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登峰抖了抖手里的文件,语气平稳:“福林啊,这个商品贸易交流会,省里很重视,是我们展示产品、吸引投资的好机会啊。文件我看了,原则同意。但有一点要明确,每个县,特别是光明区和曹河、平安这几个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必须设置自己的展台,要把我们最好的产品拿出来亮相。哪个县要是找理由不去,或者敷衍了事,让他们的县长直接到我这里来说明情况。”
谢福林说道:“市长,我清楚了,其他几个县怎么安排?”
臧登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才不紧不慢地说:“其他几个县啊,还是要区别对待,包容一些吧。他们啊,确实也拿不出太多像样的工业品,硬要设展台,摆些土特产,效果不一定好,反而显得我们市里产业结构不平衡。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以观摩为主,有条件的上一些小项目,重在参与和学习。”
接着,谢福林又将一份文件递给了臧登峰,说道:这是东投集团对《关于征求东投集团接收市棉纺厂意见的通知》的回复意见。
臧登峰接过之后随手翻了翻,将材料拍在桌子上说道:半个月的时间,就这个态度?”
臧登峰抬眼看了看谢福林,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福林,你看看这个东投集团,洋洋洒洒提炼了十几条意见,核心意思就一个:拒绝接管市棉纺厂嘛。这态度,很成问题啊。”
谢福林往前凑了凑,谨慎地回应:“臧市长,东投集团这次回复得确实很‘全面’,他们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经验不足、资金缺口、债务纠纷、人员安置等等,都摆出来了。他们的理由听起来是,集团现有的业务主要聚焦在城市建设、基础建设和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从来没托管过棉纺厂这种困难国企,缺乏相关经验和专业人才。所以,无论是党委书记贾彬,还是主持工作的副总胡晓云,都没有对市政府的托管方案表示赞同。这相当于东投集团党委和经营班子,集体对市里的决定提出了异议。”
臧登峰把材料往桌上一推,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敲着桌面:“说得比唱得好听啊!以前齐永林同志在东投集团当一把手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那时候东投集团是专挑肥肉吃,只接管优质资产,当然红火,盈利也高。可他们别忘了,东投集团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就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我打个比方啊,这就好比办学校,市里把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学设备,连带着选拔最拔尖的学生,全都给了东投集团这个‘重点班’。好老师教好学生,能不出成绩吗?不出成绩那才怪了!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不能光想着‘升学率’、光算计盈利多少!东投集团现在要考虑的,是为市委、市政府分忧,是为化解社会矛盾担当!眼下这个棉纺厂,就是个大难题,需要他们挺身而出的时候,他们倒缩回去了!我看贾彬和胡晓云这两位同志,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还有欠缺,他们以为自己是齐永林市长吗?齐市长当初在东投集团说话硬气,那是因为人家当过市长,有那个威望和魄力嘛!”
谢福林知道臧登峰和胡晓云有些私交,是上下级试探着说:“臧市长,您和胡晓云总经理不是挺熟的吗?要不……您私下跟她沟通一下,交个底?说这是市委的意见?”