那一批博士。
陆明的想法很激进,但也让会议室里的众人很难不认真思考。
毕竟是一位年轻博士提出的想法。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几位老专家皱起了眉头,这听起来太象科幻小说了。
“陆博士,你的想法很大胆。”
“但你说的这种‘耦合’
或‘共振’
,理论基础在哪里?如何实现?能量须求是多少?这几乎是在挑战现有物理学的框架。
”
一位老教授问道。
陆明脸有些红,但还是坚持道。
“我知道这很困难,理论基础也几乎为零。”
“但是,‘逐日’
创造的环境是独一无二的,或许能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平台。
”
“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追求实现,哪怕只是在理论上探索一下这种可能性,验证其是否完全违背已知物理定律,也许就能打开一扇窗?”
李阳一直安静地听着,此时终于开口。
“记录下陆明博士的设想,编号‘羲和-猜想001’
。
”
他看向陆明。
“给你三个月时间,组织一个不超过三人的小组,进行最初步的、纯理论层面的可行性探讨,可以申请使用所里百分之五的非内核计算资源。”
“三个月后,给我一份逻辑自洽的、哪怕全是假设的分析报告。”
“是!谢谢李工!”
陆明激动地应道。
会议继续,但后面讨论的内容,和那些老教授提出的想法,都让李阳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所以,他提前离开,琢磨着自己关于羲和计划的一些创造性想法。
……
鹰酱国那边。
霍金斯花费了大量时间,泡在积满灰尘的文档库里。
他面前摊开着一份纸张已经泛黄、标题为‘基于高能粒子集体振荡效应的超高密度能量存储理论初探’
的报告。
作者是一个早已离开科研界、不知所踪的研究员。
报告里的理论很不完善,充满了假设和未经验证的公式,在当时被视为不切实际的空想。
但霍金斯却象发现了宝藏。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方向与龙国逐日代表的磁约束聚变路径截然不同。
如果能有一丝成功的可能性,哪怕只是理论上存在超越逐日能量密度的潜力,就足以在目前死水一潭的局面中,投下一块巨石。
他关起门来,开始精心撰写一份新的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