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雨润,万竹抽新。
毛雄摊在老竹根下,厚实的皮毛吸饱了水汽,沉甸甸地泛着墨玉般的光泽。
丹田深处,【永夜聚灵叶】如一片沉入渊海的墨玉竹叶。
叶脉间暗金道痕内蕴神华,柄端永夜星核缓缓轮转。
无声吞吐着浩瀚星海潮汐之力。
【状态:潮汐奔涌,星漩轮转,神华尽敛,身合天地】
他慢悠悠地嚼着今春第一茬金线嫩笋。
笋尖的清甜混着泥土的鲜润,在齿间化开。
灵网运转如天道轮转,将每一丝精粹无声纳入丹田星海,不起微澜。
雨水从他摊平的皮毛上滚落,轨迹圆融自然,仿佛本就该如此流淌。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若问我是谁,我是人间小神仙!”
毛雄心念微动。
丹田内。
那片沉寂的永夜聚灵叶,叶尖悄然分离出一缕凝练到极致,却又轻灵如烟的神念。
这缕神念缠绕着不朽道痕,裹挟着一丝微不可查的星核本源。
瞬息间穿越空间。
熊猫乐园基地外,竹海边缘小镇。
一个背着旧书包,穿着洗得发白道袍的小道士。
在无人注意之时,凭空出现在古旧石桥的阴影下。
他约莫十五六岁年纪。
面容清秀普通,唯独一双眼睛澄澈透亮。
带着几分少年人的好奇与狡黠。
腰间挂着一个巴掌大小、灰扑扑毫不起眼的玄铁八卦盘。
正是毛雄那缕神念与一丝星核本源,结合路边顽石炼就的临时躯壳与敛息法器。
其面容跟毛雄前世十五六岁的模样极其相似。
【修为伪装:炼气三重天(平平无奇)】
……
小道士清风掸了掸并不存在的灰尘。
走到桥头老榕树下,从破旧的书包里(实则芥子纳须弥的小把戏)掏出一块灰布铺开,摆上几样“家当”。
三张黄符纸,边缘毛糙,朱砂符文歪歪扭扭,上书“家宅平安”。
一串五帝钱,铜绿斑驳,用红绳串着,看着有些年头。
一个粗瓷小碗:碗底画着简易八卦,里面几枚硬币。
旁边歪歪扭竖个纸牌:“铁口直断,灵符护宅,随缘结善”。
清风老神在在地盘膝坐下,闭目养神。
神念却如无形的蛛网,悄然复盖方圆百丈。
……
不久,一个穿着工装、愁眉苦脸的中年男人(王工头)匆匆过桥,嘴里念叨不断。
“邪门了…工地上老出事,昨天刚搭好的架子又塌了,也没伤着人,就是邪性…”
清风眼皮未抬,指尖在玄铁八卦盘上无意识般轻轻一叩。
嗡!
八卦盘内核一点微不可查的幽光一闪即逝。
几乎同时!
一阵穿桥而过的清风,打着旋儿。
精准地将地摊上那张画得最丑的“家宅平安”符,吹得糊在了王工头胸口。
“哎哟!”
王工头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撕下符纸。
刚想骂人,忽然觉得胸口被符纸贴过的地方微微一暖。
连日来的莫名烦躁和心悸感,竟似乎…轻了一点点?
他惊疑不定地看向树下的小道士。
清风小道士这才“悠悠”睁眼,清澈的目光落在王工头脸上。
他微微一笑:“福生无量天尊。居士印堂晦暗,恐有土木之厄。
此符虽陋,或可暂压惊扰,保一时平安。”
声音清朗平和。
王工头将信将疑:“小…小道长,这符真管用?”
清风指了指他手中的符,笑道:“缘法已至,灵不灵,居士今夜便知。
若觉心安,明日此时,一碗素面钱即可。”
王工头看着手中歪扭的符纸,又看看眼前这普普通通的小道士。
最终鬼使神差地将符纸小心叠好塞进怀里。
“好…好,我试试!”
脚步似乎都轻快了些。
当晚,蜀都某工地。
王工头心神不宁地巡夜。
说来也怪,那符纸揣在怀里,竟隐隐散发微热,让他莫名安心。
当他走到白天倒塌的脚手架局域时,心头猛地一跳!
借着月光,他赫然发现一根承重钢管连接处。
竟然裂开了一道半指宽、极难察觉的缝隙。
若非符纸带来的“心安”让他多看了一眼,明日工人上去…
他惊出一身冷汗,连夜叫停施工,彻查所有构件。
结果令人后怕:还有三处关键连接点存在类似隐患。
一场可能伤亡数人的事故,消弭于无形!
翌日清晨。
王工头早早等在石桥头。
手里提着一大袋热腾腾的肉包子,满脸感激地塞给刚“出摊”的清风。
“小道长!
您真是活神仙啊!
要不是您那张符…”
清风笑眯眯地接过包子,咬了一口,含糊道:
“居士吉人天相,符录不过引动自身福缘罢了。”
他指了指那碗,“结善缘,随意即可。”
王工头连忙掏出几张红票塞进碗里。
【事件:桥头“神符”事件】
【结果:消除潜在工地事故,王工头感激涕零,小道清风初显“神异”。】
……
一日午后。
清风正百无聊赖地翻着一本从旧书摊淘来的《蜀都志异》,里面记载些神怪传说。
一个穿着朴素,戴着厚厚眼镜的老者(退休历史教师张老)驻足摊前。
目光被清风手中那本泛黄的书吸引。
“小哥,这书…能借我看看吗?”
张老指着书上一幅模糊的插图,是一柄样式奇古的断剑。
“这图…跟我家传的一柄破铁剑有点象。”
清风抬头,清澈的目光在老者脸上转了一圈,又落回书页。
他指尖再次无意识般拂过腰间玄铁八卦盘。
八卦盘内核幽光微闪。
清风“咦”了一声,指着插图旁边一行几乎模糊的批注小字。
“您看这句‘雷纹隐锋,藏于匣中待春雷’…有点意思。”
他声音不大,却清淅传入张老耳中。
张老浑身一震!
他家那柄断剑,剑柄末端确实刻着几个模糊的古字,其中一个字,好象就是“雷”。
而且,那断剑一直收在一个不起眼的旧木匣里。
他急忙告辞,飞奔回家。
翻出尘封多年的木匣,取出那柄锈迹斑斑,剑身只剩半尺的断剑。
对着窗外春日正午的骄阳仔细端详。
阳光通过剑身锈蚀的孔洞,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
张老越看越心惊!
那些锈蚀的纹路,在特定角度下,竟隐隐构成极其微弱,如同闪电般的天然纹路。
与他记忆中书中插图轮廓有三分相似。
更让他心跳加速的是——
当他颤斗着手,尝试将体内微弱得可怜(炼气一重天都勉强)的灵气注入断剑时。
剑身竟发出一声极其轻微,却清淅可闻的“滋…”声。
如同微弱的电流穿过!
“宝物蒙尘!”
张老老泪纵横,捧着断剑如获至宝。
“祖上竟传下此物…”
他立刻联系了蜀都大学历史系的老友,最终鉴定此剑为明代某雷法修士的佩剑残片(品阶低微,蕴含微弱雷纹)。
虽无大用,但历史研究价值极高。
几天后,张老特意到桥头寻清风,想重谢这位“点醒”他的小道士。
清风却已不见踪影,只馀空荡荡的桥头和老榕树。
唯见那本《蜀都志异》静静躺在石墩上,翻开的书页正是那幅断剑插图和那句批注。
【事件:断剑“雷音”事件】
【结果:张老发现祖传“法器”(低阶残品),小道清风被传为“慧眼识珠”的缘法之人。】
……
清风的日子过得闲适而充满“小惊喜”。
早市“失物寻回”,卖豆腐的阿婆哭诉钱包被偷。
清风掐指一算(神念扫描锁定扒手),指引阿婆在菜摊角落的烂菜叶下“无意”摸回了钱包。
小偷得手后,被清风用一缕微风“引导”塞回原处附近。
阿婆感激涕零,硬塞给他一板热豆腐。
露天茶馆听书突逢急雨,清风随手画了张“避雨符”贴在邻桌流浪歌手的破吉他盒上。
实则用微量水灵之力,在吉他盒上方形成极薄气旋层,弹开水滴。
雨停后,周围人淋成落汤鸡,唯独吉他盒和歌手半身干爽。
歌手惊为天人,要拜师学艺,清风笑而不语,飘然而去。
清风在旧货市场闲逛,在一个满是膺品的摊位上。
“随手”花二十块买了个布满污垢的铜镇纸。
稍微用清水一冲,镇纸底部露出“大明宣德年制”模糊款识和一角云龙纹。
卖家捶胸顿足,清风深藏功与名,把镇纸当个有趣摆件。
【日常趣闻】:化身清风,游戏市井,引动微小灵机,制造合理巧合,体验人间烟火,收获趣味与小善缘。】
……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石桥头的小摊早已收拢。
小道清风的身影融入归家的人流,在一个僻静巷口,如同水汽般悄然消散。
那枚灰扑扑的玄铁八卦盘,化作一点微不可查的幽光。
瞬息间跨越空间,回归丹田星海。
重新融入那枚沉寂的永夜灵叶之中。
毛雄本体在老竹根下翻了个身,喉间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神念归返。
带回市井的喧嚣、包子的麦香、豆腐的豆腥、雨水的气息、老人发现祖物的惊喜、歌手避雨的感激…
人间百味,尽数沉淀于那片蕴藏星海的灵叶之中。
“化身小道士,游戏红尘,不知不觉,咱也是‘神仙’一般的存在了。”
毛雄微微一笑。
春雨又淅淅沥沥落下,打在竹叶上沙沙作响。
熊猫乐园基地内。
呦呦正趴在一根嫩竹下,琥珀色的眸子映着雨丝。
寻寻用小爪子拨弄着一颗在院角发现的蕴含微弱土灵之气的雨花石。
闹闹则追着一片被风吹起的落叶,在湿润的草地上撒欢打滚。
它们的世界单纯而满足。
【分神体验报告】:神念化身游戏人间,引动微末灵机,收获趣味与人间烟火气。
能量消耗:忽略不计。
存在感:路人级小道士(“有点小运道/略懂古籍”人设稳固)。
本体状态:圆满沉凝,深藏若虚。】
基地食堂的电视正播放本地新闻:
“…热心市民王先生向本台反映,石桥头一位小道士的平安符,助他避免了一场工地事故…
本台提醒广大市民,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封建迷信不可取…”
“另据报导,退休教师张老捐赠明代道家法器残片予蜀都大学博物馆,填补了本地区明代雷法研究的一项空白…”
“早市豆腐西施钱包‘神奇’找回,疑是热心市民相助…”
“旧货市场惊现宣德款铜镇纸,买家疑为‘捡漏王’…”
方济舟端着餐盘坐下,听着新闻,摇头失笑。
“这镇子最近奇事不少啊。
不过那张老的断剑,倒真是意外收获。”
他夹起一筷子青菜,目光扫过窗外雨幕中的竹林。
完全没将新闻里那些“有点运道的小道士”、“神秘买家”与基地里那头摊平啃笋的熊猫联系起来。
毛雄啃完最后一节笋根,笋渣吐在爪边,被雨水迅速冲刷融入泥土。
星海在叶中沉寂,人间烟火在神念中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